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教相】佛陀一代所說教法之相狀差別,即種種教義之特徵或差異,稱為教相。若就此教相加以探討、闡釋、區別者,即稱教相判釋,略稱判教、教判。一般而言,探討教相之法門系屬於學解研究之範疇;各宗派乃針對此點而另設實踐之法門,以期學解與實踐二門之並重。如法相宗有教相與觀道之二門,天台宗有教相與觀心之二門,日本淨土真宗有教相與安心之二門。[法華玄義卷一]
佛陀一代所說教法之相狀差別,即種種教義之特徵或差異,稱為教相。
又依智顗於法華玄義卷十上舉南三北七之教判,據此,江南依佛說法之形式,立頓、漸、不定等三教,其中,漸教方面有:(一)虎丘山岌師所舉之有相教、無相教、常住教...
佛於成道後十二年間,說阿含經,世稱為有相教,因阿含經是以諸法實有之理為本。
佛教術語,法華之說教,有異於其他諸經之三意:一根性融不融相,法華說法之時,眾生之根性,一味而無差別,而其以前則眾生有二乘三乘之差別。 二化道始終不始終相...
雖以不德,敢忘前義。 今一蠲往愆,期諸來效。 若受教之後,而不改奸狀者,不得復有所容矣。
三時教:依據佛典義理的深淺與佛陀說法的時代,而將佛陀一代教法,分為三個時期,謂之三時教。三時教的說法,依佛陀說法的年月先後來區分的,叫做年月次第;依了義...
說法 概論 介紹 意義中國佛教派別。又稱三階宗、第三階宗、三階佛法等。隋代僧人信行創立。因受佛教其他各宗的攻訐和封建王朝的禁止,傳播300餘年後,湮沒不傳。
創始人 學說 信仰 典籍 歷史際遇在佛教中根據義理的淺深、說時的先後等方面,將後世所傳的佛教各部分,加以剖析類別,以明說意之所在的叫做判教。又作教判。判教起源於南北朝時代,到了隋唐還繼續盛行。
中國佛教智慧 吉藏、智顗 對比問題 參考資料教,敎,jiao,從孑,不從孝(爻、子)從攵(攴,pu,戒尺打學生)。以攴施教,“教”使人孤獨,孑然一身,哪個做學問的人不孤獨。通效、斆、斆(xiao)...
基本信息 字形結構 演變過程 漢字釋義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