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銅鏡始於金石並用時期,興起於戰國,盛於漢唐,衰於宋元。《釋名》日:“鏡,景也,有光景也。”《孔子家語》有“明鏡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歷代對鏡子的稱謂亦有不同,《廣雅》:“鑒謂之鏡”,說明鏡與鑒同意。《說文》日:“鑒,水盆也”,可知用盆盛水照鏡的歷史。銅鑒盛行於春秋戰國之際,戰國之後稱銅鏡,宋時叫照子。新莽時期由於處在西漢與東漢之交,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這時一種新的“方格規矩鏡”(亦稱“博局鏡”)大量流行,因其製作精良,圖案美輪美奐而屬這一時期銅鏡中的佼佼者。其特點是鏡緣中的帶狀花邊裝飾逐漸盛行。除西漢時期常見的素麵折平緣外,幾何紋和雙線波折紋最為流行,其次是流雲紋,同時也有少量鋸齒波折紋,鋸齒流雲紋和卷葉紋等。主紋多為仙人和禽獸紋,這時“四神”與“四靈”圖形也逐漸完備。東漢前期最常見的銅鏡是方格規矩鏡和連弧紋鏡,後者起源於西漢後期的日光鏡和昭明鏡,逐演變和延續到東漢中期和後期。東漢中後期,半球狀的鏡紐有加大的趨向,有的呈扁平圓形。鏡緣除平緣以外,還出現了斷面呈三角形的所謂“三角緣”和“斜緣”。鏡上的花紋除對稱於鏡的圓面中心的所謂“心對稱”式的以外,開始出現了對稱於鏡的圓面直徑的所謂“軸對稱”式的花紋。
藏品介紹
甘肅省莊浪縣博物館藏“新莽尚方博局四神紋銅鏡”,為該縣永寧鄉蘇家河灣村於1980年出土。青銅質,圓形,面微弧,直徑18厘米,緣厚0.6厘米,重900克。鏡背中間半球狀紐的周圍由四個對稱的柿蒂紋和圓環紋組成紐座,座外方框,將銅鏡圖案分為內外兩區,框內排列交錯等分12乳釘紋,間以篆書“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銘文。雙線方框邊沿外中央分別為四個對稱“T”形紋和八個乳釘紋,在外區的雙線環帶銘文內側的邊緣內,環繞八個“L”形紋飾,其中四個與“T”相向,另外四個與雙線方框的四角相對,將銅鏡的內區分為四方八等分,上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神獸瑞鳥各居其間。在外區的雙線環帶內飾有“尚方作竟(鏡)真太好,上有仙人知不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如金石之國保,大富昌亨牛羊兮”42字銘文。鏡銘外環繞櫛齒紋和兩周鋸齒紋,間以波折紋一周,外緣為窄平緣。該銅鏡銘文中的“尚方”一詞始見於《前漢書·百官公卿表》:“少府之下有尚方令一人,御用及官制銅鏡均由尚方製作。”“尚方作鏡”系設在首都的尚方工官製作的銅鏡。秦漢時期,黃老思想興起,升仙之說盛行,鏡銘中“上有仙人(羽人)不知老”是銘文的主題。“仙人”即羽人,指神話傳說中長著羽毛的仙人,也有把道士稱為羽人或羽士的。《拾遺記》曰:“燕昭王夢有人衣服皆毛羽,因名羽人。夢中與語,問以上仙之術。”銘文中的“玉泉”指一種藥物,《本草經》中說:“玉泉一名玉澧,味平,生山谷,治藏百病,柔筋強骨,安魂,長飢。久服能忍寒暑,不饑渴,不老神仙。人臨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變”。“飢食棗”的典故見《史記·封禪書》,漢武帝尊少君,少君言於上日:“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可見“巨棗”即蓬萊仙山中的神仙常吃的食品之一。“四神”圖案源於古代天文上的四象,古代占星術士,以春分前後初昏的天象作為依據,把黃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劃分為四個星座並想像成四神動物形象,《三輔黃圖》雲:“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左青龍、右白虎是在四神中的固定位置。《禮記·曲禮》謂:行軍之方位“前朱雀而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用這四種旗幟,象徵四神的威力,可以御四方,辟不祥。古人將它鑄造在銅鏡上,用以鎮宅辟邪之意。也由於此時受秦始皇、漢武帝求長生好神仙的影響和道家思想的傳播,有關羽人、四神、瑞獸等圖案興盛一時。
此面“新莽尚方博局四神紋銅鏡”保存完好,鑄造精美,光潔可鑑,屬這一時期的典型之作,為研究漢代銅鏡的圖案設計、鑄造工藝和人文思想觀念等,具有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及其工藝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