南頭古城

南頭古城

新安古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占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規模的歷史文物旅遊景點,又稱“南頭古城”。南頭古城地處珠江入海口東岸,為歷代嶺南沿海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的集散地,亦是深港澳地區的歷史源頭。古樸雄偉的南頭古城,是嶺南古文化的寶貴遺存,它經歷並記錄了深圳、南頭地區的歷史風雲。南頭城歷史悠久,幾經變遷,今天已成為深圳市南山區的政治、經濟、商貿、文化中心。

基本信息

歷史概況

南頭古城南頭古城

《新安縣誌》記載及考證,現存的南頭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原為東莞守御千戶所所城(其歷史變遷參見“大事記”)。南頭古城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枕山面海,四周原有濠溝圍繞,城垣範圍東西最長為680米,南北最寬為500米。現北城牆尚存一段高低不等、斷斷續續的遺址,北牆北城門、西城門被毀,東城門雖存但已改為石塊構築,唯南城門保存完好。

南頭古城內六縱一橫的道路網與自然地勢完美結合,辟有縣前街、顯寧街、永盈街、聚秀街、和陽街、迎恩街、五通街、牌樓街、新街等9條街道,故鄉民俗稱南頭古城為“九街”。現存街道實際為中山東街、西街、南街、朝陽街、興明街、春景街、梧桐街、文化街等8條,區域面積約為0·3平方公里,居住著15000多人,是今南頭城社區居委會管轄範圍內人口密度最大、最熱鬧的區域。

南頭古城南頭古城

據考證當明政府於1573年在南頭恢復設縣並將其定名為“新安”的時候,發現早在東晉時期,“東官郡”就已設在了今天的南頭,《新安縣誌》也記載自己就是在“東官郡”的舊址上建起來的。

大事記

1、東晉成帝鹹和六年(331年

劃出南海郡的東、南部,設立東官郡,轄寶安(包括今深圳、香港、東莞部分、番禺南部、中山市、珠海市、澳門等地區)、興寧(今興寧)、海豐(今海豐)、安懷(今東莞)、海安(今惠豐)、欣樂(今惠州)等六縣,東官郡治和寶安縣治同在今南頭古城一帶,這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

2、南朝(479—502年)

東官郡治遷至安懷縣(在今東莞境內),寶安縣縣治則沿用東晉寶安縣城(今南頭)。

3、隋開皇九年(589年)

廢東官郡,復置南海郡,寶安縣(包括今天的東莞、珠海、港澳)改屬南海郡管轄,縣治仍設在東晉寶安縣城內(今南頭)。

4、唐朝開元二十四年(736年)

設定屯門鎮,鎮治設在今天的南頭古城內。

5、唐至德二年(757年)

歷時426年之久的寶安縣易名為東莞縣,並將東莞縣治從南頭遷至今東莞市,原寶安縣城也由行政中心轉為海上交通門戶和軍事要塞。

6、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在南頭地區設東莞守御千戶所城(即今天的南頭古城)。

7、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

從原東莞縣分出民戶7608戶,男女共33971口,官、民、灶、僧等田地、山塘共2911傾多,立新安縣(轄今深圳、香港),取“革故鼎新,轉危為安”之意。縣治設在今南頭古城。

8、清順治—康熙年間

清政府為防反清將士鄭成功,下令東南沿海禁海(禁止出海)遷界(向內遷移界牆,深圳地區兩次共內遷80里),新安縣被撤消,大部分地區被遷空,全縣人口僅剩北部山區2172戶。南頭古城除城牆外,城內房屋均遭拆毀,其建築材料用於修建界牆。

9、清康熙八年(1669年)

清政府在廣東巡撫王來仁的再三奏請下復置新安縣,治所在今南頭古城。

10、1949年10月

寶安縣解放後,寶安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在南頭古城。

保護狀況 

南頭古城規劃圖南頭古城規劃圖

1983年,南城門和北城門牆公布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信國公文氏祠、東莞會館、育嬰堂、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公布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南頭古城公布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南頭村碉堡公布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南頭古城垣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2月,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組織編制的《深圳市南頭古城保護規劃》(方案)開始向社會進行公示,徵求市民意見。

交通路線

南頭古城南頭古城

從市區去南頭雖然路途較遠,但交通十分便利,南頭古城就在南頭立交橋邊,很容易找到。經過南頭古城的大巴有:

21、22、105、201、204、210、226、332等。小巴有:427、431、432、433、435、436、437、456、511等。

旅遊貼士

附近還有炮台、天后宮等景點,可乘266路依次遊覽。

現存在問題:環境不好垃圾滿地文物上被刻畫或被貼廣告

古城內部有大量小吃(水煮、油炸果子、煎豆腐等)。

背靠中山公園

大部分景點在17:30關閉

道路狹窄(建議步行,不建議騎車)

保護狀況

1983年,南城門和北城門牆公布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信國公文氏祠、東莞會館、育嬰堂、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公布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南頭古城公布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南頭村碉堡公布為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南頭古城垣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2月,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組織編制的《深圳市南頭古城保護規劃》(方案)開始向社會進行公示,徵求市民意見。

改造重啟

如何保護、利用南頭古城一直被各界關注。本周,南山區委書記李小甘、副區長曹賽先率相關單位負責人實地調研南頭古城,新的改造方案正在醞釀。南頭古城現有1294棟建築中有91%是歷史遺留的違法建築。李小甘說,不能讓歷史文化淹沒在違建中,對大量違建要拆除、搬移,找地方安置,違建拆除後要用修舊如舊辦法建設歷史文化街區。

南頭古城前前後後改造近十年,每次提出不同規劃與口號,投入上億元資金,但時至今日效果不大,改造效率低遭質疑。對此,南山區文化部門曾經回應,古城改造投入資金近億元,之所以沒有大進展是因為違法建築已成為南頭古城保護、改造最大的阻礙。

現場調研之後,李小甘主持召開工作會議,研究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問題。會上,南頭街道辦匯報古城保護與利用初步方案,南頭古城有十大文化價值:歷史文化價值、政治文化價值、軍事文化價值、貿易文化價值、建築文化價值、名人文化價值、宗教文化價值、書院文化價值、改革開放文化價值以及實現深圳夢、南山夢的文化價值,建議對南頭古城進行整體保護與利用。

此次重提古城改造,李小甘首先肯定規劃部門提出的“就地保護、活化整治”的方針。南頭古城外來人口眾多,現在生活3萬多人,保護南頭古城必須改變大環境,要通過形態改造達到業態調整,進而達到人口結構調整,對原有核心歷史文化,要強化保護,對毀壞的文物重新修復、還原。改造過程中最大障礙———遍布古城各角落的違法建築,僅僅穿衣戴帽、仿古改造處理顯然不能解決古城擁擠閉塞的現狀。古城內大量的違建,應該考慮拆除、搬移,找地方安置。

目前,南頭古城新一輪改造處於調研階段,違建是拆還是留,市區兩級部門還將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找到一條保護與利用兼顧之路。

深圳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