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閘橋

新閘橋,歷經百年的新閘橋已經拆除。其實新閘橋的歷史很長。堪稱為吳淞江(今蘇州河)上第一橋。早在明清時代,現新閘橋處東就建有石閘,時間為雍正十三年(1735)。

歷經百年的新閘橋已經拆除。其實新閘橋的歷史很長。堪稱為吳淞江(今蘇州河)上第一橋。早在明清時代,現新閘橋處東就建有石閘,時間為雍正十三年(1735),“兩岸各築石磴,中駕浮橋,船過拽之”。因別於吳淞江上東三里處的“舊閘”,稱“新閘”。剛建閘時,兩岸寥落,隨著清政府開放海禁,上海逐漸成為一個萬商雲集,八方匯聚的大都市,新閘成為嘉定、太倉、寶山縣通往上海縣的要津,另一要津在今福建路橋處,可以擺渡,稱“老閘”。新閘由於地處要津,上海開埠以後,上海道專門審理華洋交涉事務的“洋務局”即設在該處,清政府的“上海籌餉貨捐局(初名菸酒捐局)北卡“及”“綢捐北局”亦設在新閘一帶。新閘的南面靠近大王廟,香火旺盛,市面繁榮,成為上海縣北部的一個市鎮。新閘的北面是糧食、建材、地貨、柴草、竹木集散地。清政府的官鹽堂也在此,稱鹽庫,上海地區民用食鹽都在此供應。民國初年的《寶山縣續志》這樣描繪新閘橋:“廠肆林立、貨船雲集、水陸交通最為閘北繁沖之處。”
現在的新閘橋為1916年所建。上部為穿過式鋼桁架拱形橋,下部為木樁基重力式平台,形似於浙江路橋。在此之前為石閘,閘上設抽板浮橋,以便往來。“嘉慶八年嘉定名人陸遜修捐置,後歸同仁堂修理。”“鹹豐間(1851~1861)洋商易以鐵軌,用鐵索牽挽。同治元年(1862年)巡撫李鴻章改建。”(《上海縣誌》)據當時《申報》報導,李鴻章改建之橋為三孔吊橋,“中間橋面如人字形,角系有鐵鏈,南北兩岸設有盤車,如遇高大船隻經過,由閘夫在南北兩處將橋面絞起放行,而該船乃給以錢文以酬勞。”“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商董徐鴻逵、總董瞿開仿西式建平橋,巡道劉麒祥捐銀二千兩,商民集捐銀二千兩,就舊石磴建。”此平橋是木橋。宣統二年(1910)春,有賴於兩岸交往頻繁,閘北巡警總局提議改建。經批准並撥下經費,將舊橋封閉,設官渡船四艘,免費濟度行人。後兩岸商家造一浮橋,撤除渡船。建橋工程先是被閘北巡警總局局長姚繼之有意拖延,辛亥革命起,姚挾建橋經費三萬二千兩白銀捲逃,因此被延誤到1914年方始建築橋墩,後又受租界工部局干涉,被迫停工,幾經交涉,到1915年恢復施工,1916年建成今橋。臨時浮橋旋即拆除。前後歷時6年,原來可通行重型車輛,1927年大修後禁止重車通行直至今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