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此圖以封建文人的隱居生活為表現題材,反映了士大夫寄情山水,志耽林泉的閒雅情趣,畫面描繪的是主客二人分別時依依不捨的感人情景。在表現這類隱逸生活題材時,畫家不同於元明文人畫那般追求荒率空寂的意境,而是賦予雄偉恢弘的氣勢,有著自己的藝術特色。周臣的山水畫脫胎於李唐和馬夏,但他並不囿於宋代院體畫的程式,而山雨攝取文人畫家某些布景和筆墨的長處,形成結構嚴謹而氣脈流動、造型真實生動、筆力剛勁峭厲、墨韻充足的風格。
該圖以杜甫《南鄰》詩中[相送柴門月色新]句意入畫,描繪了杜甫和錦里先生真摯的友情。二位知心好友談興極濃乃至[竟日淹留],直到月上東山方才告別。樹石皴法將披麻、釘頭、斧劈巧妙結合,用筆蒼勁爽利,人物形象質樸傳神,線條剛柔相濟,墨色濃淡相宜,是其精心之作。
作者簡介
周臣 明 吳(今江蘇蘇州)人。畫山水師陳暹(1405-1496),於宋人摹李、郭、馬、夏,用筆純熟,所謂行家意勝耳。若與戴進(1388-1462)並驅,則互有所長,未知其果孰先也。亦是院體中一高手。兼工人物,古貌奇姿,綿密蕭散,各極意態。初臣以畫法授唐寅(1470-1523),及寅以畫名,或嬾於酬應,乃請臣代作,非具眼莫辨也。嘉靖十四年(1535)作長江萬里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