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 陳常松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ISBN:9787030109033出版時間:2003-01-01版 次:1頁 數:172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地球物理學內容簡介
《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論與政策研究》是作者對地理信息共享有關的政策、標準和關鍵技術進行系統探討與多年研究基礎上撰寫而成,內容共分四篇:第一篇為“導論”,從理論上探討地理信息共享的概念和內涵,分析地理信息共享、GIS數據共享、GIS語義共享等概念的區別與聯繫。第二篇為“理論研究”篇,對滿足地理信息共享的空間概念、形式系統和建立方法進行了系統研究,並給出了一個基於地理要素的GIS語義數據模型。第三篇為“政策研究”篇,對數位化時代地理信息共享中的有關政策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第四篇為“實踐”篇,通過實例,探討這些研究成果用於實踐的可能性和方法。
《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論與政策研究》是我國第一本關於地理信息共享理論與政策的專著,可供各行各業信息系統開發管理與套用人員,從事城市信息化工作的科技人員與領導幹部,以及大專院校信息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的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地理信息與地理信息共享
第一節 地理信息
第二節 地理信息共享
2.1 地理信息共享及其影響因素
2.2 GIS數據共享及其保障
2.3 GIS語義共享
2.4 幾種共享類型
第三節 地理信息共享支撐體系
3.1 技術支撐體系
3.2 標準支撐體系
3.3 政策支撐體系
第四節 本書結構和重點內容
4.1 地理信息共享中的地理認知理論
4.2 地理信息共享中GIS語義表達理論研究
4.3 地理信息共享中的政策研究
第五節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地理信息共享及其研究進展
第一節 國內外地理信息共享支撐體系的發展現狀
1.1 國際發展現狀
1.2 國內發展現狀和問題
第二節 GIS環境下實現地理信息共享技術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2.1 數據格式轉換
2.2 基於Web技術的數據訪問
2.3 GIS互操作
第三節 地理信息共享理論問題研究進展
3.1 建立GIS語義表達體系的方法和形式研究
3.2 空間概念研究
3.3 套用研究
第四節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篇 理論研究
第三章 地理信息共享中的空間概念研究
第一節 地理信息共享對空間概念的要求
第二節 基本空間概念
2.1 絕對空間和相對空間
2.2 幾何空間,地理定位的幾何空間,地理空間
2.3 從空間概念出發對GIS技術的反觀
第三節 地理空間體系
3.1 不同地理組成之間的相互關係所形成的空間體系
3.2 基於分類學的空間概念之間概括/繼承關係所形成的空間體系
3.3 對地理空間的幾種描述方法
第四節 地理空間的離散性和連續性及其GIS表達
4.1 離散空間和連續空間
4.2 對離散空間和連續空間的GIS描述:對象模型和場模型
第五節 地理研究中的分類
5.1 利用分類學方法來進行地理數據的組織研究
5.2 地理研究中的分類用於GIS語義建模之缺陷
第六節 集空間屬性與非空間屬性描述為一體的基於地理要素的空間概念
6.1 基於地理要素空間概念的直觀說明
6.2 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
6.3 識別地理要素
第七節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地理信息共享中的形式系統研究
第一節 形式系統及其建立方法
第二節 傳統GIS數據模型的比較研究
2.1 對象模型與場模型
2.2 描述具有地理定位的幾何空間GIS數據模型
2.3 面向對象GIS數據模型
第三節 GIS語義表達形式系統的設計方法研究
3.1 GIS資料庫設計流程對GIS數據共享的影響和對策
3.2 面向GIS數據共享的GIS語義數據模型所應滿足的幾個要求
3.3 設計GIS語義數據模型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第四節 GIS語義表達形式系統
4.1 商業語義數據模型的基本結構
4.2 幾種語義數據模型方法比較
4.3 對商業語義數據模型表達能力的擴充
第五節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地理信息共享中的GIs語義表達體系研究
第一節 為數據共享而設計GIS語義數據模型
1.1 標準化與規範化原則
1.2 地理要素(地理實體)的描述結構應當符合對語義構件的要求
1.3 GIS語義數據模型表達地理信息共享政策要素
第二節 基於地理要素的GIS語義數據模型框架
2.1 基於地理要素的概念模式
2.2 表達地理要素
2.3 語義抽象
第三節 基於地理要素的GIS語義數據模型在GIS語義共享中的有效性評價
3.1 支持在多平台上實現
3.2 基於地理要素的語義數據模型對具體套用的直接支持性
3.3 基於地理要素的語義數據模型具有同時支持多種套用的特點
第四節 GIS語義數據模型在GIS數據轉換和GIS互操作中的套用
4.1 GIs數據交換中的語義數據模型
4.2 GIS互操作中的語義數據模型
第五節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篇 政策研究
第六章 促進地理信息共享的政策研究
第一節 從巨觀管理角度看地理信息共享
第二節 當前我國地理信息共享中所存在的主要政策問題
2.1 地理信息共享中的著作權轉移問題
2.2 缺少地理信息維護、更新、服務的費用
2.3 缺乏統一協調的地理信息生產與服務機制
第三節 地理信息共享分類管理
3.1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其巨觀調控體系的框架
3.2 地理信息共享分類管理的基本原則
3.3 地理信息共享用戶管理
第四節 地理信息共享的計畫管理
4.1 地理信息共享計畫管理的內涵和特徵
4.2 地理信息共享計畫管理模式
第五節 地理信息共享的市場管理
5.1 地理信息的市場特點和地理信息市場的基本概念
5.2 我國地理信息市場的二元結構特徵
5.3 地理信息共享市場管理
第六節 地理信息產業
6.1 地理信息產業的定位與內涵
6.2 地理信息產業的形成
第七節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地理信息共享安全管理
第一節 地理信息共享中的安全
1.1 地理信息共享安全定義
1.2 地理信息共享安全問題
第二節 地理信息共享中的安全管理對策
2.1 技術層次的管理
2.2 安全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三節 在保證信息安全的條件下促進地理信息共享的政策框架
3.1 地理信息共享政策體系
3.2 跨部門地理信息共享政策內容框架
參考文獻
第四篇 實踐
第八章 我國資源與環境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第一節 資源與環境信息共享的本質和語義衝突問題
1.1 資源與環境信息共享是具體實踐上的GIS語義共享
1.2 資源與環境信息共享中的語義衝突問題
第二節 解決資源與環境信息共享的方法和流程
2.1 資源概念、環境概念和地理要素概念
2.2 方法和流程
第三節 基於地理要素的模式集成和語義衝突的識別和解決
3.1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中的模式集成
3.2 語義衝突的識別和解決
第四節 關於具體實施問題的討論
第五節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實例研究:NREDIS系統設計
第一節 項目描述
第二節 我國資源與環境資料庫現狀分析
第三節 基於地理要素的GIS語義表達體系支持下建立可共享的NREDIS系統
——以水資源信息、森林資源信息及基礎地理信息的相互集成為例
3.1 識別地理要素
3.2 描述地理要素
3.3 構造套用模式
第四節 信息編碼
4.1 地理要素套用碼的設計
4.2 對套用屬性的編碼
4.3 代碼編制方法
第五節 語義衝突的解決
5.1 語義衝突
5.2 語義衝突的解決方法
第六節小結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
前言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在電腦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裡,面對複雜的系統工程更不能例外。新世紀之初,最驚人的文明進步之一,無過於全社會數位化的浪潮。“數字地球”、“數字中國”、“數字北京”、“數字中關村”乃至“數碼大廈”,人們被層層包圍在無處不在的數位化環境之中。數位相機、數字通訊、數位電視,如果離開數據的標準化和規範化,人們又幾乎寸步難行。享有信息的人群,從工業經濟進入知識新經濟的天堂;失去信息的人群,墜落於“數字鴻溝”之外,貧富懸殊加劇,成為阻礙社會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
其實,當今世界,信息資源已經極大豐富。例如人口統計已形成定期普查與抽樣檢測制度,項目日益詳盡。每個人都以18位的數字編碼頒發身份證。高度工業化的美國,還進一步記錄每個人的指紋、視網膜、DNA作為密碼的鑰匙,提供法醫鑑定或親子鑑定的科學依據。又如地球上的資源與環境,通過人造衛星監測,偌大地球上地面解析度超過了米級,波譜分析達到了244個波段,全球定位系統精度達到幾個厘米,再加上地面的觀測台站和樹木年輪、14C、熱釋光、冰岩芯、沉積層分析等等現代時空監測、分析手段,數據日新月異,令人目不暇接,一方面欣喜地球上的時空尺度在縮小,變成了“地球村”;另一方面又同時驚呼“數據垃圾”、“信息爆炸”泛濫成災!
特別是社會、經濟領域的調查統計無限制滋生,在一些部門和地方甚至於形成一種公害(經濟日報,2002年6月21日,第9版)。國家統計局官員指出,政府部門的統計中最頭痛的四件事情:一、調查項目和報表數量太多;二、統計調查重複、矛盾、交叉,導致信息混亂;三、調查方案粗糙,數據質量下降;四、調查動機複雜,商業性調查混入政府統計當中。我國政府統計早已明確包括綜合統計和部門統計兩部分。綜合統計主要指政府在管理國家所需要的基本國情國力統計數據,如人口、土地、自然資源和環境等等。部門統計是指各部門為保證其職能正常運行的“行業”統計,兩者應該不重不漏,互為補充,信息共享,高效管理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