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篁太平寺
太平寺在嘉興東南新篁鎮,前臨丁溪(舊稱放生河)。太平寺始建於南宋紹興三年(1133),南宋高宗曾避難於寺中,故原名“報恩寺”,在元代時遭毀。重建的時間,一說是太平寺所售參觀門票背面的簡介——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重建;另一說是新篁鎮志《竹里述略》里的描述,明弘治年間(1488~1505),寺僧惠朗重建。雖然重建時間前後相差百多年,但有一個傳說是相同的,就是明朝洪武或弘治某年,新篁當地流行瘟疫,而飲用寺中井水的人卻沒有被傳染,四方村民聞訊後紛紛趕來寺中求水保平安,從此改稱太平寺,也稱太平禪院,延用至今。
現在的太平寺規模雖不大,但建築結構還是仿效杭州靈隱寺,有金剛殿、大雄寶殿、方丈殿、羅漢殿等等。八百多年來,太平寺屢經毀建,唯大雄寶殿屹立不倒(大雄寶殿即“太平四絕”之一的“楠木大殿”)。幾百年來,雖有內部修繕,但從未盡數拆毀過。據史料記載,1938年4月27日(民國廿七年四月廿七日),盤踞嘉興侵華日本軍進犯新篁鎮,鎮上兩千多間民房化為灰燼,殺害平民十餘人。日寇入侵時,太平寺未逃厄運,唯獨楠木大殿屹立於戰火後廢墟中,堪稱神跡。解放後楠木大殿曾被鎮糧站作為倉庫存放糧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楠木大殿作為宗教迷信場所又險遭三次被拆,但最後都以拆廟之人失敗而告終。鄉人傳說,楠木大殿樑上盤有巨蛇,毀廟眾人在拆的過程中都親見巨蛇盤梁而被嚇退。蛇確有棲身木製老屋、以倉鼠為食的習慣,俗稱“家蛇”。“巨蛇護殿”的傳說,雖有誇大的成分,但很有可能真有其事。楠木大殿歷經幾百年而未遭毀棄,也是太平寺的劫數緣法。
太平寺其大事記云:
1950年冬,大殿觀音像、十八羅漢等遭毀。
1958年,寺內大鐘被大煉鋼鐵。
1990年,傘拳傳人吳邦榮向政府提議,要求恢復太平寺。
1992年3月4日,嘉興市郊區政府“嘉郊政發06號”檔案,同意開放太平寺。
1993年春,年屆八旬的高僧宏正法師受禮請住持太平寺。“野塘寒影劇蕭條,古寺荒涼雪未消。”此時此刻,巍巍古寺,只剩劫後餘生,滿目苔痕的楠木大殿,飄搖於風雨之中。法因人弘,宏正法師悲厚宏深,毅然帶領楊祖祥等弟子,廣結善緣,歷盡艱辛,為重建寺院,光大佛門,表現出了感人肺腑的獻身精神。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僅四年時間,便相繼修復大雄寶殿,重建金剛殿、客房、大竂、淨舍等建築,同時添置寶鼎、銅鐘、香爐、供桌、琉璃燈等大型法器。
清嘉慶舉人新篁紅延濟等,均留有匾額及詩、書、畫墨寶。最著名文物是“太平曉鍾”和“古井寒泉”。尤其令人感嘆者是太虛大師高足宏正法師事跡。宏正法師生於1914年,6歲剃度出家,17歲任成都文殊院住持,1945-1965年為餘杭寶靈寺住持。年屆八旬出任太平寺住持。法師持戒謹嚴,克已謙恭,七十年戒牒顯示大德威儀。1998年1月3日凌晨,宏正法師在寺院中安詳示寂,壽85歲。6日後法師遺體送蘇州靈岩山寺茶毗,火化後得彩色舍利子1980顆,潔白晶瑩舍利花若干。佛界人士讚嘆:得一顆舍利子已屬不易,何得千數!可見法師修持功底深不可測,成佛無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