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式疾風戰鬥機

日本四式疾風戰鬥機

四式疾風戰鬥機是二戰中飛得最快的日本飛機,由中島飛機場研製生產,制式型號為 四式單(座)戰(斗機),代號キ-84(讀作 Ki-84)。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後不久就開始研製,於1943年4月首飛上天,8月開始小批量生產,但由於發動機的原因,直到1944年4月才交付陸軍使用。

基本信息

研製之始

日本四式“疾風”戰鬥機 日本四式“疾風”戰鬥機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後不久,以日本國產第一種 2,000 馬力級空冷發動機ハ45 “譽” 式( ハ45 讀作“ha-45”)的問世為楔機,日本陸軍航空兵本部(相當於空軍)當即要求中島飛機廠研製一種以此為動力裝置、在綜合性能上希望能體現“脫胎換骨”的防空專用戰鬥機,並籍以作為前線“隼”式(キ-43)和“鍾馗”式(キ-44)戰鬥機的補充和替代。中島飛機廠對此高度重視,故全盤啟用了原來參加過上述兩種飛機研製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其中包括小山悌主任設計師、西村節朗、飯野優和近藤××等人。

設計任務要求

發動機: 採用ハ45 型 “譽” 式氣冷星形18氣缸活塞式發動機(配“拉切”式電動定距 4 葉全金屬螺旋槳);

作戰半徑: 400 公里 加 1.5 小時續航時間;

武備: 採用ホ-103 型 12.7 毫米機槍2挺、ホ-5 型 20 毫米航炮 2 門;(ホ讀作 ho)

瞄準具: 一台反射式光學瞄準具;

其他主要參數: 翼面積 19-20 平方米、全重 3,250 公斤、 翼載 170 公斤/平方米;

機翼參數: 翼型 N.N.系列、相對厚度 16.5%-8%、根稍比 1.82、展弦比 6.08、翼面下扭角 2.5 度、上反角 6 度。

試飛過程

1942 年 11 月,該設計指標凍結, 1943 年 3 月,キ-84 的原型一號機(機號 8401)很快被趕製出來,4 月份即告首飛上天。到 6 月份,2 號機也投入了試飛。

キ-84 的試飛被安排在福生機場進行,由陸軍派來的岩橋讓三少佐主任試飛員、神保進少佐、黑江保彥少佐以及伊藤高雄大尉全面負責。在試飛中,他們飛出了最高速度 624 公里/小時的好成績。

到 8 月份,所謂的“增加試製型”進入小批試生產,但ハ45 型發動機技術和構造上的不成熟,長期困擾著キ-84 的定型和正常使用。 直到 1944 年的 4 月,キ-84 才剛剛交付陸軍使用。

基本參數

發動機ハ45-21(NK9H)一台,起飛最大功率 2,000馬 力;螺旋槳直徑 3.10 米;翼展 11.238 米、機長 9.92 米、機高 3.385 米、機翼面積 20.70 平方米;空重 2,698 公斤;有效載重 1192 公斤;全備重量3890 公斤;翼載 179 公斤/平方米;重量/功率比 1.88-2.32;燃油量 710 升;副油箱容量 400 升; 最大平飛速度 624 公里/小時(6,100米高度);巡航速度 380 公里/小時(4,000 米高度);著陸速度 138 公里/小時; 爬升至 5,000 米需要 6 分 26 秒;至 8,000 米需要 11 分 40 秒;實用升限 12,400 米; 額定航程 1745 公里;極限航程 2,500 公里;武器為 20 毫米航炮和 12.7 毫米機槍各 2 門,也可外掛 30-250 公斤炸彈 2 顆。

詳細數據

疾風,是一種綜合吸收了九七式、“隼”式和“鍾馗”式等陸軍戰鬥機之製造技術於一身,具備了一流飛行性能的先進機種。由於果斷採用了 170 公斤/平方米的高翼載值,使飛機有望躋身於高速飛機的行列。1944 年夏季,在進行過兩批試生產、製造出 42 架前期試製型之後,終於順利轉入了大批生產,並定名四式戰“疾風”。因為當局盲目地對ハ45 型“譽” 式發動機充滿期望,所以日軍從一開始便寄“疾風”以厚望,並狂妄賦予其“大東亞決戰機”之美名,企圖利用一兩件新型武器來挽回業已凸現的敗局。

疾風的氣動布局基本繼承了“隼”的風格,有一個設計勻稱的外形。但翼展和翼面積略有縮小,總長有所增加。而飛機的起飛重量卻增加了一半。側面投影上則更多地由曲線替代了生硬的直線,使外形更趨柔和與成熟。機頭裝一台ハ45 型雙排星形18 缸空冷活塞發動機,用一個相當光滑的整流罩包裹著,配一個 Z32 型四葉電驅動定速螺旋槳組。機身中段設有先進的近似水泡形的座艙蓋,所以視界比較良好,順便說一聲,這也是戰時日本戰鬥機設計上的可取之處。疾風的後三點起落架均可收入機內以減少阻力。在機頭罩上部,裝有ホ-103 型 12.7 毫米機槍 2 挺,梯形帶上反角的懸臂式下單翼內,則裝有ホ-5 型 20 毫米機炮 2 門,翼後緣安裝了開縫式“空戰襟翼”,有利於空戰中的機動飛行。中島傳統的中翼/前機身全金屬整體結構顯得異常堅固,並部分採用了應力蒙皮。此外,於機翼下還可視需要掛載 30-300 公斤級炸彈 2 顆。

各式型號

疾風的改型除 2 架原型機以外,還應有以下數種:

キ-84 增加試製型——用於試驗各種武器的組合方案、並試飛過雪橇型的起落架。它們的垂直尾翼形狀作過不同的修形,且採用一種集中型推力廢氣管。增加試製型主要製造於 1944 年的春季。

キ-84 甲( 四式戰甲型)——空戰標準型,也是疾風的最主要生產型號。發動機和武器配備如上所述,機槍、航炮各備彈 350 和 150 發。

キ-84 乙( 四式戰乙型)——專用於攔截轟炸機的防空型號。機頭和機翼上一律使用 20 毫米機炮,共 4 門(從量產第 3,000 架以後採用此種武器配備)。

キ-84 丙( 四式戰丙型)——武器強化試驗機。即在乙型的基礎上,將原機翼航炮的口徑增加到 30 毫米。

キ-84 R ——採用ハ45-44 改型發動機的高空戰鬥機設計方案,為此加裝了三級式空氣增壓器。

キ-84 渦輪型—— 一種換裝配備有廢氣渦輪空氣增壓器的ハ45ル型發動機的高空戰鬥機改型方案。(ハ45ル讀作 ha 45 lu )

キ-84 P ——又一種換裝了比ハ45 更可靠的ハ44-13 改型發動機、機翼面積也擴大到 24.5 平方米的的高空戰鬥機改型方案。它準備專門用來對付 B-29 轟炸機。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疾風的批量生產型號當中(當然主要是指甲型),中島廠曾對一部分飛機的翼稍平面形狀作過修改,而且在廠內自稱其為“疾風改”或キ-84-Ⅱ。但在軍隊內部,對它並沒有特別的區分和改稱。

依照中島飛機廠的書面資料介紹,

戰術技術特徵

可歸納為以下五點:

① 同時具備卓越的爬升率、平飛速度和強大的火力(對較小目標可以做到“一擊即潰”),是一種優秀的制空型戰鬥機;

② 地面維護相當簡便;

③ 航炮性能可靠;

④ 適合大量生產;

⑤ 是一種著陸速度低、故易於著陸的高速戰鬥機(即便對新手而言也是如此)。

疾風的主要生產基地設在中島飛機廠的太田製作所,從 44 年的 5 月開始,新建成的宇都宮製作所也開始組裝疾風,……1945 年 5 以後,中島的大田原製作所等也加入到疾風的生產中去。不過,在 3,000 多架疾風中間,除 748 架是由宇都宮製作所製造的以外,大多數是在太田製作所生產的。

關於疾風總產量的說法很多,據筆者統計,日本軍需部認為是 3,420 架,如把偽滿地區“滿洲飛機廠”生產的那部分也計算在內,則應達到 3,577 架,而且其中的 60% 是在日本投降前夕趕製出來的。但據中島飛機廠自己認為,總產量應該是 3,482 架(其中應包括批量生產型 3,355 架、2 架原型機和 125 架“增加試製型”);至於陸軍方面,它認為是 3,470 架;甚至還有 3,413 架之說的。總之,上下差異高達 100 余架之多。

因日本國內戰略物資奇缺,到戰爭後期,中島曾打算同時發展全木質結構型キ-106 和全鋼質結構型兩種派生型號,但均因設計超重,使平飛速度和爬升速度遭到惡化而作罷。

1944 年 3 月底,首批疾風交付使用,並很快湊足 6 個戰隊的規模。7 月份,一支由試生產型組建的第 22 實驗戰隊首次進駐中國內陸漢口機場,以對應美軍 P-51“野馬式”戰鬥機在大陸戰場的介入。日軍竟敢利用其速度上的優勢和堅固的機體結構,與援華作戰的美軍以及中美混合航空團的 P-47、P-51 第一流戰鬥機頻頻交手,大有一決雌雄之勢。當時,因“紫電改”等後繼機種開發遲緩,令疾風實際上成為日本在東亞的第一流戰鬥機。

同年秋季,麥克阿瑟與尼米茲率領兩支勁旅逼近戰略要地菲律賓,日軍決定孤注一擲,背水一戰。10 月 20 日,爆發了歷史上規模壯觀的萊迪灣海空大戰,以 30 戰鬥飛行隊為核心的 300 余架疾風實際上是被當作攻擊機出海阻擊美海軍艦隻攻勢的。為了維持最起碼的行動半徑和攻擊力度,飛機不得不在左右翼下分別掛上炸彈和副油箱,飛行員為保持飛行平衡和準確投彈,真是費煞了苦心。這些飛機從納格羅斯島上起飛,一邊與美國的海軍飛機苦鬥一番,一邊還得設法將目標炸沉。當時,疾風還輪番攻擊了敵方前沿機場、並為自己的補給船隊提供過空中掩護。也許大家都沒有料到,疾風的拿手好戲是俯衝轟炸。它們常掛上 30~250 千克不等的大小炸彈 2 枚,在 600 米低空、以 550 千米/小時的速度轉入俯衝,且投彈效果良好。特別是在那次超低空襲擊沖繩機場的戰鬥中,獲得了一時的勝利。

大戰中發生在太平洋地區的海空大戰,是徹頭徹尾的兵員與物資的消耗戰,在近乎殘酷的拉鋸戰中,老飛行員成批喪命。疾風飛行隊中能唱主角的也不過是些只有一、二百飛行小時經歷的“少年兵”。至戰爭後期,由於日本陸軍已拿不出足夠數量的中、遠程轟炸機,因此戰鬥機便不得不臨時充當投彈者的角色,不少飛行員只接受過一次轟炸訓練就匆匆上陣,在敵艦隊上空雨點般密集的彈幕中,貿然進入。他們不是被擊中,就是把炸彈扔在離目標以外很遠的海里。

1945 年 3月 以後,陷入絕望的日本軍部,動員各式戰鬥機組成所謂的“特攻飛行隊”,以敢死隊形式衝擊目標,在沖繩方面,一部分疾風戰鬥機也同樣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

為了對付日以繼夜來襲的美國戰略轟炸機編隊,疾風在本土防空戰當中,越來越多地替代“二式戰”,而投入到空中攔截作戰中去。

可以說,疾風應是戰時日本陸航最好的輕型戰鬥機。在平飛速度、海平面爬升率和轉彎機動性諸方面均已接近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戰後,美軍利用繳獲而來的疾風,改為使用美國自產的優質汽油,在 6,100 米中等作戰高度上竟飛出了 689 千米/小時的速度記錄,僅次於當時美軍第一流的 P-51戰鬥機(不包括P-51A)。同時,又被證明在中、低空高度,其爬升性能和操縱靈活性甚至優於P-51,被試飛組人員喻為是“一個可怕的事實”。

由於疾風是日本在航空機械製造工藝上,第一個實施先進的“基孔制”的飛機型號,所以單機製造總工時已從“隼”的 25,000 降至僅僅 4,000!1944年底,太田製作所的月產量已高達 518 架之多,正是這種極易生產的作戰飛機順應了戰爭之需要。

而疾風的致命弱點,是因為工人素質低下造成的零部件加工精度差、起落架支柱等關鍵部件鋼材質量的不過關、燃料性能的低劣、ハ45 發動機因技術不過關而令事故率高居不下以及機載無線電設備的落後……等原因,導致前線備件不足、飛行事故時有發生,甚至嚴重影響戰鬥原有性能和戰鬥力的正常發揮(其出勤率甚至低於キ- 100“五式戰”)。特別是當後期的主要產生場地武藏製作所在美軍 B-29 的大舉空襲之下連遭破壞後,疾風的生產更是陷於日夜突擊、疲於奔命的掙扎狀態。

戰後,美軍接收大員在美國對疾風進行了綜合飛行測試,不僅飛出了前面說到的高速性能,而且證明,只要採用優質汽油,ハ45 發動機本身的技術性能還是不錯的。作為二戰後期日本的一個主戰機種,能夠同時兼備速力、機動性和火力三大指標已屬不易。所以,在日本才獲得了“飛得最快的戰鬥機”之美稱,當然,它也是中島飛機廠所生產的最後一種作戰飛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