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美玲

於美玲

於美玲是一位中國漢族女性。是一位畫家。

基本信息

簡介

說起來,她不過是一個20多歲的女生,但是在新疆版畫領域卻有所建樹;她也和一般女生一樣的纖纖弱質,但堅持攀登著美術創作的座座險峰;她有一個動人名字,我們的故事就從這個名字開始,她叫於美玲。“美”的萌芽很多年以後,在安靜柔和的西餐廳雅座,於美玲在我們的面前說起自己的名字時,仍然可以回想起多少年來父母對她深藏的某種期望。當然,回到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對於一個小女孩未來的人生理想,無非是可以希望她長得好看些:“俏麗玲瓏”,這就是於美玲這個名字最初的來歷。後來不期然地走到繪畫的領域,才讓我們這樣的旁人感覺這名字中的“美”字也別有一番機緣巧合,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天意吧。雖然眼前的於美玲一副恬靜而含蓄的樣子,說起繪畫和美術眼睛閃爍著令人沉醉的神采。但是很難相信,她說起最先對繪畫產生興趣的原因竟然是出於某種打發生活上的無聊,“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大概是4歲,由於跟著父母住在爸爸的部隊上,周圍沒有什麼小朋友,我常常一個人玩耍。媽媽一看這樣,就給了我一條畫著孫悟空的手絹,讓我學著把孫悟空畫下來。”於美玲一開始當作好玩,一個人琢磨著學畫,完成以後就拿給媽媽看,哪知道媽媽看了,又四處給鄰居講,說她能畫畫,而鄰居都覺得她畫得不錯,誇她聰明。媽媽聽了,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以後便經常叫她畫畫,諸如小動物、玩具之類的。聽到了周圍鄰居及母親的鼓勵後,更加激起了於美玲對繪畫的興趣,沒事的時候,她就安安靜靜地呆在家裡一個人畫畫,周末和假日也不例外。這就是於美玲最初走上繪畫道路的一種有些偶然而又必然的因素。“午後”的燦爛上學以後,於美玲才把畫畫從一種打發寂寞的休閒手段變成一種發自內心的興趣愛好,在學校開始正經八百地學習繪畫。在家的時候,每次有好的東西畫出來,媽媽還是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拿給周圍鄰居的三姑六婆觀看。於美玲的思緒靜靜地流淌:“有了這樣一個特長,加上數學方面不是很好,高中時我就偏向英語和繪畫,大學也就自然而然地選擇了繪畫的專業。”說起高中畢業選擇大學時,於美玲仍然掩飾不住對校園時代的懷念。她說當初不是一來就認定版畫專業,“我開始也想學油畫的,可是那專業太熱門了。版畫雖然需要講求一個創作載體,但是技術上不像國畫那樣需要書法基礎。

我進學校後,遇上了新疆版畫界著名的人物關維曉老師。他是一個非常棒的老師,除了他本身的創作外,在人品上也很得學生的尊敬,所以我覺得自己其實很幸運的。”關老師年過六十,擅長版畫更擅長水彩,對於美玲等一批年輕的學生非常有啟發性。她現在還清楚的的記得每一年去速寫寫生的情形,尤其是她的代表作《午後•凝》的出爐。當時是大學的第四年,為了完成五幅畢業創作的最後一幅,她琢磨了很長時間,翻閱了很多美術雜誌,尋找著靈感,可是始終沒有多少啟發。有一天,她偶然找到一張在塔什庫爾乾採風時的照片,心忽然被觸動了:這個塔吉克族新娘在眺望著什麼呢?那一刻,於美玲創作的源泉終於迸發:她把這個塔吉克族新娘作為一個主要的構圖元素,加上她本人喜愛的向日葵,形成了一個草稿。前後一個多月的時間,最終完成了這幅作品。她早早的想好了名字,叫做《午後•凝》。對這幅畫,於美玲的解釋是:表達在午後的一瞬間,時間凝固的感覺。那個畫面中的塔吉克族新娘在那一刻的心情沒有通過眼睛表達,反而留給欣賞者更大的猜測空間。而“午後”這個概念則是用蔫了的向日葵展現出來的(例如她喜歡的梵谷的《向日葵》),沒有用時鐘、陽光等等尋常元素表現。因此,這幅作品獲得了老師關維曉的認可,並且在2004年7月份,代表新疆入選了五年一次的“全國第十屆美術展覽”。這是令於美玲最感榮耀的事情,由此她還加入了新疆美協。後來成立版畫藝術委員會後,擔任了副秘書長,組織版畫愛好者進行一些創作活動,是她工作之餘的“重擔”。“色彩”的人生如今,於美玲看似做了一份和繪畫毫無關聯的工作,她卻解釋並不是那樣。她也喜歡電影,電影還是色彩和畫面及構圖的表達。她喜歡一切和美術有關的東西,例如雕塑等。雖然每個人心中都有過五彩斑斕的夢想,但是留給實現夢想的人總是波折重重和一個又一個的考驗,從2003年至今,她都在自治區電影公司從事電影宣傳策劃工作,經常為了中外大片在本地上映忙碌。而平時,她的愛好則是看書,看有關美術、文學和休閒類的書籍,她說:“美術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文化素養和知識積累,不然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也不能領悟別人好的作品。”因此,在電影和業餘生活的不斷學習中,於美玲雖然停下了畫筆,但沒有停止對美好事物,對色彩和畫面的感受,也許這是為了她將來更好的作品在充電吧。期待不久以後,我們眼前的於美玲將會用色彩描繪出更美麗的圖畫,而這些色彩也將感染到更多的人,溫暖更多的心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