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中文名斑棘擬鱸
學名:Parapercisstriolata
命名者(Weber,1913)
科中文名虎鱚科
科號科名F435 Pinguipedidae
中國大陸別名褐帶擬鱸
俗名海狗甘仔、狗、舉目魚、雨傘閂、花狗母海、沙鱸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 是
觀賞魚類 否
模式種產地 Mimase,KochiPref.,Japan.
最大體長20cm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同種異名
Neopercismimaseana,Parapercismimaseana
英文名
Sandperc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8枚;鋤骨具齒,齶骨具齒。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61-65。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無缺刻,具硬棘V,軟條23;臀鰭硬棘I,軟條19;胸鰭軟條18-19;尾鰭圓形。體呈黃褐色,體側側線上方具6-7條褐色縱帶。背鰭硬棘部暗色;背鰭軟條部具黃褐色縱帶;尾鰭上葉另具黃褐色至淡黑色橫紋。以前所記載之米馬擬鱸(Parapercismimaseana)為本種之異名。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大陸棚區。以魚類及底棲甲殼類動物為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日本南部、台灣及澳洲西北部。台灣分布於西南部、小琉球及澎湖海域。新紀錄於南方澳(HO,2010/7/5)。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可食用,唯魚體大小不一,亦常作下雜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