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旅遊已經成為國慶最主要的消費項目。2016年“十一”有將近一半中國人外出旅遊,成為有史以來國內出遊人次最多的黃金周。國家旅遊局10月7日報告顯示,2016年國慶黃金周,全國共接待遊客5.93億人次,同比增長12.8%。
伴隨旅遊市場一起火熱的是零負團費、野導遊、強制消費、不文明旅遊等“頑疾”仍存。
現象
旅遊亂象自2013年10月至今,旅遊法已實施滿3年。然而黑導遊、不合理低價團等頑疾仍然久治不愈,並在此次黃金周集中凸顯。如曾被國家旅遊局警告整改後的五台山風景區“黑導遊”“票販子”違規攬客現象依然嚴重,在西柏坡景區旅遊,當地攔車村民甚至對遊客喊話“吃飯才讓過去,不吃飯就得繞行”;在北京,遊客未購物被導遊要求交罰金等等。
在北京一日游市場,導遊以“十三陵不宜去,皇帝現身帶來晦氣”為由減少旅遊景點。河北白洋淀周邊村民“黑船”拉客,還有遊客質疑景點表演項目低俗 。
部分旅遊景點的宰客方式也不斷翻新,有的儘管明碼標價,卻以次充好。記者在沿海城市一家餐館發現,老闆宣傳的是新鮮海產品,選單上標價一盤大蝦60元,但端上來後發現並不新鮮,與老闆理論後,他勉強承認:那是死蝦,活蝦要再加20塊錢 。
與旅遊市場亂象同樣受關注的,還有“武漢3遊客在恩施大峽谷毆打19歲女導遊”。因返程發車等候問題發生爭執,遊客廖某致使講解員黃某頭部受傷住院,受到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而在八達嶺長城景區內,一對情侶一邊刻畫一邊拍照片,對其他遊客的勸阻置若罔聞。
攀爬雕塑、景區刻字、隨處小便……不文明行為也不時進入遊客視野,但總體看來,遊客文明旅遊意識不斷提升,各地旅遊景區也是吹起文明旅遊風 。
原因
當前“黑導遊”等旅遊亂象之所以屢禁不止,這和相關部門執法不嚴有關。糾正當前旅遊亂象,不僅需要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管理,也要輔之以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雖然有些地方已制定了相關法律,但因執法不嚴,仍導致一些旅遊亂象的產生。各地通過旅遊法規規範旅遊市場、整治導遊亂象,是一個好事。但立法上有招,還要考慮執法嚴不嚴的問題。
黑導遊等亂象之所以存在,這也與當前中國旅遊業發展不成熟有關。當前,無論是整個旅遊市場管理,還是旅遊市場本身發展水平以及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這些方面距離成熟階段均尚需時日。“黑導遊”等旅遊亂象的存在是一個中國旅遊市場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相關部門需要不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並不斷著手完善旅遊體制。
如何根治
旅遊亂象專家表示,利益的驅使使部分景區商家、旅行社失去底線,有關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部分涉嫌違反《旅遊法》、《價格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的應依法懲處。此外,專家認為,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緩解旅遊高峰期的景區壓力,也是緩解因商品和服務供不應求而導致價格上漲、服務下降的重要方式。改變遊客旅遊陋習,不應僅在旅遊高峰期關注,更重要的是功在平時,根本在於提高國民素質,將道德意識內化於心。在北京旅遊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看來,旅遊文明涉及法律、道德、民俗三個方面,要分別入手:法律上要繼續完善對嚴重不文明行為的法律規範,做到有法可依;同時也要加強道德教育引導,尤其要加強涉及相關內容的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讓不文明行為得到“根治” 。法律、道德、民俗三個方面,要分別入手:法律上要繼續完善對嚴重不文明行為的法律規範,做到有法可依;同時也要加強道德教育引導,尤其要加強涉及相關內容的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讓不文明行為得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