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於建設節約型學校的通知

一、要充分認識建設節約型學校的重要意義。 五、要加強節能節約資源新技術的運用和研究開發。 七、要加強節約資源的宣傳教育,強化師生員工的節約意識。

基本信息

教發[2006]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直屬各高等學校:
《教育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通知精神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教發[2005]19號)印發後,各地各學校在建設節約型學校方面採取了許多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國發[2005]21號)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國發[2005]22號)等檔案精神,積極做好建設節約型學校工作,現將有關意見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認識建設節約型學校的重要意義。《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作出的關係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興衰,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決策。學校承擔著育人和科研的任務,且涉及師生眾多,抓好節約型學校建設不僅對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更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各地各學校要把建設節約型學校作為學校發展戰略列入“十一五” 規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已經完成“十一五” 規劃編制的學校,要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節約型學校的要求對規划進行充實和調整。在規劃中要充分體現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精神,積極貫徹地方政府的有關規定和要求,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落實措施。
三、要積極推進技術進步,提高資源利用率。建設節約型學校要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大力加強資源的循環利用。要十分重視節能節約資源新技術的運用,要充分利用校內校外兩種技術資源;推廣節水設備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網改造,降低管網漏失率,在有條件的學校加快公共建築、生活小區、住宅節水和中水回用設施建設;積極推廣綠色照明和智慧型控制;加強土地節約和集約利用,嚴格控制擴大土地計畫指標,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總量,以科學手段高效利用土地,實施多功能複合用地,進行多種形式的開發利用。
四、要加強制度建設,深入推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要堅持以改革促發展,統籌整合校內資源,努力降低辦學成本,在課堂教學、實驗教學、行政辦公、公共服務、基建、科研和後勤等各個方面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深入推進改革,要建立有利於節約的制約和激勵機制;建立以嚴格、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為基礎的各項管理制度,把節約指標列入校內各部門實績考核評價體系之中。要積極推進後勤社會化改革,探索通過新體制新機制提高后勤運行效率,降低資源能耗。
五、要加強節能節約資源新技術的運用和研究開發。有條件的高校要加強節能節約資源新技術的開發,要在科研規劃、課題安排、科研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我部將對重大資源節約技術開發、產業化示範項目提供支持和加大協調力度。
六、要在學校日常工作中加強節約管理。學校各項辦學活動都要精打細算,厲行節約。堅決反對追求不必要的高標準,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要大力加強對水、電、氣和教室、實驗室、學生食堂、宿舍等公共場所的使用和管理,挖掘各種資源的使用潛力,不斷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七、要加強節約資源的宣傳教育,強化師生員工的節約意識。要對廣大師生員工大力加強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教育,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資源憂患意識,切實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節約資源和發展循環經濟的緊迫感、責任感。要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強學校領導者、各級管理人員、教師、員工和廣大學生的節約意識,尤其是節水節電、節約糧食和節約教學資源的意識。在宣傳中作好具體安排,要努力做到周密部署,認真組織,長期堅持,力求實效,營造良好的同心協力建設節約型學校的校園氛圍。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將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節約型學校,培養學生勤儉節約意識和行為的內容列入教學計畫,並納入到學生行為守則和德育考評之中。
請各地和部各直屬高校要注意發現、收集和總結先進經驗和典型材料,並隨時上報。
請速將本通知傳達到本地區各級各類學校,並按要求認真組織落實。
聯繫方式略
二〇〇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