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分類
四棘擬鱸
保護狀況
未予評估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鱸形目Perciformes
亞目:鱷鱚亞目Trachinoidei
科:虎鱚科Pinguipedidae
屬:擬鱸屬Parapercis
種:四棘擬鱸P.quadrispinosus
二名法:Parapercisquadrispinosus
分布
本魚分布於東印度洋區,包括安達曼群島、印度和越南海域。印度-西太平洋區,由孟加拉灣、印尼到日本。台灣各地海域均有分布。
深度
水深10-20米。
特徵
本魚體近圓柱形,齶骨無齒,背鰭具5枚硬棘並與軟條部連續,背鰭軟條20-21枚;臀鰭硬棘1枚,臀鰭軟條16-17枚;胸鰭軟條17-18枚,上頷部有一明顯的眼狀斑,在體側有3縱列淡色斑,上列8個、中列9個,下列9個,體長可達25厘米。
生態
本魚多半棲息於岩礁及珊瑚礁之表層或底層海域,屬肉食性,以甲殼類和小魚為食。
經濟和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可食用,唯魚體大小不一,亦常作下雜魚處理。一般均以底拖網捕獲,一支釣亦可釣獲。全年有產,但以夏季較盛。可食用,適合油炸,但多以下雜魚處理。
體型特點
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6枚;鋤骨具齒,齶骨無齒。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59-65。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具深缺刻,具硬棘V,軟條20-21;臀鰭硬棘I,軟條16-17;胸鰭軟條17-18;尾鰭圓形。體側具3縱向且成列的大澹白色斑點,與深灰褐色的間隙形成一個粗大的網狀格;上唇具一黑斑;眼下具一條寬的深灰褐色橫帶;腹部有3個黑色的斑點;由後頸部到鰓蓋具一條深灰褐色的條紋,正好與鰓裂上方的眼斑相連。背鰭灰黑色,軟條部具3縱列黑點;臀鰭末端黑色;尾鰭具黑色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