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史學界對新經濟政策的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史家們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觀點。本文現就中學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有關問題對近年來史學研究的成果作一簡單介紹。
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在講到新經濟政策時,強調了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的兩點原因,即戰爭的危害和災荒所導致的農民的經濟貧困,並得出結論說,“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表明,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放棄了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構想和實踐”。從教材關於新經濟政策的原因的論述看,新經濟政策的出台具有明顯的反危機的綱領的特徵。我們尚不知道教材的編者對此持怎樣的觀點,但教材的論述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其實,從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成果看,教材的論述是史學界爭論較多的問題。史學界對此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1.反危機綱領說。俄國歷史學家察庫諾夫認為,失去政權的威脅直接推動了列寧向實行新經濟政策的轉變,“像接下來1921年春夏發生的事件所顯示的那樣,領導集團的行為是一種即興之作,缺乏明確的深思熟慮”①。我國學者江濤、吳輝認為,列寧對新經濟政策的認識以及“在最後著述中的經濟的構想,固然是首先就過渡時期而言的”②,因為新經濟政策所強調的商品經濟原則是列寧等“尋找的那個同農民經濟的結合點”。也就是說,這些學者認為,1921年春天蘇俄所發生的經濟困難和農民暴動使列寧等領導人開始思考在落後國家如何鞏固蘇維埃政權等現實問題,這是實行新經濟政策的首要目的,其具體的方式就是以部分恢復商品經濟來適應農民小生產狀況,進而獲得農民支持的權宜之計。這一觀點是教材在敘及新經濟政策原因時所隱含的。
2.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說。更多的學者傾向於將新經濟政策作為蘇維埃政權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的過渡性的理論。徐向梅根據列寧的論述認為,“新經濟政策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個要在若干年內長期實行的政策”,它是向農民的讓步,也是向資本主義的退卻,這是一條通向社會主義的迂迴之路;徐先生還認為,新經濟政策建立的是“二元的行政市場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想模式”③。趙@①認為,新經濟政策是列寧等“從俄國小農占優勢出發”而選擇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迂迴途徑,是“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種方式,是從戰時向建設的適時過渡④。這一觀點是教材在評價新經濟政策時所主張的。
二、新經濟政策對我們的啟示
對新經濟政策研究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它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1.哲學啟示。孟慶仁認為,新經濟政策的哲學啟示包括:(1)新經濟政策是在承認落後、危險和自身錯誤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實事求是的精神;(2)解決問題抓住主要環節;(3)掌握“度”的尺度,對資本主義的退卻應該在社會主義占主導的前提下靈活機動⑤。許建平也認為,新經濟政策不僅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也體現了創新精神,這是正確實踐的基本保證⑥。
2.政治學啟示。胡象明認為,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自始至終與當時的政治聯繫在一起,此政策具有很多政治功能,解決了一些難以解決的政治問題,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啟示:(1)維護了階級利益,主要是無產階級全局的利益;(2)協調了政治關係,主要是協調了工農之間的關係;(3)獲取政治力量的支持,主要是廣大農民的支持;(4)鞏固國家政權,主要指生產力提高、工農生活改善、工農聯盟鞏固⑦。岳宣義認為,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精髓在實踐中的反映;(1)它找到了一條落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成功道路;(2)社會主義思想也必須與時俱進;(3)社會主義必須解放生產力,等等⑧。
三、新經濟政策為什麼很快被終止?
教材只是籠統地說在蘇聯實施了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之後“新經濟政策被逐漸取消”,而沒有闡述政策終止的理由。列寧倡導的新經濟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為什麼很快被終止了呢?
1.政策不成熟說。楊玲玲認為,新經濟政策出台時間過短,思想不成熟,這是政策被很快終止的間接原因。她認為,向新經濟政策轉變是被迫的,是面臨危機形勢下的不得已的選擇,當時列寧等人還來不及仔細思考,以致於留下一些缺點⑨。而薛漢偉、孫代堯則更具體地指出了新經濟政策的致命缺陷:(1)巨大成就與危機並存。新經濟政策雖然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仍存在很多問題無法解決,如糧食收購依然十分困難,工人生活改善不大等等,經濟生活中的矛盾仍然存在。(2)二元經濟及其內在矛盾。列寧雖允許私營經濟存在,但只是過渡時期的一種形式,並沒有將之提高到戰略高度認識,仍然將單一公有製作為未來的目標。在實踐中沒有做到公私兼顧、勞資兩利⑩。所以,從客觀上說,新經濟政策終止完全可以理解。
2.列寧對社會主義之曲折認識不足說。高放認為,列寧明顯對新經濟政策的前途認識不足,列寧在實施政策之時就將之當作短期的過渡形式。1921-1322年,列寧說,此政策是“若干年內”、“幾年之中”實行的政策;1923年列寧雖提出此政策需“整整一個時代”,但這只是彌留之際的預言,並未引起重視(11)。楊玲玲也認為,列寧等對“過渡時期的估計仍然偏短,對經濟上戰勝資本主義的理解仍然偏於簡單”(12)。後來,史達林因為沒有列寧的結論而能夠擅自縮短了實行的時間。
3.惡劣的國際環境加速了政策的終止。楊玲玲認為,20年代國際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歐洲革命失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空前嚴重,使得蘇聯必須加快國防建設以保證國家安全,導致了新經濟政策的終止和工業化、農業集體化的實施(13)。薛漢偉、孫代堯也持有這種觀點“(14)。
4.史達林的主觀主義影響。史達林教條地理解馬克思主義與列寧的主張,並通過黨內鬥爭的形式將主張新經濟政策的領導人一一打倒,確立了史達林模式。新經濟政策因此成為歷史名詞而只能歌頌,但不再實行(15)。
以上幾種原因幾乎是史學界的共識,本文只是摘取近幾年的成果作一概述,謹供同學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