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鑼

文鑼

文鑼,又稱頭鑼。壯、漢等族敲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南和桂西各地。 響銅製成,造型獨特,鑼體大而薄,鑼面中部拱起外凸,規格分為大小兩種。以廣西 壯族自治區壯劇團的大、小文鑼為例:大文鑼,外凸鑼面直徑53厘米、鑼背內徑72厘米,鑼邊寬2.2厘米。小文鑼,外凸鑼面直徑45厘米、鑼背內徑厘米、鑼邊寬2厘米。鑼邊一側鑽孔繫繩。鑼棰木製,棰頭包以綢布。 演奏時,將鑼懸掛於木製鑼架上,左手扶握鑼繩,右手執棰敲擊外凸鑼面中心。大文鑼發音 低沉、渾厚,小文鑼音色高亢、明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左、右江之間的南路壯語地區和左 、右江上游的北路壯語地區,常用於壯劇樂隊、民間樂隊和桂南漢族八音樂隊中,是 壯劇伴奏、民間器樂合奏和民間婚嫁喜慶離不開的色彩性節奏樂器。

相關信息

文鑼 文鑼

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為內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採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舞蹈流傳至今。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一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一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為流行於田林、西林、百色一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於民間說唱曲藝“板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於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壯劇”,是在馬隘土戲的基礎上,受邑劇影響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戲曲形式,伴奏樂器除本民族的馬骨胡]、葫蘆胡外,還採用了邑劇的文鑼、武鑼、大鈸、小鈸、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