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學校位於“風箏之都”濰坊昌邑市北部,渤海之濱。山東省昌邑市第一中學創建於1946年,系省級規範化學校、省衛生工作先進單位、省花園式單位、全國“十五”規劃重點德育課題研究與實驗學校,中國中學生排球協會副主度校。學校人文底蘊豐厚,現代氣息濃郁,教學設施先進。建校58年來,學校以樹德育才為已任,為國家輸送了大批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現有高中班50個,在校學生3100多人,教職工267人。學校占地119畝,建有教學樓、教學綜合樓、辦公樓、科教樓、藝術樓、實驗樓、圖書樓、教職工宿舍樓、學生公寓樓等校舍,建築面積達60000多平方米,並設有階梯教室、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室、電化教室、電教備課中心、計算機房、舞蹈教室和閉路電視巡迴教學系統等教學設施,設有400米跑道的操場,擬新建大型現代化體育館一座,高標準教工宿舍樓兩棟,改造了現有的教學樓、辦公樓和藝術樓,學校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人文底蘊豐厚,現代氣息濃郁。建校57年來,歷代教師辛勤耕耘,樹德育才,培養了畢業生30000多人。據不完全統計,畢業生獲得博士、教授以上學位職稱的達128人。
在“務本求實”辦學宗旨的指導下,學校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最佳化教學組織形式,構建了“精講點撥、互動合作、自主高效”的導學式教學模式,形成了“以人為本、以導為主、以實為求、以動為長”的學校教改特色。啟動了“倡師德、鑄師魂、樹形象”和“抓業務、練內功、提能力”工程,建立師德設長效機制,制定名師培訓計畫,現專任教師中參加研究生進修班學習已畢業的達23人。學校以“規範+特色”為辦學目標,以“全面兼具特長”為教育目標,在“三五”特色教育基礎上,開展了“中華傳統美德教育”、“體驗教育”、“誠信教育”等德充實踐活動,啟動了“我能行”學生心理自信系統,全面課堂管理系統和校內“110”聯動服務系統,以優秀的校園文化加強對學生的薰染,營造自主教育的生態模式,張揚學生的個性,彰顯學校特色,教充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校聲譽與日俱增。近三年來,數百名同學被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錄取,學校連年被上級主管部門授予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206名學生參加全國數理化英語競賽獲獎,210名勝古蹟學生的作品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學生創辦的“浪花文學社”是全國中學生優秀文學社團50家之一;在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學校先後獲“金牌學校”、“十佳學校”、“先進學校”、“山東賽區優勝單位”等稱號:學樣保持“山東省優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排隊球傳統項目學校”、“濰坊市田徑傳統項目學校”稱號19年之久,為清華大學等全國名牌學校輸送高水平運動員260多名,女排隊獲山東省中學生排球“五連冠”稱號,取得2004年7月代表中國參加亞洲中學生婦子排隊球隊錦標賽資格。
山東省昌邑市第一中學正以勃發的英資開拓進取,為把學校建成教學想想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學質量一流的現代化學校而奮鬥。
學校歷史
建校五十多年來,歷代宗師辛勤耕耘,樹德育才,共培養了國中畢業生6900人,高中畢業生15000多人,其中已有6000名畢業生升入了全國各類大學。許多校友成為專家、學者、工程師、企業家、軍官、藝術家。優秀教師或各級黨政領導於部,他們遍布全國各地,奮鬥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四化建設貢獻著力量。
教學成果
高考萬人比率一直在濰坊市重點中學中名列前茅的昌邑一中,自1987年設立“鴻啟獎學金”以來,我校先後有57名品學兼優的高材生獲獎,有齊玉濤等6名優秀畢業生被直接保送到新加坡等國留學深造;潘耀華同學以排球全省第一名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童國齡同學14歲考入北京大學;徐永忠同學14歲被武漢大學少年班錄取;李大洋同學15歲考取中國人民大學。近三年來,有186名在校生參加省級和全國級數理化英語競賽獲獎,其中齊祥超同學獲全國數學、物理競賽一等獎,化學競賽二等獎;169名學生的作品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山東教育報》和《山東體育報》都在我校設立了中學生記者站,聘請16名學生作特邀記者。我校學生辦的“浪花文學社”競選進全國中學生優秀文學社團50家;陳國賓同學的剪紙“和平萬歲”在全國中學生手工製作展覽中獲一等獎,並被山東省素質教育成果展覽會收藏。學校建成了“山東省排球傳統項目學校”、“濰坊市田徑傳統項目學校”,為清華大學等全國名牌學校輸送高水平運動員103人。學校女排參加省級以上比賽達8次之多,先後獲得全國中學生女排比賽亞軍、山東省第七屆中學生運動會冠軍、山東省傳統項目學校排隊球賽亞軍、山東省第八屆中學生運動會軟式排球女子冠軍,多次奪得濰坊市女排冠軍。2004年7月22日至29日在澳門舉行的第二屆亞洲中學生女子排球錦標賽上,昌邑一中女子排球隊代表我國參加比賽並獲得亞軍。
辦學理念
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
學校領導
校長
張景和,1963年出生,1983年參加工作,1986年入黨,教育碩士。先後畢業於昌濰師專物理系、山東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曲阜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曾任中學物理教師,教育局科員、科長、副局長、黨委副書記,2011年1月任昌邑一中校長。兼任中國倫理學會德育研究會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山東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理事、山東省教育學會中國小計算機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等,獲中國教育管理創新先鋒人物、山東省農村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山東省教育教學改革先進個人、山東省中國小德育先進個人、山東省“兩基”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受中共濰坊市委、濰坊市人民政府記三等功獎勵一次,獲濰坊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獎勵(兩項)。主持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省級課題,多篇教育教學管理論文見諸國內報刊。黨委書記
伊勝廣,中共黨員,1982年昌邑師範畢業後留校工作,先後任教育局團委書記,市紀委檢查委員會主任、常委,都昌街辦副書記、政協主任,教育局督導室主任、副局長,2011年1月任昌邑一中黨委書記。曾獲濰坊市民辦教育先進工作者等稱號,受昌邑市人民政府“嘉獎”兩次、昌邑市人民政府記三等功一次。多篇論文見諸國內報刊。理念文化特質
一、校徽【校徽釋義】標誌由“昌邑一中”拼音首字母“CYYZ”元素構成,呈現“人”字造形,彰顯人本,象徵人文,守護人道,
昌邑一中校徽 |
閃耀人性,寓意一中師生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關注國家,放眼世界,做一個具有天下胸襟、道德風骨、高遠情懷的優秀中國人。標誌圓形簡約大氣,圓潤融洽,理性包容,蘊涵一中人團結和諧,激情奮進;體現一中人博觀約取,崇文尚德;引領一中人追求卓越,成就非凡。
二、校訓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校訓釋義】廖廓星空寧靜深邃,深度仰望壯麗光輝。仰望星空,寓意一中人對生命和自然充滿敬畏,心懷感恩與熱愛,追尋道德理性,呼喚情懷操守,追求無盡真理上下求索,堅守人類正義永不鬆懈,堅持遠大理想永不放棄。依大地而敢擔當,傍山川而善包容。腳踏實地,寓意做人做事,持其本道,行之有度,勤勉善思,立穩健行,浮華不躁,寂寞有恆,以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扎紮實實的工作行為執著於現實,馳騁於理想,奉獻力量,創造價值。
三、校風
和融競進求實創新【校風釋義】校風“和融競進,求實創新”表明學校關注和諧、競爭、發展、求實、創新等多方面的內容,能夠對學校發展歷程中形成的風氣進行高度概括。
和融競進:“和”有和順、和諧、和融、天和、地和、人和之意,寓意要以和為貴,和諧融合,和平相處;和是中華民族傳統的人文修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孔子主張“禮之用,和為貴”,說明了“和”作為價值觀的重要性,啟迪學校要保持完滿的和諧與融洽。“融”,指融合匯聚、融會貫通,有兼收並蓄、海納百川、廣收博採之意。同時,融也有和愛於教,其樂融融之要義,有匯聚群體力量,追求人、事、景、情、物的和諧統一。總之,“和融”指學校要融和多元教育理念,推行德育教育、習慣教育、“三五教育”等,促進師生和諧互動,和樂融融,促進學生多元和諧發展。“競”在《辭海》中的解釋是“比賽;爭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進化論的主題,這一論斷在教育界同樣適用。“競”,就是要求一中人敢於競爭、善於競爭,在競爭中獲得發展,在競爭中不斷創新,在競爭中實現飛躍。“進”,有積極進取、循序漸進、齊頭並進、樂於奮進、勇於爭進之意,要求一中人不斷匯聚力量,拼搏向前,奮力前行,追求卓越。“競進”要求學校上下能夠以激昂的鬥志、自強的精神、敢於超越的作風推進學校教育,加速學校快速發展。
“和融競進”作為一種學校風氣,體現了強者文化、可持續的文化、多贏的文化,展現出學校追求和諧發展、奮發自強、銳意進取、敢於創新、敢於爭先的大氣魄。求實創新:“實”內涵豐富,有充實、誠實、事實、實際、實事求是、果實之意。“求實”可延伸為追求充實的學習生活,有規劃,有目標,有執行,循序漸進,學無止境,講究實效,乾出實績,才會有春華秋實的收穫;講求誠實守信,誠以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愛護他人。言行一致,不說謊,不抄襲,不作弊,能夠做到信以立世;求是、求真,做到崇尚務實、思想樸實、勤奮求實、敬業崇實、工作紮實、辦事落實,強調實事求是、追求嚴謹、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科學態度,在治學、求知、做人方面做到刻苦踏實、誠敬務實,專志不虛。
“新”出自湯之《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求新”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包含了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品質,是發展之動力,惟求新才能發展,要求一中人堅持與時俱進,以革新的姿態,以創新的意識,破除思想桎梏,杜絕墨守成規;要求一中人以創新的意識,以求異的思維積極更新知識和理念,敢於在實踐中創新,逐漸形成創新人格,提高創新能力,促進自身個性的和諧發展。
“求實創新”作為在學校發展過程形成的風氣,高度概括了一中人的務本求實,追求內涵發展本質;展示了一中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實際,走創新之路。
四、教風
嚴謹治學敬業愛生【教風釋義】昌邑一中以“嚴謹治學,敬業愛生”為教風,展示教師的人格魅力、形象魅力、職業魅力,強調了嚴謹的態度,敬業精神的重要性。
嚴謹治學:“嚴謹”是對教師工作和行為的最本質要求,“嚴”指嚴格、嚴肅、嚴密,“謹”指慎重、謹慎、審慎、有條理。“治學”是指教師志在研究學問,“治”指治理、管理、研究,“學”指學問、教學,要求教師進行細細研磨,追究源流,細緻而深入地探求教育教學的本質和根源。總之,“嚴謹治學”體現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是教師嚴密謹慎、嚴格細緻地進行求知、授業、解惑行為的重要體現,即以嚴謹科學的精神、一絲不苟的態度,努力鑽研業務,探求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敬業愛生:“敬業愛生”堪稱師德的“靈魂”,指教師對教書育人事業心存“誠敬”之意,對學生胸懷“博愛”思想,體現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學生的關愛。“敬業”是指教師用一種嚴肅的態度進行教育教學,能夠勤於執教、忠於職守、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體現了愛業、勤業、樂業、精業、創業的基本品質。它要求教師要有誠心,忠誠於教育事業。要有恆心,持之以恆地潛心研究。要有精心,專心致志、精益求精。“愛生”指教師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教師用廣博的生命之愛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用寬厚而仁善的寬容胸懷去呵護學生的自尊。用更多的信任,喚醒孩子的自尊心、責任心和自信心……由此,達到“大愛無言,潤物無聲”的育人境界。
五、學風
一絲不苟勤於持恆【學風釋義】昌邑一中重視培養學生關注細節,一絲不苟的作風,重視好習慣的形成和積累,在學習生活中富有競爭的意識,並將“勤”字持之以恆地貫穿到學習生活中去,由此,“一絲不苟,勤於持恆”能夠深刻而全面的展現本校學生的學習風氣。
一絲不苟:“苟”,苟且,指做事馬虎。“絲”,計量單位。“一絲不苟”形容做事非常認真仔細,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放過,把事情完全做好。學生在學習中養成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以嚴謹認真的態度進行學習,提高自我。注重各科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習能力。進行學法創新,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開闊知識視野。注重實踐,強化學以致用,在實踐過程中檢驗所學知識。
勤於持恆:勤,原意為勞,也就是做事盡力,“不怠惰”。《尚書》有“功崇惟志,業廣惟勤”之語,即要求學生勤奮勉力、盡力而為。勤奮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澱下來的優良傳統,要求勤字當先,還要有振作的精神,有自強不息的勁頭。勤是現代人成功的基石,勤會引導每個人走向成功、走向希望。學生重視勤勉在求學和治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識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六、辦學理念
以德育人以文化人【釋義】昌邑一中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堅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辦學理念。
以德育人:“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展現了學校對學生品德教育的重視,重德育的實效性,把塑造和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放在第一位,力爭讓學生德智合一。向學生灌輸先成人後成才的道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引導學生走人生正路。培養學生的責任心、義務感,讓學生認識到無論學習還是做事都要認真負責,儘自己應盡的義務。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格,養成對人對己真誠無欺的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讓學生養成勞動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真正做到品行高雅。
以文化人:從某種意義上講,辦教育就是辦文化。學校教育應該體現校本特色文化,形成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理念文化,達到“文化化人”的高境界,培養師生先進的文化意識,提高全員的綜合素質。昌邑一中在教育教學中肩負著以“‘文’化人”的教育使命,一要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健全學生的知識結構。二要傳承優秀文化,堅實國學文化根基。三是潤澤生命成長,呵護學生的未來。
七、育人目標
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為家庭培養幸福的人【釋義】學校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以“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為家庭培養幸福的人”為目標,通過三五教育、素質教育等多種教育模式進行創新性教學,以便讓學生塑造完美人格,獲得全面發展。
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學校教育服務於國家,旨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學生成為優秀的“人”。學生經過教育發展,逐漸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健康的體魄、堅定的自信心、高貴的思想品德。在知、情、意、行等心理素質和諧發展,有誠實、正直、守信、自尊、自主、積極進取、勇敢、樂觀、毅力、自製等良好心理品質。
學生成為“中國人”。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具有創新精神、現代意識、主動地探究精神、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獨特的個性具有寬廣的世界胸懷和適應未來世界競爭的能力。學生成為優秀的中國人:一是要發揚中華民族幾千年優良的傳統美德,具有良好的美德修養;二是要繼承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具備紮實的傳統文化根基;三是要面向未來社會,積累核心競爭力,具備適應未來社會的基本能力;四是要崇尚獨特的個性成長,形成高品位的生活方式。
家庭培養幸福的人:學校教育立足於家庭,旨為家庭培養幸福的人。幸福主要著眼於以下幾點:學生接受幸福的教育。學校在教育教學中推崇幸福教育,讓學生感受到接受教育也是一種幸福。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下,能夠將“幸福”貫穿在學習、生活當中,能夠感受到幸福的愉悅。學生享受成長的幸福。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裡,在教師的悉心教育下,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能夠沭浴幸福的陽光,實現人格的成長、智慧的成長,心靈的成長,能夠感受到成長的幸福。
學生開啟智慧的幸福。學生經由學校教育,找到了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通過認真學習,學生逐漸開啟做人的智慧、讀書的智慧、學習的智慧、相處的智慧和發展的智慧,從而通過多元智慧的成長而擁有智慧的人生。
八、核心價值觀
為民族復興而學達天下,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為終身發展而博雅篤行,為團隊使命而恪誠允公。【釋義】學校核心價值觀,從為民族復興、家庭幸福、終身發展、團隊使命四大方向進行要求,指明了師生在學習、立德、踐行、團隊意識等方面的目標。
為民族復興而學達天下:民族復興是每箇中國人的責任和使命,中國崛起的標誌在於人才和教育。“學達天下”要求師生肩負起致力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盡天下之大觀,知天地之廣大,博觀約取,厚積薄發,智慧通國界,學問達天下,擔當起中華民族科學發展的神聖使命和光榮職責。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家庭幸福是師生安心工作,靜心學習的保障。德、善是家庭幸福的基本要義。“立德”,語出《左傳》:“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師生以樹立德業為目標,富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堅信立德方能立人,以德立實現人立、事立。“至善”,語出《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止於至善”。道德修為的最高境界為“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層面意即大真、大愛、大誠、大智。師生追求的修身育人做學問,須達到盡善盡美的完美的境界。
為終身發展而博雅篤行:終身發展是當代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是每個人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不竭動力。“博雅”,語出《後漢書》,意為以博益智,以雅潤身,學識淵博,做人雅正。“篤行”,語出《禮記》,“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要求師生專注於實踐,內外兼修,知行如一,和風細語展淑女氣質,謙恭禮讓顯紳士風度。博雅篤行,就是使學校具有書院的風雅,使教師具有書卷的風範,使學生具有君子的風度。
為團隊使命而恪誠允公:一個團隊具有了神聖的使命感和光榮的責任感,就能夠為團隊的榮譽、願景傾盡心智,全力以赴。“恪誠”,蘊含盡職盡責,忠誠忠信的深意,以恭敬之心為教,以誠心正意為學。“允”“公”,出自南開校訓“允公允能”,意為無私奉獻,一心為公。蘊含了做人要具有“公德”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品質,具有天下為公之情懷。
學校榮譽
近三年來,數百名同學被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錄取,學校連年被上級主管部門授予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206名學生參加全國數理化英語競賽獲獎,210名勝古蹟學生的作品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學生創辦的“浪花文學社”是全國中學生優秀文學社團50家之一;在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學校先後獲“金牌學校”、“十佳學校”、“先進學校”、“山東賽區優勝單位”等稱號:學樣保持“山東省優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排隊球傳統項目學校”、“濰坊市田徑傳統項目學校”稱號19年之久,為清華大學等全國名牌學校輸送高水平運動員260多名,女排隊獲山東省中學生排球“五連冠”稱號,取得2004年7月代表中國參加亞洲中學生女子排球錦標賽資格。山東省昌邑市第一中學正以勃發的英資開拓進取,為把學校建成教學想想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學質量一流的現代化學校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