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碗簡介
碗的一種式樣,廣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過來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燒,此後歷代均有燒制。
存藏處
景德鎮陶瓷館
位於市區蓮社路。郭沫若親筆題寫的“景德鎮陶瓷館”六個大字鑲嵌在門樓上。該館建於建國初期,後規模不斷擴大,展出內容分“歷史之部”,“新中國之部”和專題展覽廳。前者以朝代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後者按類別陳列,展出建國後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紅;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鬥彩、各類顏色釉瓷;清代的數十類精品陶瓷。現代各陶瓷工廠、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是來景德鎮觀光的遊客不可不游的去處。這些珍貴的陶瓷真實地反映了景德鎮歷史發展的全過程,展示了歷代景德鎮陶瓷工人的聰明智慧和偉大創造。駐足欣賞,令人流連忘返。
瓷都——景德鎮
瓷都——景德鎮,是世界陶瓷藝園一顆燦爛的明珠。景德鎮陶瓷館以特有的陳列形式,"集歷代名瓷於一室,述千年歷史於一時",展示了瓷都的悠久歷史。
據史籍記載:景德鎮冶陶始於季漢,唐代有陶窯、霍窯。產品色素潤,有"假玉器"美稱。五代至宋,窯場遍布鎮內及鎮郊南河兩岸,五代白瓷已達到現代的瓷質標準;宋代影青瓷質細膩,色瑩潤,光致茂美,著行海內,成為我國青白瓷系的故鄉。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在鎮置監鎮官,制器進御,於是天下鹹稱景德鎮。元代曾設"浮梁瓷局"掌燒宮廷用瓷,當時成功燒造了青花、釉里紅、銅紅釉、霽藍釉、卵白釉及釉上三彩、金彩等新品種,尤以青花藝術名揚四海。明初在鎮珠山設御窯廠,瓷業出現官、民窯竟市的繁榮景況。官窯以永樂、宣德青花、祭紅、甜白釉,成化鬥彩、孔雀綠與嬌黃釉,以及嘉靖、萬曆的五彩、礬紅彩,均名噪一時;民窯則以自由奔放的青花、弘治至嘉靖的琺華彩及素三彩等引人注目。這時的景德鎮,正是"火光紅焰照天,夜令人不能寢"的"四時雷電鎮"。清代制瓷技藝精進,康、雍、乾時期攀登了我國制瓷歷史上的高峰。康熙五彩、三彩、琺瑯彩,雍正粉彩、墨彩,以及乾隆古銅彩、玲瓏等品種精妙絕倫;這一時期的郎窯紅、美人醉、鈞紅、天青、茶葉末和爐鈞、琺翠等高、低溫顏色釉豐富多彩,取得了超越前古的成就。此後,隨著社會的江河日下,瓷業生產日漸衰敗,陶瓷藝術流入堆砌、繁瑣,黯然失色。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生產資料社會化以及科學技術的廣泛套用,使得古老的手工瓷業的生產、管理,沿著現代化方向發展,景德鎮陶瓷重綻新蕾。具有傳統特色以及創新花色的品種不斷增加,產品質量、產量日新月異。青花、粉彩、青花玲瓏等品種榮獲國家金質獎、高溫顏色釉瓷,薄胎瓷獲國家銀質獎,另有多項產品分別獲得輕工部、江西省優質產品獎。
景德鎮瓷器以她特有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中外人民的讚譽。景德鎮--這顆燦爛的明珠將永放光華!
素三彩斗笠碗
清康熙 高7.2cm
口徑20.6cm
底徑7cm
江西省景德鎮陶瓷館藏品
敝口、斜壁、矮圈足、澀胎。內外以黃、綠、紫、白色釉相間混雜點於器上,略有暈散,釉面光亮堅緻,變幻光澤,有自然垂流狀。碗內不見利刀痕,外壁明顯。外釉未到底足,露澀胎,底部白釉青花雙圈內有窗柵款。
斗笠碗來歷
丁酉臘月,寒氣逼人。友乘夜航來昆。我與妻接機送至下榻處已是凌晨一時。知我懷古玩物的好友不及寒暄即拿出一
斗笠碗
只雪白的梅花竹石紋青花釉里紅斗笠碗:“專門幫你收的”,他說,“大明宣德款,康熙官仿官,美得不得了。”
初雪的白,寶石的藍,硃砂的紅。
凜冽的寒氣中悄悄漫溢出梅花的幽香。
小時候,深深痛恨的莫過於洗碗。不僅是零碎得煩人,打破了還要挨打。參加工作後分內分外任事反而不敢懈怠,直至多年後一位善良的女同事慷慨地告訴我:“碗洗得越多,打碎的機率越大。”我方頓悟:原來兒時的我就有了這樣的慧根。
然而,“民以食為天”是國人千年古訓,“食色性也”又是聖賢對眾生生存定義的詮釋,食是第一位的,碗就應運而生。中華文化對碗的要求幾近苛刻,從新石器時代一路演進,碗的形狀、紋飾、質量、分工隨著世情的變遷、工藝的進步而表現著不同的審美和使用功能,時至畫圖都不再用筆的今天,製作精美的古董碗越發成了收藏者的至愛。
這隻康熙青花釉里紅斗笠碗以純白釉為地,白得乾淨,不帶絲毫青意。碗壁內外是重筆勾勒的寶石藍般瑰麗又傲骨嶙峋的梅枝梅乾,蒼朴虬勁,不要一分的嫵媚;花綻放著,釉下白粉散點出五葉的花辦,釉里紅著筆最少,鐵線勁描,強烈的暖色釋放著蕊的訊息。有位文化人說梅花是雋品,常常是畫的比真的好看。我十分讚嘆他的坦誠和獨到,並認為最能體現梅的精神的是疏落的梅枝、蒼勁的梅乾。
碗心用分水法畫一峰獨立著的太湖石,石畔挺出幾竿青青竹葉,寥寥數筆竟以石的無言竹的鋒銳嘲弄了蕭索的寒風。漫天皆白的遼闊把人拽進雪的純淨天地,明快欲滴的青翠展示出生命的頑強,……融融的紅艷訴求著隱約的企盼,真讓人銷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原是喜歡冬天更多一些。
康熙瓷器的釉水很是講究,特點在薄,在透,在亮。釉薄施,甚至可見胎上旋紋,區別於明瓷釉水似油似脂般肥厚;釉薄則透,高溫下釉已熔融而青花骨料不及化透,在青料較濃或用筆粗重的地方細摸,釉下線條會有凸出釉面的感覺;因控溫合適和施釉技法的改進,康熙瓷面又硬又亮,把釉下彩繪表現得淋漓盡致。
斗笠碗內外壁還各繪一隻撲梅而去的喜鵲,凸睛怒目,喙短而尖,渾圓的肚腹上下翼振爪縮,果然一副康熙盛世的嘴臉,神氣得不得了。與鳥兒遙相對應的是一隻小心翼翼的蝴蝶,受了火紅梅蕊的驚嚇,欲落而不敢,翩躚徘徊梅樹之側……我不禁沉吟:冰雪的天地中如何活得下這柔弱的小生靈?俄頃,憶起鶴麟先生堂上掛書:“鎮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過梅花下,春在枝頭已十分。”莫非,小小的蝶兒聊寄著對春的渴望?
古人造碗師法自然。海棠式、蓮辦式、折腰式、臥足式、雞心式、蓋碗式及墩式,不一而足。宋代流行的斗笠式更為人們喜聞樂見:大沿口,斜直壁,小圈足,反扣過來分明是一隻江南斗笠。
再大些就好,戴著釣魚”,我家保姆比劃著名笑得一臉訝異,她聽我教兒子讀過孤舟蓑笠翁寒江獨釣的古詩。
大不盈尺的一個碗,蓄集著炫目的色彩、奇巧的造型、冷艷的意境。碗裡乾坤吟進唐詩宋詞的韻味,盛下了黑龍潭整個的梅園,美得令人噤默。
據說清初漢文人不願出仕,常屈身作坊,一為生存,二為遣懷,倒也造就了藝術與功利的融合。至於哪位名士所作哪位佳人把玩早已無從查考——除了碗底圈足端面磨蝕的細微圈線訴說著幾百年滄海桑田的老舊,怕是“只有梅花知此恨,相逢月下竟無言”了。
杜甫心儀斗笠碗
杜甫當年心儀“斗笠碗”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杜甫《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
詩聖杜甫客居成都期間,曾作詩《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為求得一件精美的“大邑燒瓷”,他不惜“求乞”韋少府,並急送“茅齋”。昨日,成都大邑一處唐宋遺址出土一隻白瓷斗笠碗,雖深埋地下千年依然通體奶白,保存完好。據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隻斗笠碗出自唐宋時期民窯,且很可能就是杜甫詩中所指的“大邑瓷碗”。
發掘:出土高足碗保存完好
這處唐宋遺址位於大邑縣新場鎮石虎村四組,此地為邛崍和大邑交界處,是茶馬古道所經之地。數日前,工人在鋪設排污管道時意外發現這處遺址,目前施工方已暫停施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和大邑文管所工作人員入場進行保護髮掘。
據介紹,整個石虎村唐宋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分布著唐宋時期的數座墓葬、廟宇和窯址。清理開近現代土層,大量陶罐、壺、碟,石臼和鐵錢等殘片重見天日,“出土殘片以宋代為主,部分早到唐代。文物堆積非常豐厚,是研究唐宋時期社會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考古人員說,在大堆殘片中,居然端立著一隻器形完整的白瓷斗笠碗,它通體奶白色,口徑約14厘米、底徑約4厘米、碗身高約10厘米、底腳高約5厘米,屬景德鎮窯系,又名影青高足碗。大邑文管所所長廖學兵感嘆:“從未見過保存這么完整的白瓷,實在難得。”
專家:斗笠碗在唐代就珍貴
這隻白瓷斗笠碗的出土,引出一段實實在在的歷史典故。“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曾在成都杜甫草堂居住3年零9個月的詩聖杜甫,寫下這首《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頗有些自嘲意味地記錄下這個小故事。
四川省杜甫研究會的專家感嘆,杜甫出身於官宦世家,親戚朋友、同僚身居高位者眾,本人在朝廷曾任左拾遺,還為皇妃作過碑文,名聲顯赫,在蓉期間,與各級地方高官也頗有交往,想得一件“大邑燒瓷”也得到相當於現世“主管經濟副縣長”的韋少府處去“乞”,“乞”到手後竟發出“急送茅齋也可憐”的感慨來,由此足見,“大邑燒瓷”在唐代就已是珍稀之物。
“這隻碗很可能與杜甫詩中所指的‘大邑瓷碗’同類。”考古人員表示,下一步將對現場同時發現的三處窯址進行進一步發掘,以論證這一推斷。
分析:這裡曾叫“洪州城”?
初勘現場還出土了一根陶製的灰管,據初步判斷,這就是唐宋時期先民所使用的排水管。這根陶製的灰管重約1公斤、長約40厘米、直徑約12厘米,或許是唐宋先民在修建房屋時埋下的排水管。考古人員劉紅彬分析,從現場的“紅燒”土層判斷,此地在唐宋時期曾興辦窯址,從紅砂雅石基腳判斷這裡曾建過廟宇,而從散落的墓磚判斷深約5米的土層中還埋著不少墓群,有待進一步挖掘。
“石虎村很多年前曾叫洪州城,到現在都還流傳著‘楊家將大戰洪州城’的傳說。記得小時候,我和夥伴們常去村頭的小廟裡騎石虎玩,如今尚在的那尊石虎起碼有2噸重。”當地54歲的村民周培昌說,村里現在還流傳著“石人對石虎,石貓銀子萬萬五”的順口溜,村民在耕田時也經常撿到一些或瓷或陶的碎片,在他們的自發保護下,多年來這些神秘田地基本沒有受到人為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