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代建築

日本現代建築

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建築開始仿效西歐,由原先的木結構逐漸轉變為磚木混合或磚石結構的“洋風建築”。當時的重要作品有築地旅館(清水喜助設計,1868)、赤坂離宮(片山東熊設計,1909)等。從20世紀初開始,日本在西方建築思潮影響下也出現了一些相應流派,興建了東京歌舞伎座(岡田信一郎設計,1924)、國會大廈(大藏省營繕局設計,1936)等現代建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建築的發展大體分三個時期。

基本信息

日本現代建築

正文

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建築開始仿效西歐,由原先的木結構逐漸轉變為磚木混合或磚石結構的“洋風建築”。當時的重要作品有築地旅館(清水喜助設計,1868)、赤坂離宮片山東熊設計,1909)等。從20世紀初開始,日本在西方建築思潮影響下也出現了一些相應流派,興建了東京歌舞伎座岡田信一郎設計,1924)、國會大廈大藏省營繕局設計,1936)等現代建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建築的發展大體分三個時期。
50年代末以前 是戰後經濟恢復階段。這一時期主要是房荒嚴重,缺房戶達430萬。應急建造起 30萬戶簡易住宅。1953年開始,住宅建設有很大發展,1955年成立了“住宅公團”,專門從事全國住宅建設工作。戰後30年全國共建住宅1000餘萬戶。戰後初期,日本建築界以較多的精力研究住宅、公共建築和城市規劃,擬訂了大量探索性方案,為後來的大規模建設奠定基礎。這一時期產生了一些標誌著日本現代建築趨於成熟的作品。主要有:廣島和平中心(1949~1955),丹下健三設計,包括一座拱門式墓碑、一幢陳列館和一幢紀念館,造型均為西方現代建築風格;原町圖書印刷廠(1955),丹下健三和結構工程師橫山不學設計,建築為中間一對鋼筋混凝土支柱支承著90米跨度的懸臂鋼桁架,11榀鋼桁架構成90×120米的巨大空間;神奈川縣立圖書館音樂堂(1956),前川國男事務所設計,結構合理,採用輕型牆面音樂堂有1300座席,聲學效果良好。戰後日本出現大量廳舍建築,既是地方行政中心,又是市民活動場所。如香川縣廳舍(1958),丹下健三設計,是探求民族風格、創造新型廳舍的成功嘗試。廳舍外廊下露明的鋼筋混凝土梁頭,富有日本傳統木構的樸素美。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1959),為陳列戰後法國歸還日本的美術珍藏品而建,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設計,由他的日本弟子前川國男坂倉準三吉阪隆正完成。
60年代 日本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促進了建築的現代化。建築思潮非常活躍,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論。以1964年東京奧運會大阪國際博覽會等大型活動,導致建築創作高潮。1960年在東京舉行的城市規劃會議,對城市開發提出許多構想。菊竹清訓的海上塔狀城市方案,丹下健三的跨越東京灣的“城市軸”方案,大膽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想像豐富。60年代日本的建築理論中,“新陳代謝”理論最為突出。這一學派以淺田孝為中心,有菊竹清訓、黑川紀章、槙文彥等。他們主張對城市結構進行大規模改革,以適應經濟高度發展的要求。由於結構理論和建築防震技術的突破,1963年日本取消了《建築基準法》中關於建築高度不得超過31米(100日尺)的限制,此後高層建築得到很大發展。1968年建成了日本第一幢高層大樓──東京霞關大廈(36層,高156米),以後在70年代還陸續建造了東京都新宿副中心超高層大樓群和東京陽光大廈等一大批高層建築。
在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古建築保護的趨勢中,日本於1965年在愛知縣開闢“明治村”,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明治時期重要建築物遷建於此,集中保存。1975年又修訂了《文物保護法》實行傳統建築群保存地區制度。
這一時期的重要建築作品有:東京文化會館(1961),前川國男設計,有一大一小兩個觀眾廳,可分別演出音樂歌舞和用於集會,外牆略有收分,反卷厚檐口,顯然受朗香教堂影響;羅馬日本文化會館(1962,見圖),吉田五十八設計,為日意兩國文化交流機構,從柱間排列和深檐錯落中,取得日本傳統造型效果;東京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為1964年第18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建,丹下健三設計(見彩圖);京都國際會館(1966~1973),大谷幸夫設計,造型象徵“合掌”,又近似傳統神社叉形架,既有國際合作的喻義,又有增強防震的作用,空間豐富多變,且有流動感,被譽為60年代傑作;東京國立劇場(1966),岩本博行設計,三個大廳可分別演出歌舞伎現代戲劇和能樂,外觀仿8世紀寺院倉庫,採用深棕色預製水泥構件裝配的井幹式牆面;山梨縣文化會館(1966),丹下健三設計,採用了設備中心式體系,由16個外徑為 5米的圓筒作為結構支點,圓筒內分別設定電梯樓梯和其他服務設施,辦公室像一座座橋樑,架在圓筒之間。

日本現代建築日本現代建築
日本現代建築日本現代建築
70年代以來 日本的工業經濟科學技術已居世界前列。但因能源危機影響,1973年以後建築發展步伐減慢。1975年以後,大建築公司設計施工的建築物占了主要地位。建築風格從單純學習西方轉向東西方之間的融合,不少建築師在運用新材料、繼承傳統、創造新形式方面都進行了大膽的探索,新進建築師的創作活動日益活躍(見彩圖)。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東京中銀艙體樓(1972),黑川紀章根據“新陳代謝”理論設計的裝配式公寓,中央豎向管井為垂直交通線,艙體式的住宅單元均以懸挑方式固定在豎井周圍;東京草月會館新館(1974~1977),丹下健三設計,建築物挺拔簡潔,線條分明,藍色鏡面玻璃外牆,建築兩翼互成直角,轉角處有很深的凹縫,出現兩個45°尖角;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1970~1974),磯崎新設計,外觀像堆放在地面上的立方體框格,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1977),黑川紀章按他的“灰調子建築”理論設計的作品,面磚、不鏽鋼、安哥拉石等裝修材料都是灰色,該館也是直線曲線、內部和外部、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等成對概念相結合的嘗試;東京赤坂王子飯店(1982),丹下健三設計,主體呈晶體狀,採用鏡面玻璃和鋁板外牆面,整個建築單純、寧靜。

日本現代建築日本現代建築

配圖

日本現代建築日本現代建築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