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納契數列

斐波納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稱黃金分割數列。在數學上,斐波納契數列以如下被以遞歸的方法定義:F0=0,F1=1,Fn=F(n-1)+F(n-2)(n>=2,n∈N*)在現代物理、準晶體結構、化學等領域,斐波納契數列都有直接的套用,為此,美國數學會從1960年代起出版了《斐波納契數列》季刊,專門刊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

斐波納契數列出處

800年前,義大利的數學家斐波納契出版了驚世之作《算盤書》。在《算盤書》里,他提出了著名的“兔子問題”:假定一對兔子每個月可以生一對兔子,而這對新兔子在出生後第二個月就開始生另外一對兔子,這些兔子不會死去,那么一對兔子一年內能繁殖多少對兔子
答案是一組非常特殊的數字:1,1,2,3,5,8,13,21,34,55,89……不難發現,從第三個數起,每個數都是前兩數之和,這個數列則稱為“斐波納契數列”,其中每個數字都是“斐波納契數”。

斐波納契數列的含義

斐波納契數列還暗含著許多有趣的數字規律,如從第3個數開始每隔兩個必是2的倍數,從第4個數開始每隔3個必是3的倍數,從第5個數開始每隔4個必是5的倍數……另外,這個數列最具有和諧之美的地方是,越往後,相鄰兩項的比值會無限趨向於黃金比1.61803……
但這個偉大的發現在當時一直不受數學們的青睞與認可,直到19世紀,斐波納契數列才在該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並引發出了許多重要的套用。像斐波納契方塊,斐波納契螺旋以及斐波納契樹,在生活中都可以見到類似的圖案,譬如說海螺蝸牛殼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