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2009年4月6日,新醫改方案正式公布。其中包括深化醫改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深化醫改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還包括完善醫藥衛生四大體系,建立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意見中還對完善體制機制,保障醫療衛生體系有效規範運轉,五項醫改重點,以及積極穩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內容,提出了具體要求。簡介
2009年4月6日,國務院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新醫改方案最終稿)。《意見》首次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意見》全文13000餘字,共分6個部分。《意見》強調,堅持醫藥衛生事業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改革方案 設計、衛生制度建立到服務體系建設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則。
《意見》提出,將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國家制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從2009年起,逐步向城鄉居民統一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效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險因素,進一步提高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得到普及,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得突破,明顯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目標
1、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民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充分認識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
2、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3、完善醫藥衛生四大體系,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4、完善體制機制,保障醫藥衛生體系有效規範運轉
5、著力抓好五項重點改革,力爭近期取得明顯成效
6、積極穩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五項改革
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可及性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居民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明顯緩解。會議決定,從2009年到2011年,重點抓好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等五項改革。
一是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3年內使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並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報銷比例和支付限額。
二是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建立科學合理的基本藥物目錄遴選調整管理機制和供應保障體系。將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藥品報銷目錄。
三是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重點加強縣級醫院(含中醫院)、鄉鎮衛生院、邊遠地區村衛生室和困難地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
四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制定並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從2009年開始,逐步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居民健康檔案。增加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高經費標準。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
五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今年開始試點,2011年逐步推開
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監管機制,提高公立醫療機構服務水平。推進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初步測算,為保障上述五項改革,3年內各級政府預計投入8500億元。
四大亮點
第一個就是體現了公平性和公益性
公平性主要體現在提出了全民醫保的目標,還有提出了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這樣一些內容。公益性主要體現在全國公立醫院改革,維護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還有通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來維護民眾用藥的公益性。
第二個亮點是強調政府職能
通過加大對醫療服務供需雙方的投入,明確政府對民眾健康的責任。
第三個亮點是在改革重點上突出基層面向農村惠及民眾
在這個醫改意見裡面提出了要加強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然後要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的培訓力度,提高基層醫療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使廣大民眾不出鄉村社區就能夠就近得到比較好的醫療服務。
第四個亮點強調將政府主導和發揮市場機制相結合
在突出基層保基本的同時,強調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比如利用社會資本來形成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來形成多元化的辦醫格局,促進有序的競爭,滿足人民民眾多元化的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
七大創新
一是理念創新: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成為公共產品。
二是全民醫保:緩解“看病貴”頑疾的良藥。
三是首次確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目標。
四是建立基本藥物制度 遏制虛高藥價。
五是增設藥事服務費 推行醫藥分開。
六是管辦分開 轉換政府職能。
七是多點執業改革破冰 。
關鍵字語
醫保全覆蓋
破解“看病貴”問題的關鍵,並不單是控制藥價,而是在建立起醫保制度後,提高報銷水平,減少個人支付比例。沒有一個完善社保體系的社會,肯定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社保體系覆蓋面狹小,或者城鄉割裂,就會形成待遇水平差距較大的碎片化制度。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目的就是降低個人醫療費用支出比例。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
異地醫保
異地醫保不僅涉及退休老人異地養老的問題,也涉及農民工流動的問題。解決異地醫保,不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更多的是制度層面的銜接問題。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將城鄉居民、城鎮和鄉村統籌合一,必須縮小城鄉和地域之間的差距。這是醫保制度建設的方向。
基本藥物報銷
基本藥物制度是世界上比較普遍的形式,對於降低藥價、保障基本藥物的供應有重要作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是國家藥物政策的核心。其遴選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是針對主要疾病醫療所需而制定的。基本藥物是初級醫療衛生所需的最基本且必須的藥物。為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需制定國家藥品處方集、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臨床診療指南。據悉,衛生部已組織醫藥學有關專家逐一制定這些政策與技術規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新版即將公布;國家藥品處方集已啟動制定。臨床診療指南應首先制定“抗菌藥物標準治療指南”,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展到其他臨床專科疾病的診療指南,並推向醫療機構實施。
基本藥物供應保障
對基本藥物實行招標採購,不僅僅是為了在藥品價格上進行競爭,從實現基本藥物的安全有效來看,實行公開招標採購、統一配送更重要的目的在於保證基本藥物的質量。中國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眾多。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之間在藥品質量管理能力、控制風險的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實行招標採購也是對藥品生產經營質量和能力的招標。要招標選擇社會誠信度高、質量管理好、控制產品風險能力強的企業來生產和配送基本藥物,在生產和配送環節上保證基本藥物的安全有效。
基層醫務人員待遇
看病難主要難在“兩頭”,即偏遠農村地區和大城市大醫院。其根源在於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解決這一問題,需從設備、人才等方面“軟硬兼施”,均衡配置醫療資源。通過試點推廣“住院醫師培養制度”,讓鄉村醫生、基層醫生進入大醫院接受培訓,然後走出醫院下到基層,切實緩解農村、社區看病難。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既是醫改惠民的起點,又是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終點。建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為居民提供公共衛生保障是國際通行做法。在推行均等化的過程中,要重點解決服務質量的差距。要從根本上建立新的統籌城鄉的衛生籌資和投入模式,做到城鄉衛生均衡發展,保證城鄉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同等服務、獲得同等補償。
重大公共衛生服務
公共衛生服務成本低、效果好,但又是一種社會效益回報周期相對較長的服務。設立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公共衛生投入不再是以單個項目,也不再是為了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某種公共疾病而設立。這是公共衛生長效機制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
“以藥補醫”
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目的就是逐步解決“以藥補醫”機制,切斷醫院、醫生與藥品購銷之間的利益關係。公立醫院作為政府職能的載體,應當追求政府的社會公益性目標,但完善補償機制是實現公益性的根本保證。要根本扭轉“以藥補醫”的機制,就要落實醫改方案中提出的增設藥事服務費、適當調整部分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增加財政投入和改革社會醫療保險的支付方式等多種措施,使醫療服務能夠得到合理補償。如果沒有合理的補償機制,只是讓公立醫院通過自身經營,用藥品加成收入和檢查收入對患者的診療費用進行補貼,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實現就是一句空話。
大事記載
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暴露出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的薄弱環節,學術界開始反思1997年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2005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報告稱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從總體上講是不成功的”,引起強烈反響。
2006年:6月,國務院籌劃啟動新一輪醫改;9月,16個部委組成的醫改協調小組成立;10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強化政府責任。
2007年:醫改協調小組委託包括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麥肯錫(中國)公司和北京師範大學等七家國內外機構開展“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思路和框架設計”的獨立平行研究。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機制、公立醫院的運行機制、政府衛生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等醫改方案中仍存在分歧的幾個問題進行協商,基本達成一致意見。
2008年:2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工作小組關於醫改方案的匯報,根據與會國務院領導的意見,對醫改方案進行進一步修改,形成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溫家寶總理在4月與9月兩次主持召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座談會,向社會徵求意見;10月,《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面向全社會徵求意見,共收到反饋意見3.5萬餘條。
2009年:1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新一輪醫改方案正式出台。
世衛評價
中國醫改藍圖符合國情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高度讚揚中國剛剛出台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藍圖,認為政府重視改善基層民眾的醫療衛生條件,這是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革方案。
在談到《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等目標時,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官員薩莉·巴伯博士說,《意見》著眼於為全體中國人公平地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值得稱讚。
巴伯說,新醫改方案把公共衛生、農村衛生事業、基本藥物和基本醫療衛生設施作為重點。政府已宣布大幅度增加對這些領域的投入,這將為實現上述目標鋪平道路。
巴伯肯定中國在醫改方案起草前和草案完成後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做法,希望政府在今後醫改方案實施過程中能繼續和醫改的利益相關者積極溝通。
醫改進程
第一階段上世紀80年代
給政策不給錢衛生部等三部委出台《關於加強醫院經濟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
第二階段上世紀90年代
大爭論點名手術、特殊護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像雨後春筍般湧現
第三階段2000年
產權改革的號角確定了實行醫藥分業等幾項原則
第四階段2005年
醫改突然變奏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新明稱“市場化非醫改方向”
第五階段2006年
醫改再見曙光醫改基調確定政府將承擔基本醫療
第六階段2008年
方案徵求意見《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發布
第七階段2009年
方案塵埃落定2009年1月21日,國務院通過醫改方案
4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布《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