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形架

叉形架含義寬泛.在特定語境中有不同的解釋,在工業和設計建築領域廣泛使用.網路搜尋有傳統神社叉形架,洗衣機生產使用的配件等。

年明治維新後,日本建築開始仿效西歐,由原先的木結構逐漸轉變為磚木混合或磚石結構的“洋風建築”。當時的重要作品有築地旅館(清水喜助設計,1868)、赤坂離宮片山東熊設計,1909)等。從20世紀初開始,日本在西方建築思潮影響下也出現了一些相應流派,興建了東京歌舞伎座(岡田信一郎設計,1924)、國會大廈(大藏省營繕局設計,1936)等現代建築。

套用

東京文化會館(1961),前川國男設計,有一大一小兩個觀眾廳,可分別演出音樂、歌舞和用於集會,外牆略有收分,反卷厚檐口,顯然受朗香教堂影響;羅馬日本文化會館(1962,見圖羅馬日本文化會館),吉田五十八設計,為日意兩國文化交流機構,從柱間排列和深檐錯落中,取得日本傳統造型效果;東京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為1964年第18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建,丹下健三設計(見彩圖東京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1961~1964年建,丹下健三設計);京都國際會館(1966~1973),大谷幸夫設計,造型象徵“合掌”,又近似傳統神社叉形架,既有國際合作的喻義,又有增強防震的作用,空間豐富多變,且有流動感,被譽為60年代傑作;東京國立劇場(1966),岩本博行設計,三個大廳可分別演出歌舞伎、現代戲劇和能樂,外觀仿8世紀寺院倉庫,採用深棕色預製水泥構件裝配的井□式牆面;山梨縣文化會館(1966),丹下健三設計,採用了設備中心式體系,由16個外徑為5米的圓筒作為結構支點,圓筒內分別設定電梯、樓梯和其他服務設施,辦公室像一座座橋樑,架在圓筒之間。
70年代以來日本的工業、經濟和科學技術已居世界前列。但因能源危機影響,1973年以後建築發展步伐減慢。1975年以後,大建築公司設計施工的建築物占了主要地位。建築風格從單純學習西方轉向東西方之間的融合,不少建築師在運用新材料、繼承傳統、創造新形式方面都進行了大膽的探索,新進建築師的創作活動日益活躍(見彩圖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1977年建,黑川紀章設計)。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東京中銀艙體樓(1972),黑川紀章根據“新陳代謝”理論設計的裝配式公寓,中央豎向管井為垂直交通線,艙體式的住宅單元均以懸挑方式固定在豎井周圍;東京草月會館新館(1974~1977),丹下健三設計,建築物挺拔簡潔,線條分明,藍色鏡面玻璃外牆,建築兩翼互成直角,轉角處有很深的凹縫,出現兩個45°尖角;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1970~1974),磯崎新設計,外觀像堆放在地面上的立方體框格,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1977),黑川紀章按他的“灰調子建築”理論設計的作品,面磚、不鏽鋼、安哥拉石等裝修材料都是灰色,該館也是直線和曲線、內部和外部、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等成對概念相結合的嘗試;東京赤坂王子飯店(1982),丹下健三設計,主體呈晶體狀,採用鏡面玻璃和鋁板外牆面,整個建築單純、寧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