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黑土

寒地黑土

寒地黑土是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黑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國黑龍江和吉林兩省,黑土因為母質和土壤質地較粘,底層透水不良,在土壤融凍水和降水集中的季節,土壤水分過多,往往在50~70厘米或150~200厘米深處形成臨時性的支持重力水層。

寒地黑土

寒地黑土寒地黑土
【一、寒地黑土概念、分布概況】
寒地黑土,是寒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草,原始原化草甸植被下,發育的具深厚均腐殖質層的高寒黑色土壤。母質多為黃土狀粘質沉積物,通體無石灰反應。黑土土層深厚,黑灰色腐殖質層厚30-100cm,表土有機質含量一般3-6%,高者10%以上,屑粒至團粒狀結構。剖面中無鈣積層,但可見小鐵錳結核與灰白色矽粉。土壤交換總量和鹽基飽和度均高,是一種高肥力土壤,現大多已墾為農地。黑土土類劃分4個亞類,本區分布有3個亞類。黑土亞類具土類典型特徵;草甸黑土亞類為向草甸土過渡類型,心土層以下有明顯銹色斑紋;白漿化黑土亞類為向白漿土過渡類型,剖面中上部出現白漿化土層。深度80CM--150CM,緯度更高地區,會出現永凍土底冰,無霜期更短。
寒地黑土世界分布概況:世界上共有三大片黑土, 其一分布在烏克蘭,在烏克蘭大平原 烏克蘭大平原的面積約為190萬平方公里。其二分布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積約為120萬平方公里,它們和東北黑土地一樣,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溫帶,由於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葉難以腐化、分解,歷經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層。黑土有機質含量大約是黃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區先後被開發成重要的糧食基地。
其三就分布在我國的黑龍江吉林兩省境內,北起黑龍江省的嫩江、克東縣,經海倫、綏化、哈爾濱等縣市,向南沿京哈鐵路斷續延伸至吉林省四平市的南部邊界。黑土資源墾殖指數高,耕地比重大,自然肥力高,在吉林和黑龍江兩省的農業生產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東北黑土區的開墾歷史已有100-300年之久。黑土開墾後,黑土的肥力性狀發生了變化,有部分土壤向著不斷培肥熟化的方向發展,但大量的、比較普遍的則是土壤的自然肥力呈不斷下降趨勢。黑土退化主要表現在土壤侵蝕嚴重,有機質含量下降,作物養分減少並失去平衡,土壤理化性狀惡化,動植物區系減少等。
黑土地在世界上僅有三大塊,除了東北黑土地外,還有兩塊分布在烏克蘭大平原和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它們在開發過程中也曾經受到過水土流失的嚴峻考驗。 烏克蘭大平原的面積約為190萬平方公里,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積約為120萬平方公里,它們和東北黑土地一樣,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溫帶,由於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葉難以腐化、分解,歷經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層。黑土有機質含量大約是黃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區先後被開發成重要的糧食基地。
寒地黑土是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黑色土壤,在我國僅見於黑龍江和吉林兩省,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兩側,大興安嶺中北部的東坡以及長白山地西緣的山前坡狀起伏的台地(漫崗),在三江平原和興凱平原的高階地也有分布。分布地區的年平均氣溫0.5~6℃,≥10℃的積溫為2 100~2 700℃,夏季溫暖濕潤,冬季漫長而寒冷,無霜期90~140天,乾燥度0.75~0.90。年平均降水量450~650毫米,季節分布不均,其中7~9月占全年降水量一半以上,冬季雪量很少。季節性凍層普遍。土壤凍結深度達1.5~2米,延續時間長達120~200天。自然植被為林間雜類草甸,當地稱為“五花草塘”。成土母質多為黃土狀沖積物或沖積—洪積物。
寒地黑土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多在10~20米以下,並不影響土壤形成過程。但黑土因為母質和土壤質地較粘,底層透水不良,在土壤融凍水和降水集中的季節,土壤水分過多,往往在50~70厘米或150~200厘米深處形成臨時性的支持重力水層,能不斷向土層上部補給水分,保證草甸植被得以繁茂生長,為積累有機質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這層支持重力水又在土層下部造成嫌氣環境,使鐵質還原淋溶和澱積。
寒地黑土在形態上最突出的特點是:(1)有一個深厚的黑色腐殖質層,從上而下逐漸過渡到澱積層和母質層。腐殖質層的厚度,一般在70厘米上下,個別漫崗的下部可達1米以上,坡度較大的部位卻不足30厘米。(2)土壤結構性好,腐殖質層中大部分為粒狀及團塊狀結構,水穩性團聚體可達70~80%,土體疏鬆多孔。(3)剖面中無鈣積層,也無石灰性,但在澱積層有銹紋、銹斑和鐵錳結核,這是黑土不同於黑鈣土的重要特徵。質地比較粘重,大部分為重壤土至輕粘土,但土層下部以輕粘土為主。一般呈微酸性至中性反應。表層有機質含量多為3~6%,最高可達15%,而且分布比較深。氮、磷、鉀的含量比較高。
寒地黑土的自然肥力很高,是中國最肥沃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區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糧食基地。但往往由於經營管理不當,以致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很快減退;而且有春旱、秋澇和早霜的危害。為了保證耕種在黑土上的各種作物獲得高額而穩定的產量,必須採取保土培肥和合理排灌等措施。分布與我國東北松遼流域的黑土區,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面積大約70多萬平方公里,號稱“中國東北黑土區”,約占松遼流域土地面積的60%,現已開發的耕地約為2億多畝,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
【二、寒地黑土特徵】
(1).黑土面積減少。據1958年開始的第一次全國土壤普查資料統計,吉林和黑龍江兩省的黑土總面積約為1000萬公頃,當時黑龍江的耕地約一半以上為黑土,吉林省的黑土面積雖相對較少一些,但黑土耕地面積約占全省耕地的10%以上。據1990年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統計,吉林和黑龍江兩省的黑土總面積為592萬公頃,比建國初期減少了約400萬公頃
(2).黑土層變薄。自然黑土腐殖質層的厚度一般在30-7Ocm,深的可達100cm以上,腐殖質層小於3Ocm者比較少見。但在目前,由於多年的耕種和土壤侵蝕,黑土層正逐漸變薄。黑土的侵蝕主要是水蝕和風蝕。由於黑土的腐殖質含量高,土質疏鬆,加之毀林開荒、毀草開荒等不合理開發利用,使一些坡耕地水土流失嚴重,造成大面積的禿山荒嶺。因水土流失,黑土層每年減少0.4-0.5cm,而每生成1厘米黑土需要200到400年的時間。一些地方的黑土層己由開墾初期的60-7Ocm減少到目前的20-3Ocm。土壤侵蝕的結果使黑土逐漸向黃土的方向演化。
(3).土壤養分減少、肥力下降。在少投入多產出的思想支配下,由於採用廣種薄收的掠奪式經營,從而使土壤養分平衡失調,黑土中有機質含量減少,土壤肥力逐漸下降。1958年黑土中的有機質在4%-6%,高的則達8%以上;到1990年,黑土中有機質的含量下降到3%-5%,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已經達到2%以下。據近20年定位觀測資料,黑土耕種層中有機質含量的下降速度約為每年0.01%。隨著黑土中有機質含量的減少,養分貯量和保肥性能也相應下降,造成作物單產低,總產量不穩定,農作物的品質也因土壤地力的減返而下降。
(4).黑土理化性狀日趨惡化。隨著開墾年限的增加和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減少,土壤的物理性狀也發生明顯的變化,土壤容重增加,保水、保肥、通氣性能下降,土壤日趨板結,可耕性越來越差,抗禦旱澇能功下降。
【三、寒地黑土,造成退化的人為因素】
(1).黑土的過度墾殖。由於黑土區人口的不斷增加,崗平地的農產品生產己滿足不了人們的要求,從而轉向坡地的開發,毀林毀草種地,造成水土流失加劇,黑土層變薄,跑水、跑土、跑肥現象嚴重,溝壑增多,地力減退,糧食產量下降。
(2).掠奪式經營。黑土區耕地面積大,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重用輕養,投入少,索取多,造成一部分黑土長期處於超負荷利用狀態。作物每年從黑土中帶走的大量養分得不到有效的補充,造成土壤養分平衡失調,理化性狀惡化,土壤肥力減退,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差。
(3).土壤使用功能轉移。黑土分布區是吉林和黑龍江兩省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有相當數量的黑土耕地轉為他用,使部分黑土發生永久性退化。
(4).工農業生產對土壤的污染。為追求高產,通過多施加化肥等來維繫農業生產,大量農藥、化肥殘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理化性質變壞,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地膜污染等。
【四、中國寒地黑土保護問題】
寒地黑土保護,與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我國農業生產、糧食安全、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黑土資源理治理、對黑土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抑制黑土向退化性的方向發展的課題:
1.國家及地方有關部門要儘快制定對黑土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的相關法律和政策措施。雖然現在有水土保持法、土地法、森林法、環境保、防洪法等,但並沒有涵蓋如荒山荒地出讓、拍賣、租賃、轉讓和繼承等經濟活動的具體法律規定,也沒有對從事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壤質量保護的單位和個人的扶持、激勵的政策,如降低稅賦等。因此,有必要制定國家及地方性法規和政策,以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黑土及土壤保護的積極性,並使之給予法律上的保障。
2.充分認識黑土這一優勢資源的重要性,強化對黑土保護的技術性措施。
(1)採取植物、農業和工程等綜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要加強黑土土質和黑土退化監測體系的建設,對各地區黑土地流失情況進行分類分區,做到分類治理、有的放矢、措施得當。要根據水土流失的區域差異、地形地貌條件實行不同的實施方案:對低山丘陵和台地河谷區實行生物措施和水利,程相結合,以治坡為主,溝坡兼治,種樹種草護坡;對現有沖溝採取挖截流溝、建塘壩、谷坊和溝頭防護等工程措施;對25。以上坡耕地堅決實行退耕還林,搞好封山育林,涵養水源;對高台地水蝕風蝕區,要結合農田防護林、水土保護林和經濟林建設,建立高標準農田防護林網,實行喬、灌、草相結合,提高防風固土能力;推廣集雨節灌與小流域水土保持有機結合,變水蝕為水利。
(2)加強對黑土資源的質量保護。建立耕地檔案,記錄土壤肥力變化和耕地栽培歷史及所採取的保護性措施等;推廣科學合理的耕作制度,採用深松等措施,增加土壤蓄水,改善土壤結構;開展土壤有機培肥工程,採用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或過腹還田、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使用等措施,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持土壤養分的相對平衡;根據生產安全食品的層次(普通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限制使用化學農藥;建立土壤保護基金,用於測土和平衡施肥及土地保護研究。
(3)調整農業結構。合理安排農業、林業和牧業等用地,做到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在農業中提高畜牧業(草業)、林業比例,降低種植業比例;在種植業中提高飼草飼料作物的比例,使種植業實現從“糧食作物一經濟作物”為主的二元結構向“糧食作物一經濟作物一飼草飼料作物”的三元結構轉變。
3.開展對黑土退化機理和保護的研究。目前,我國對黑土退化的重視程度不夠,有關黑土退化機理、退化速率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不夠。從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完成後,十幾年來再沒有進行過土壤普查、雖然目前對黑土的退化及流失情況有一些了解,但掌握的情況並不系統全面。要對黑土這一寶貴資源實施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必須對黑土資源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調查研究。從近期黑土保護的迫切需要出發,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與地方聯合,通過立項研究,掌握黑土區生態環境狀況;研究黑土退化的時空演化規律、演化趨勢;探索黑土退化的驅動因素;提出防止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和增加黑土有機質含量的有效工程措施和對黑土進行保護性開發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從長遠看,可建立國家與地方相結合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研究平台,為國家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五、中國寒地黑土的資源分布情況】
黑龍江省現有耕地面積1177.3萬公頃,占全國耕地面積的9.1%,人均耕地面積4.65畝,列全國之首。黑龍江省對全國糧食產量的貢獻,除了耕地面積為全國之最以外,更重要的是得益於肥沃的寒地黑土資源。
我國寒地黑土的地域分布:北起黑龍江右岸,南至遼寧昌圖,西界直接與松遼平原的草原和鹽基化草甸草原接壤,東界可延伸至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山區的部分山間谷地以及三江平原的邊緣。大興安嶺東麓山前台地及甘肅的西秦嶺、祁連山海拔2300—3150的垂直地帶上也有零星分布。我國寒地黑土總面積11019.8萬畝,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兩省的黑土面積約占全國黑土面積的80%。在黑龍江主要分布在齊齊哈爾、綏化、黑河、佳木斯及哈爾濱等市(區);吉林主要分布在長春、四平、吉林、遼源等市及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內蒙古分布在呼倫貝爾盟和興安盟境內;甘肅主要在定西、臨夏、隴南和張掖等地(州);遼寧只在昌圖縣境內。寒地黑土的墾殖率較高,是東北地區主要糧食生產
表1全 國 黑 土 面 積 分 布
省(區)、面積(萬畝)、占土類面積(%)、耕地(萬畝)、占耕地面積(%)
黑龍江、7237.1、65.67、5409.4、74.77
吉林、1651.5、14.99、1247.9、17.25
內蒙古、1613.0、14.63、438.3、6.06
甘肅、495.3、4.50、118.1、1.63
遼寧、20.6、0.19、20.6、0.29
河北、2.3、0.02、—、—
全國、1019.8、7234.3
【六、中國寒地黑土成土環境及其物理特徵】
寒地黑土區年平均溫度0—6.7oC,降雨量500—650mm,土壤凍結深度1.1—2.0m,凍結期長達4個月以上。乾燥度≤1。母質為第四季更新世沙礫粘土層,粘土層厚度達10—40m。寒地黑土層多發育在粘土層上部,少數黑土在土體下部可見砂礫層。母質質地粘細,顆粒均勻,以處粉沙和粘粒為主。黑土地下水位較深,一般為5—20m,地下水礦化度在0.3—0.78g/L之間,水質為重碳酸—氧化矽型水。
由於寒地黑土質地粘重,又存在季節性凍層,在土壤形成的最活躍時期,降水集中,土壤水分豐富,有時形成上層滯水,地上及地下部有機物年積累量每畝可達1000kg;漫長而寒冷的冬季,土壤凍結,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使每年遺留到土壤中的有機質得不到分解而以腐殖質的形態積累與土壤之中,從而形成深厚的腐殖質層,墾前寒地黑土表層有機質一般為6—8%,個別地區達到了12%。
與全國其他類型土壤比較,寒地黑土的水穩性團粒量較高,是結構性最好的土壤之一。寒地黑土耕層中腐殖質含量較高,結構疏鬆,容重較低,一般為1gcm-3,向下層容重逐漸加大,可達到1.5g cm-3。總空隙度在50%左右,耕層高達60%,向下逐漸減少至45—50%,毛管孔隙度約占30—40%,通氣孔隙度在耕層中為10—20%,向下明顯降低,土壤最大吸濕量一般為12—13%,凋萎濕度為18—20%,田間持水量為25—35%。寒地黑土持水能力強、通透性性良好、水穩性團粒含量高、根系微生物活性較強、具有良好的保肥與保水性能。寒地黑土及其亞類草甸黑土、黑鈣土等類型土壤與省內幾種主要耕地土壤相比,在土壤理化性質方面也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
表2省內不同類型土壤團粒結構平均分布值(%)
土壤類型、土壤團粒結構級別分布、<0.25mm、0.25-5mm、>5-10mm
黑土、9、70、21
草甸黑土、17、65、18
黑鈣土、25、60、15
暗棕壤、23、57、20
草甸土、30、50、20
白漿土、37、48、15
蘇打鹽土、48、39、11
《黑龍江省土壤質量評價
表3省內不同類型土壤容重與孔隙度比較
土壤類型、容重(g/cm3)、孔隙度 %、土體密度
黑土、0.98—1.13、>60、疏鬆
草甸黑土、1.12—1.24、60—55、較疏鬆
暗棕壤、1.00—1.28、52—50、較疏鬆
黑鈣土、1.21—1.32、54—48、較疏鬆
草甸土、1.10—1.35、50—48、稍緊密
白漿土、1.29—1.36、50—45、緊密
蘇打鹽土、1.31—1.40、<46、十分緊密
【七、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寒地黑土”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
《“寒地黑土”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由寒地黑土協會(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制定的行業標準。目的意義:打造優勢品牌,利用土質肥沃、農業物產資源豐富、無重工業污染等有利條件,集中聯合,突出區域特色;使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能力都統一集中到農業資源開發上,進一步加大資源開發力度,打造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優勢品牌,走出一條依託農業產業化資源打造優勢品牌,做大特色產業、做強優勢產業牽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圍繞高寒生產的糧油類、蔬菜類、山產品類、乳肉類、糖酒類、飲品類、藥材類、飼料類和生產資料類及精深加工產品,共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註冊產品系列,註冊了原產地商標---“黃金品牌”。《黑龍江日報》哈洽會特別報導指出:“綏化市用原產地證明商標一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將其域內綠色食品整合在一起,規模形象煥然一新”。
“寒地黑土”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寒地黑土”綠色物產的生產、經營,提高產品質量,維護“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在國內外市場的信譽,保護使用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細則》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和管理辦法》,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寒地黑土”是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註冊的證明商標,用於證明“寒地黑土”綠色物產的特定品質。
第三條 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是“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註冊人,對該商標享有專用權。
第四條申請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應當按照本規則的規定,經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審核批准。
第二章“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使用條件
第五條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產品的生產地域範圍:東經125°~127°、北緯44°~49°的黑土地,北起黑龍江,南至遼寧盤錦市、西到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山地邊緣,東達烏蘇里江和圖門江的寒地黑土區域,總面積101.85萬平方公里。
第六條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產品品質特徵是:具有寒地黑土綠色物產特有的營養品質、口感和外觀特徵,產自優良生態環境的天然、無污染、優質、營養、安全的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及相關物產。
第七條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必須達到綏化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制定的《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行業標準》中規定的加工標準。
第三章“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使用申請程式
第八條申請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使用者應向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遞交《證明商標使用申請書》。
第九條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自收到申請人提交的申請後,在30天內完成下列審核工作。
1、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派人對申請人的產品產地進行實地考察,並對產品進行檢測。
2、檢測和綜合審查後,做出書面審核意見。
第十條符合“寒地黑土”證明商標使用條件的,應辦理如下事宜:
1、雙方簽定《證明商標使用許可契約》;
2、申請人領取《證明商標準用證》;
3、申請人領取證明商標標識;
4、申請人交納證明商標標識使用和辦證費。
第十一條申請人未獲準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可以自收到審核意見通知30天內,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訴,協會尊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裁定意見。
第十二條“寒地黑土”證明商標使用許可契約有效期為3年,到期繼續使用者,須在契約有效期屆滿前90天內向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提出續簽契約的申請,逾期不申請者,契約有效期屆滿後不得使用該商標。
第四章“寒地黑土”證明商標被許可使用者的權利、義務
第十三條“寒地黑土”證明商標被許可使用者的權利:
1、在其產品包裝上使用該商標;
2、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進行產品和企業形象廣告宣傳;
3、優先參加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主辦或協辦的技術培訓、貿易洽談、招商引資、信息文化交流活動;
第十四條“寒地黑土”證明商標被許可使用者的義務:
1、維護“寒地黑土”綠色物產特有的品質、質量和市場聲譽,保證產品質量穩定;
2、接受協會對產品品質的不定期檢測和商標使用的監督,支持質量檢測、監督人員工作;
3、“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使用者,應有專人負責該證明商標標識的管理、使用工作,確保“寒地黑土”證明商標標識不失控、不挪用、不流失,不得向他人轉讓、出售、饋贈“寒地黑土”證明商標標識,不得許可他人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
第五章“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管理
第十五條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是“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管理機構,負責《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的制訂和實施,負責對使用證明商標的產品進行全方位的跟蹤管理,做好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測工作,並協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查處理侵權、假冒案件。
第十六條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與“寒地黑土”證明商標被許可使用人簽定的許可使用契約,送交綏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存查,並報送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備案。
第十七條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為保證“寒地黑土”證明商標許可使用工作的科學性、嚴肅性、公正性、權威性,接受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的監督,同時也接受和處理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產品消費者的投訴。
第六章“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保護
第十八條“寒地黑土”證明商標受有關法律保護,如有假冒侵權行為,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將組織收集證據材料,提供給相關部門,並對舉報單位和個人給予必要的獎勵。
第十九條對未經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許可,擅自在產品包裝上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協會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及有關法律和規章的規定,提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查處或向人民法院訴訟,對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報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侵權者的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使用者如違反本規則,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有權收回其《證明商標準用證》和已領取的證明商標標識,終止與使用者的證明商標使用許可契約,必要時請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調查處理,或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使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具體管理費標準,由綏化寒地黑土綠色物產協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並報有關部門審批後實施。
第二十二條“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的管理費專款專用。主要用於印製證明商標標識、檢測產品、受理證明商標投訴、收集案件證據材料和宣傳證明商標等費用,以保障“寒地黑土”證明商標產品信譽,維護使用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三條本規則自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證明商標之日起生效。
【八、絢麗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
(1)、肇東國畫:肇東國畫以它的群體優勢在國內畫壇上崛起,並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引起人們的關注。80年代中期以來,肇東國畫先後在北京、鄭州、洛陽等國內十餘個城市和新加坡、美國、日本、前蘇聯、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香港、台灣、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以及榮寶齋、燕山書畫社、文寶齋等畫廊展覽展銷300餘幅,多次在省和國家展出中獲獎,有100餘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黑龍江美術館、深圳美術館、陝西美術館、中國西安民俗博物館收藏,有200餘幅作品在國內外50餘種報刊中發表。
(2)、海倫剪紙:海倫剪紙有著較高的藝術成果。剪紙帶頭人傅作仁創作的大型剪紙《東方紅》18幅,進京展出,其中《葵花向陽》等3幅作品被周恩來總理轉贈鐵人王進喜和東海艦隊。傅家是滿族剪紙世家,幾代人都喜愛剪紙,家裡收集、複印、創作的剪紙作品10萬餘張。1987年,在中國民族文化宮舉辦了傅作仁滿族剪紙展覽,在美術界引起了轟動,影響深遠。傅作仁的皮影剪紙開創海倫剪紙的新篇章。目前,他已出版了《黑土藝術》、《傅作仁滿族剪紙》、《中國剪紙藝術研究》、《雪花剪紙集》、《中國風俗剪紙》等9部書。傅作仁還把他的皮影剪紙藝術作品專輯8張32幅以明信片的形式向社會公開發行。1999年在曼谷獲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國際金獎。以畢再生、 劉衛平等人為代表、以海倫文化館為創作陣地、以精品剪紙創作為核心的創作隊伍在1995─1998年創作的大型剪紙《滿族風情》、《鄂倫春婚俗》、《金陵十二釵》等264幅作品4次在國家級展館展出,3600多幅剪紙作品赴歐美、東南亞等30幾個國家和地區展銷。138幅作品被中國民間藝術館、徐悲鴻紀念館、民族文化館收藏。2001年,省美術出版社用中、英兩種文字出版發行了海倫文化館創作的《剪紙京劇臉譜》,創下了海倫剪紙史上四個之最,即創作時間最長──歷時8個半月;創作人員最多──直接參與25人;幅數最多──達308幅;效果最佳──達到國粹與民粹的完美結合。單幅排列可達百米長卷,一人完成需15年時間。此書參加了全國重點圖書展銷,並參加了新加坡舉辦的國際圖書展銷,把海倫剪紙向系列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推進了一大步。2002年春節前後,中央電視台1、2、4頻道4次報導海倫剪紙,省電視台新聞節目和文藝頻道3次報導海倫剪紙,《黑龍江日報》兩期連載海倫剪紙專題報導。海倫剪紙每年在各級報刊上發表百餘件,同國內外進行交流幾百幅。
(3)、北林風箏:北林風箏群體建立於90年代初,自1990年至1995年連續5年組織8個隊參加北京國際風箏賽和山東維坊國際風箏賽,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7項,團體獎8項。兩次代表黑龍江省參加全國農民運動會,獲得風箏比賽團體第一名。近年來,北林風箏更是越飛越高,隊伍不斷擴大,花樣不斷翻新,每年春節在城郊曠野都有大批風箏愛好者追風鬥豔,吸引許多遊人駐足觀看。
(4)、慶安版畫:慶安版畫起源於五十年代末解放軍轉業官兵業餘創作的北大荒版畫。七十年代,慶安版畫作者創作了多幅反映農村生活的版畫作品,首次進省展出,其中一幅參加了國家展覽。版畫創作帶頭人匡關夫、吳玉林、楊明軍對慶安版畫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慶安版畫創作初期追隨了北大荒版畫風格。但慶安版畫作者大都生活在農村,他們在平淡無奇的農家小院中發掘新的藝術創造天地,清新的田園生活和農家小院的溫馨情調,成為作品讚美表現的主題。他們的作品,在畫面上較少傾心於雄奇、嚴峻氣勢的喧染,注重抒情,多以小見大,一幅畫就像一首田園小詩,手法由單一寫實向寫實與裝飾結合。慶安版畫鳥瞰視角繼承了農民畫傳統,明快色調、誇張變形線條和對比強烈色塊,汲取了西方印象派的精華。不規則構圖、不受時間限制、擴大想像空間、擴大色板、烘托主機板的藝術處理,形式悅目,富於美感,形成了慶安版畫獨特的藝術風格。
慶安版畫創作群體採擷著黑土地上的春雨夏露,秋霜冬雪,溶其如玉,散其如珠,創作了二百餘件反映北方農村田園風格的版畫作品,多件作品參加了省地舉辦的各種展覽或被報刊雜誌發表,獲獎多件,並有作品入選畫集、出國展覽、或被外賓收藏。七十年代,慶安版畫參加過全國農業學大寨美術作品展覽,八十年代,慶安版畫二十多件作品參加了綏化地區赴省舉辦的創作群體作品展覽,參加過赴非洲五國展出,錦都杯國際書畫大賽,九十年代,赴浙江杭州參加展覽,參加過首屆全國鄉村田園畫會展覽,中國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大展,黑龍江省第五屆群星獎大展;2000年,吳蔚的版畫作品《春夏秋冬》獲“千禧杯”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金獎。
近年來,慶安版畫又將創作的觸角伸向火熱的現實生活。九十年代初,慶安開發綠色食品,綠色、生態、健康成為現代人的追求。版畫創作內容不斷豐富,表現綠色食品開發的作品應運而生。《希望的田野》、《北國也有江南景》、《秋》成為版畫中的精品佳作。當時的綏化地區(2000年撤地設市)將版畫確定為慶安的特色文化品牌,作為一縣一品特色文化項目的版畫,在不斷壯大創作群體的基礎上,推出精品力作。
進入新世紀,睿智的慶安版畫創作群體,以創新的精神和思維,開始把目光盯在了版畫的商品化創作上,由單純藝術作品創作轉向文化商品創作。從表現形式、內容、創意、風格、色彩、印刷、刀法上都有所創新。藝術視角有了新的突破。版畫的幾個分類油印、水印、絲網印刷等都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他們通過多種融資方式,以機器印刷取代了手工印刷,提高了印刷質量。使版畫作品形神兼備,藝術魅力不斷提升。版畫帶頭人吳玉林、楊明軍、王真在慶安版畫發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他們與年青作者邊創作邊探討,追求藝術的極至。業務能力過硬、技藝超群的傳統版畫人才隊伍,面對現代傳媒與信息產業的發展,他們注重提高、培養、造就創新人才,為版畫可持續發展積蓄人才資本。文化素養深厚、技藝精湛的版畫作者深入生活,捕捉時代信息,激發創作靈感,一批反映時代風貌、地域風情、綠色食品之鄉綠色物產的精品佳作不斷問世。2004年9月,他們的30幅版畫作品參加了“中國.綏化寒地黑土特色文化精品”進省展出,黑龍江省圖書館展廳內,慶安版畫展位觀者如潮,慶安版畫濃郁的鄉土氣息、樸實無華的創作風格,巧妙的構思得到專業人士和版畫青睞者好評。此次展出,在省內叫響了慶安版畫品牌,引起巨大轟動。版畫作品《綠風.紅柳.黑土》、《二人轉》、《龍的故鄉》、《臘月》、《羊群.白雲》引領著版畫創作的潮流。
慶安版畫創作群體汲取著新世紀的陽光雨露,將創作的觸角伸向生活、伸向傳統、伸向世界,吮吸著藝術的營養,探求著美的真諦。我們深信,植根於土壤深處的種子,一定會更好地生根、發芽,更快地開花、結果。慶安版畫沐浴著新世紀的春風,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定會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成為大眾文化需求的佳品。目前,他們通過產業化運作方式,正在打造慶安版畫品牌,藉助“中國黑龍江慶安綠色食品節”的強大外宣攻勢和強力推介,定會走出慶安,走向全國,奔向世界。
(5)、綏稜農民畫:綏稜農民畫從20世紀70年代誕生到現在已有30多年的歷史,它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 審美觀念和表現形式, 被國內媒體譽為“是我國繼戶 縣之 後又一個農民畫縣”(1981年《中國農民報》)。在黑龍江首屆農民畫展中,綏稜共有12幅作品獲獎。在全國第二屆農民畫展中,綏稜縣又有5幅作品參展。1989年,綏稜縣有25件作品參加“哈爾濱第一屆天鵝藝術節”美術大展。1990年12月,由農民畫作者創作的12部連環畫參加了由省美協、美術館、美術出版社、連環畫研究會聯合舉辦的綏稜連環畫展。1991年10月,14幅農民畫在北京國家民族文化宮參加了黑龍江省優秀美術創作群體展覽。1992年3月,有25幅農民畫入選東北三省民族民間美術作品展。同年,《美術大觀》發表綏稜農民畫10餘件,另有9件綏稜農民畫作品入選第二屆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美術大展。近十年來,《中國農民報》、《黑龍江日報》、《黑龍江農村報》、《學理論》、《奮鬥》、《北京晚報》、《中國漫畫》先後發表了綏稜農民畫並附文介紹。綏稜縣也因此被命名為國家級“民間藝術之鄉”。
(6)、望奎皮影:望奎皮影歷史悠久,於清朝同治年間傳入望奎,歷經百年風雨,從崔春芳、關興久、張學文到谷寶珍,現在已經是第四代了,他們表演的皮影戲《三請樊梨花》 、《紅月娥做夢》等劇目多次被省電台、電視台採錄實況,《三請樊梨花》還在中央電視台播放。號稱皮影一枝花的谷寶珍,其精湛的表演被黑龍江電視台製作成專題片反覆播放。望奎縣畫家張家純,將我國傳統的皮影藝術通過繪畫形式表現出來,創造出皮影畫,使之在景燈下的藝術效果定型在紙絹上,充分展示出中國皮影藝術的價值和迷人風采,先後在我省及大洋彼岸美國等地展銷。
(7)、明水篆刻:篆刻藝術,歷史悠久,名家眾多,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古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明水縣的篆刻藝術,興起於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只有一些從事鍾刻技術的匠人。1976年後,經過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引導和扶持,明水篆刻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逐漸培育出一批小有名氣的篆刻人才,並形成了渾厚靈秀、拙中見巧、雋逸奔放的藝術風格。明水篆刻的代表人物是康平。54歲、曾任縣文體局副局長、圖書館館長的康平,堪稱明水篆刻界的代表人物。他曾廣拜名師,先後得到過啟功、趙朴初、周谷誠、溥傑等前輩的指導,集眾家之精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1985年,黑龍江省青年代表團赴日本訪問,他的篆刻作品在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與日本千葉書法家協會聯合舉辦的書法、篆刻大展上榮獲二等獎。十幾年間,康平共為周谷誠、趙朴初、方毅、張愛萍、巴金、冰心、艾青、侯寶林等數百位名人、藝術家制印四百多方;為日本、美國、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友人制印百餘方;為北京齊白石故居畫屋、河南新鄉電影製片廠及國內名勝和旅遊勝地刻制牌匾;為趙朴初、姚雪垠書齋刻制匾額。這些年,康平單是制印就達一萬四千多方,把這些方寸的小石頭連到一起,可達600餘米。
(8)、蘭西掛錢:蘭西掛錢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可以稱之為獨具特色的。從90年代初至今,掛錢的藝術創作始終沒有間斷,創作隊伍不斷擴大,創作內容不斷豐富,創作方式不斷創新,已形成了500餘人的創作群體和縣、鄉、村、屯四位一體的創作網路。他們創作的近千幅掛錢作品曾先後在哈爾濱、北京、大連、西安、杭州等地舉辦過大規模的專題展覽,先後4次代表黑龍江省分別參加了首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民間工藝品展覽、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展覽、中國民協和民委舉辦的民俗錄像匯映大獎賽等,並被製作成“蘭西掛錢”專題片,在香港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天津電視台、黑龍江電視台多次播放,有170多幅作品被國家收藏,部分作品赴日本、美國、南韓、新加坡、香港和台灣等地展出和展銷。120多位作者的400多作品編輯出書在全國發行,30多位作者的46篇論文在全國有關刊物、學術交流會上發表或交流。蘭西掛錢開創了全國“五個第一”,即第一個舉辦掛錢專題展覽,第一個掛錢出國展覽,第一幅大掛錢(5.20m× 2.90m)問世,群體帶頭人孫福生被國家公認為我國研究掛錢的第一人。他編輯出版的《中國掛錢圖集》一書, 是中國文化寶庫中關於掛錢藝術的第一本專著。蘭西掛錢創作群體多次被國家、省、市授予“優秀創作群體”的光榮稱號,被評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

相關條目

霍松軍

霍獻芳

霍義民

武榮碑

索尼愛立信W43S

夏普703shf

龍威虎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