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病因
生物鐘規律與常人有異
“晨鳥症”家族早起早睡,顯然是因為生物鐘規律與常人有異。科學家研究證實,人體記憶體在一種決定人們睡眠和覺醒的生物鐘,生物鐘根據大腦的指令,調節全身各種器官以大約24小時為周期發揮作用。每個人從他誕生之日直至生命終結,體內都存在著多種自然節律,如體力、智力、情緒、血壓、經期等,人們將這些自然節律稱作生物節律或生命節奏等。生物鐘具有廣泛性,從高等動物到小鼠、果蠅、細菌,再到海底終日不見陽光的生物,都有自己的生物鐘。海底生物之所以也有生物鐘,是因為其在進化史上也曾感受過光線的強弱與地球磁場的變化,因此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節律。
“晨鳥症”家族的生物鐘比常人要提前四五個小時,這引起了各領域科學家的關注,大家紛紛著手參與研究,試圖解開早睡早起的謎團。徐瓔和她的同事們也輾轉與主治醫生取得了聯繫,並成功獲得了五人的血液樣本與各項檢測數據。
生物鐘基因出現了突變
通過對五人血液樣本的分析,徐瓔驚異地發現,他們五人都有某種異於常人的基因。隨後,徐瓔將這種基因植入小鼠體內,結果發現,小鼠的生物鐘也出現了變化,正常的小鼠是在關燈後半個小時開始活動,可現在卻在關燈前四個小時,小鼠就開始表示出煩躁不安,生物鐘明顯是提前了。
科學研究發現,生物鐘主要是由人體基因的相對穩定的活動規律來決定的,目前可以肯定,至少有16種基因參與了這種活動。為了研究和表述的方便,研究者將16種基因分為正元素與負元素。對於正常人來說,在一定的外界環境的刺激下,正元素可以激活負元素,使負元素在細胞中的數量不斷積累,當負元素達到一定的閾值後,又會反過來抑制正元素髮揮作用,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也叫做反饋環。這種機制表現出來也就是人體的穩定的活動周期。
正常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進,正負元素的循環是波浪狀的正弦曲線,曲線的幅度與相位都是穩定不變的。但是如果生物鐘出現異常,則曲線的幅度或相位就會出現變化。
“我們發現人體中有一種per2負元素,在調節晝夜節律上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一般情況下,per2負元素需經由正元素的激活才能逐漸積累起來,可有時候外界環境,比如光線,有可能提前激活per2負元素,順延下去,per2便會提前抑制正元素髮揮作用,那么這種反饋環的相位就提前了,表現出來也就是作息規律相對提前了。”徐瓔解釋道。還有的時候,負元素也能起到激活其他元素的作用,其中的情況非常複雜。
“晨鳥症”患者基因里的奧秘,終於被徐瓔和她的同事們解開了,原來他們的生物鐘基因出現了突變,結果在其體內正負元素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負元素per2始終積累不起來,那么反饋環也就無法形成,這最終導致了他們異乎尋常的生活規律。
病症影響
年老後生物鐘規律減弱
專家分析說,只有極少數人或家庭會因基因突變而導致生物鐘混亂。不過,研究這一特定病例,對於研究常人的生物鐘規律有很大的價值。比如有些老年人容易起得很早,睡得也很早,但有時和人談著話也能睡著,睡眠規律之混亂,在生活中也屢見不鮮,這是因為生物鐘的表達與人的年齡有關,隨著年齡不斷增加,人對外界環境相同刺激的敏感程度減弱了,基因表達也就減弱了。“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目前我們只是觀察到,年老後生物鐘反饋環的振盪曲線會出現變化,振幅會逐漸縮小,相位也會移動,表現出來就是生物鐘規律減弱了。”徐瓔說。
生物鐘基因也是可以遺傳的
“他們體內的基因發生了改變,想要恢復常人的狀態很難,即使通過外界環境的調整,也只是臨時的,長遠來看還是要早睡早起。”那能否通過改變他們的基因來對生物鐘進行調節呢?“沒有辦法改變。並且,生物鐘基因也是可以遺傳的,所以才會形成家族性特徵。”
由於外界因素的變化,生物鐘節律也有可能會出現變化,這可能有三種情況,分別是周期變短、變長和變得無節律,每種情況都會對人體形成危害,其中混亂無節律對人體傷害非常大,容易引起人體代謝的紊亂、容易患腫瘤、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衰老等。
能對生物鐘形成牽引的主要有光照與食物
光照的時間和強度能影響生物鐘規律,這已為大多數人所共識。天亮之前,大腦里的相關物質已經開始提前積累做準備,當早上太陽升起的時候,因為光線明亮,大多數人的生物鐘到了“起床”“工作”的點上了,於是大家也就起床了。除了光線之外,科學家研究發現,食物也能對生物鐘起到牽引作用。科學家把老鼠分成兩組,放在晝夜顛倒的環境裡,一組可以吃東西,另一組什麼也不喂,然後觀測其生物鐘的變化。結果發現,吃食物的老鼠經過3至4天會適應新的晝夜顛倒的節奏,什麼都不吃的老鼠則沒有變化。
晨鳥族
美國猶他州的這家人是一個大家族,大多數人的生活規律都與常人無異,可剩下的那五個人就非常“另類”了。這五人多年來一直是早睡早起,總在凌晨兩三點鐘時自然醒來,再也睡不著了,只好起床開始一天的生活與工作。,曾在美國對他們做過專門研究的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教授徐瓔說,“這五人的作息規律與家庭其他成員完全不同,著實是一件奇怪滑稽的事情。”
凌晨三點,正是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候,可是這五個人卻早已起身,有的在院子裡練健身操,有的給花兒澆水。還有的人覺得在家裡太無聊了,乾脆到馬路上轉悠,昏黃的路燈下,猶如幽靈一般在長街上晃蕩,走著走著,他乾脆進了24小時便利店去購物了。
這五個人的睡眠簡直太異常了,長年下來,周圍的鄰居甚至懷疑他們家具有反社會傾向,平時都躲他們遠遠的。“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何會這樣,可他們並沒覺得身體有什麼不適,他們認為早睡早起很正常。”徐瓔介紹說。直到後來,他們發現親友鄰居都為此逐漸與他們疏遠了,有時候和鄰居打招呼,人家也會忙不迭地躲開,這讓他們苦惱不已。最後,他們認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還是應該像正常人那樣作息,於是他們選擇了走進醫院。
醫生對他們進行多日連續的觀察後,確認這是一種罕見的病症,並將這種病命名為“早睡早起綜合徵”,經由當地媒體報導後,也有人叫它“晨鳥症”。醫生用精密儀器對這五個人的血液、心臟、腦電波等做了全面嚴密的檢查,可收穫不大,檢查得出的數據基本與常人無異,還是未能弄清病症的準確原因,更無法為他們調整睡眠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