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軍戰列艦

日本海軍戰列艦

日本海軍自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共有10個級別24艘戰列艦服役,此外有10艘繳獲的戰列艦曾在日本海軍服役,還有13艘戰列艦曾經出現在日本海軍的戰備計畫中,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服役。

概述

型號

01:富士級戰列艦兩艘,即富士號戰列艦、八島號戰艦。

02:敷島級戰列艦四艘,即敷島號戰列艦、朝日號戰列艦、初瀨號戰列艦、三笠號戰列艦。

03:香取級戰列艦兩艘,即香取號戰列艦、 鹿島號戰列艦。

04:薩摩級戰列艦兩艘,即薩摩號戰列艦、安芸號戰列艦。

05:河內級戰列艦兩艘,即河內號戰列艦、攝津號戰列艦。

06:金剛級戰列艦四艘,即金剛號戰列艦、比叡號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霧島號戰列艦。

07:扶桑級戰列艦兩艘,即 扶桑號戰列艦、山城號戰列艦。

08:伊勢級戰列艦兩艘,即伊勢號戰列艦、日向號戰列艦。

09:長門級戰列艦兩艘,即長門號戰列艦、陸奧號戰列艦。

10:大和級戰列艦二艘(信濃號本為大和級三號艦,後趕工改造為航空母艦),即大和號戰列艦、武藏號戰列艦。

繳獲的戰列艦

甲午戰爭:鎮遠號

日俄戰爭:石見號、 肥前號、 丹後號、 壱岐號、 周防號、 相模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白色城堡號(德國)、拿騷號(德國)、 赫爾戈蘭號(德國)。

未建成戰列艦

加賀級戰列艦全部2艘:加賀號、土佐號

紀伊級戰列艦全部4艘:紀伊號、尾張號、駿河號、近江號

金剛代艦級戰列艦

超大和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1艘:111艦

二戰時期

聯合艦隊直屬

指揮官:山本五十六大將

第一戰隊 長門號、陸奧號(長門級)、大和號(旗艦)、武藏號(大和級)

第一艦隊 指揮官:高須四郎中將

第二戰隊 伊勢號、日向號(伊勢級,此二艦原為扶桑級3、4號艦,後因扶桑級預算的拖延而進行改裝成為伊勢級)、扶桑號、山城號(扶桑級)

第三戰隊 金剛號、比叡號、霧島號、榛名號(金剛級)

戰史

偷襲珍珠港 比叡號、霧島號

中途島海戰 全部

瓜島戰役 比叡號、霧島號

馬里亞納海戰 長門號、大和號、武藏號、金剛號、榛名號

雷伊泰灣海戰 大和號、武藏號、長門號、金剛號、榛名號、山城號、扶桑號

沖繩島 大和號(自殺攻擊)

性能數據

伊勢級

建成時標準排水量31260噸,1930年代改裝後標準排水量36000噸,1943年改裝航空戰艦後標準排水量降至35350噸,滿載排水量38600噸

尺寸:全長208米/寬28.65米/吃水8.7米,1930年代改裝後全長216.5米/寬31.6米(1943年改裝後33.8米)/吃水9.5米

動力:主機功率45000馬力,改裝後主機功率81000馬力;最高航速:23.6節,改裝後航速25節。

續航力:9680海里/14節,1937年改裝後7870海里/16節,1943年改裝後9000海里/16節。

武備:12門雙聯裝356毫米/45倍口徑主炮(1943年改裝後減為2×4),20門140毫米口徑副炮(1937年改裝後16門,1943年全部拆除),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改裝中拆除),1937年改裝後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4座,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10座;1943年改裝後16門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57門三聯裝25毫米高射炮(1944年104門25毫米高射炮)。1944年安裝6座30管120毫米口徑防空火箭。

裝甲:側舷裝甲帶(最大)305毫米,炮塔(正面)305毫米,炮座305毫米,甲板(最大)85毫米(改裝中彈藥庫頂部敷設水平裝甲135毫米),司令塔330毫米。裝甲重量9525噸(1930年代改裝後裝甲重量12644噸)。

艦載機:1937年3架水上偵察機,1943年22架(11架“彗星”俯衝轟炸機,11架“瑞雲”水上攻擊機)。

艦員:1360人/1460人

扶桑級

(改造前/後對比):

標準排水量 29330噸/34700噸;滿載排水量 35900噸/38536噸

全長205米,寬28.65米,吃水8.7米,改裝後全長212米(水線長210m),寬33米,吃水9.4米

動力:24座油/煤混燒鍋爐,改裝後8座燃油鍋爐。主機功率40000馬力,改裝後76000馬力;

4軸

最高航速:23節/24.7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改裝後續航力11800海里/16節

武備:

12門雙聯裝356毫米/45倍口徑主炮;16門152毫米/50倍口徑副炮(改裝後14門,靠近艦艏2門副炮因高速航行時受海浪影響而被拆除);4門76毫米高射炮(改裝後8門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16門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1944年90門25毫米高射炮);533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現代化改裝中拆除)。

裝甲:側舷裝甲帶(最大)305毫米,炮塔正面305毫米,炮塔頂部114毫米(改裝後150毫米),炮座203毫米,甲板64毫米(改裝中機艙頂部敷設水平裝甲51~102毫米,艦體側面加裝裝甲64~76毫米,增加防魚雷隔艙),司令塔(最大)350毫米。裝甲總重:8588噸(1915年)/12199噸(1935年)。

艦員:1193人/1396人

金剛級

標準排水量:27500噸,改裝後31720噸;

尺寸:長214.6米/寬28米/吃水8.38米,改裝後長222米/寬31.7米/吃水9.6米

動力:36台油煤混燒鍋爐鍋爐,改裝後8台重油專燒鍋爐;主機功率64000馬力,改裝後136000馬力;

航速:27.5節,改裝後30節;續航力:8000海里/14節,改裝後9800海里/18節;

武備:8門雙聯裝356毫米/45倍口徑主炮;16門(改裝後14門)152毫米/50倍口徑副炮;12門76毫米炮,改裝後12門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24門25毫米高射炮(1944年94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改裝後拆除);艦載機3架。

裝甲:舷側水線裝甲帶(最大)203毫米,甲板35-57毫米(改裝後96-165毫米),穹甲133毫米,炮塔(正面)230毫米(改裝後280毫米);司令塔254毫米。裝甲總重:6502噸(1913年),改裝後10918噸(1936年)。

艦員:1221人-1118人

大和級

標準排水量:65000噸,公試排水量:69000噸,滿載排水量:72810噸

尺寸:全艦長263米/水線長256米/艦寬38.9米/吃水10.4米

動力:12座鍋爐,4台蒸汽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53000馬力

航速:27節,儲油量6300噸,續航力:7200海里/16節。

武備:三聯裝460毫米/45倍口徑主炮3座(前2後1),三聯裝155毫米/60倍口徑副炮4座(改裝拆除2座),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射炮6座(大和號改裝增加6座),三聯裝25毫米口徑高射炮8座(大和號改裝增加到132門、武藏號增加到150門)

裝甲:側舷裝甲帶(最大)410毫米,炮塔(正面)650毫米,(頂板)270毫米,炮座560毫米,彈藥艙頂板270毫米,上層甲板55毫米,主甲板200-230毫米,指揮塔(最大)495毫米。裝甲重量21266噸

彈射器:兩座

艦載飛機:6架水上飛機(用於偵察、校射與聯絡)

艦員:2415人

各艦結局

1945年7月24日、28日,日向號、伊勢號分別被美軍艦載機炸沉在吳港中

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戰中扶桑級兩艦都遭美軍戰列艦炮擊和魚雷攻擊後沉沒

1942年8月13日比睿號被擊沉,15日霧島號被華盛頓號戰列艦擊沉

1944年11月金剛號被美潛艇擊沉,1945年7月榛名號遭美機轟炸沉沒

1944年10月武藏號被美機命中19條魚雷和17枚炸彈沉沒,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前往沖繩島進行自殺特攻,命中10枚魚雷24枚炸彈沉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