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公共性:公共教育的現代性轉型

教育與公共性:公共教育的現代性轉型

《教育與公共性:公共教育的現代性轉型》提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是公共教育?教育的公共性的根據何在?《教育與公共性:公共教育的現代性轉型》以政治哲學為視角,藉助共和主義理論,為分析現代公共教育理論建立了一個新的理論框架。該框架解決了古典自由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理論所導致的公共教育公共性的理論困境與實踐問題,並藉助新的理論框架,提出了重建公共教育公共性的理論構想。作者的這種新分析思路和理論框架,能夠為我們重新認識“什麼樣的教育是公共教育”這一問題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的幫助。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教育與公共性:公共教育的現代性轉型》立足於政治哲學的視角,追溯了公共教育的古典淵源,分析了公共教育的現代性轉型導致公共性的失落,批判了現代公共教育在功能、價值等方面向私人性的後退,批判了現代公共教育的工具化和消費化。在此基礎上,《教育與公共性:公共教育的現代性轉型》對公共教育的公共性進行了規範性的論證,探討了公共教育公共性的來源、表現方式以及價值根基,厘定了公共教育的特徵,分析了公共教育作為公共實踐以培養公民、建構公民社會、促進公共福祉為目的的價值合理性,提出了重建公共教育公共性的理論構想。

作者簡介

教育與公共性:公共教育的現代性轉型 教育與公共性:公共教育的現代性轉型

樊改霞,1976年生,甘肅臨洮人,教育哲學博士,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北師範大學西北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分會理事。研究方向為教育哲學,先後在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參編教材3部。2009年主持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GSBGGXG095)一項,2010年主持甘肅省教育廳高校研究生導師基金項目一項,2010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青年基金項目(10YJC880027)一項,2011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11XMZ065]一項。

圖書目錄

引言
一、一個實踐問題:什麼樣的教育是公共教育?
二、公共教育研究的歷史
(一)國際經驗
(二)國內經驗
三、公共教育研究的政治哲學視角
(一)何謂政治哲學視角
(二)重建公共教育公共性的思路
第一章公共教育的古典淵源與現代公共教育的產生
第一節公共教育概念的詞源學分析
第二節公共教育的古典起源
一、城邦作為“公共生活領域”
二、城邦教育是內蘊公共性的教育
第三節現代公共教育的產生
一、現代公共教育產生的前提條件
二、現代公共教育的發展路徑
第二章公共性:公共教育的根本特質
第一節公共性的現代困境
第二節公共性問題的一種救治
第三節公共教育公共性的狀況
一、公共教育公共性的來源
二、公共教育公共性的表現方式
三、公共教育公共性的價值根基
第三章公共教育的現代性轉型:公共性的失落
第一節公共教育的制度轉型
一、公共教育官僚化
二、公共教育市場化
三、公共教育的制度畸形:權力與資本共謀
第二節公共教育的功能轉型
一、公共教育的目的:從公民到國民再到消費者
二、公共教育的作用:從公共利益到國家利益再到自我利益
三、公共教育的性質:從公共善到公共物品再到消費品
第三節公共教育的價值秩序轉型
一、從關注公共生活到關注私人生活的價值
二、從價值引導到價值中立
三、勞動、贏利的外在價值僭越了目的價值
第四章中國教育的公共性狀況
第一節歷史回溯:古代中國教育去公共性的反思
一、“天下為公”中的“公共”觀念
二、去公共性的古代中國教育
第三節近代中國對教育公共性的訴求
一、近代中國的“公共”觀念
二、教育公共性的浮現
第三節現代教育公共性的失落
一、“大公無私”價值觀的形成及發展
二、公私觀念轉型下的社會變化
三、去公共性的公共教育
第五章重建公共教育的公共性
第一節公民社會:公共教育公共性重建的沃壤
第二節公共領域:公共教育公共性重建的基石
一、依尋“分際原則”,塑造健康的公、私領域
二、憲政:公私分際的尺度
三、參與:走向權力的“重疊共識”
第三節培養公民:公共教育公共性重建的根本方式
一、公共教育培養權利公民
二、公共教育培養美德公民
第四節改造公共學校的精神氣質:公共教育公共性重建的價值平台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