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行為

目前,科學家對女性與男性在支配性和攻擊性上的差異進行了較多的研究,取得了較為一致的看法。 而且男性的攻擊行為比女性更多,其差異約是男女支配行為差異的兩倍。 由此看來,女性的攻擊行為比男性少,並非是她們更為溫順,可能只是她們控制情緒的方式更高明。

支配行為通常指強烈堅持以自己的意願行事、指使他人,或在弱肉強食的社會中以"強硬"聞名的行為。這種行為比體力攻擊更為微妙,也更難以捉摸。在成年人的交往中,它可能比拳打腳踢等攻擊行為更具有威力。在社會中,支配行為是無處不在的,如上級對下級的支配,丈夫對妻子的支配,在兄弟姐妹中往往也是男性支配女性。
在上層領袖人物中,罕見女性的芳蹤(在重大選舉中,如果當選者是女性,通常都要特別註明,即是最明顯的證據);在陰森的囚牢內,也罕見女性的身影(有的囚牢內,只有男用廁所)。這些現象背後當然有很多政治、經濟、倫理、傳統等原因,但男性與女性在性格方面的差異,也是不容忽視的。目前,科學家對女性與男性在支配性和攻擊性上的差異進行了較多的研究,取得了較為一致的看法。
安達姆斯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6對大學生對20對圖畫進行評價,看哪一對更具有吸引力。事實上,這些畫事先已經過許多人的評價,被認為吸引力是相等的。每對大學生中均有一人是實驗合作人,他事先已與研究者達成協定,將按照研究者的授意去評價圖畫。然後讓真正參加研究的人寫下他們認為各對圖畫中哪一張更有吸引力。做完判斷後,研究人員要求兩人對畫的判斷取得一致的意見。這時,實驗合作人將按研究者的要求發表與被試者相反的意見,如果被試者堅持自己的立場,合作人就提出異議,用被研究者頂住異議的數量來衡量他們的支配行為。結果發現,男性平均頂住9個異議,女性只頂住6個異議。男性堅持自己的看法而不動搖的次數高於女性三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見,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強的支配性。有研究發現,這種現象可能與男性體內的睪丸激素有關。
攻擊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如謾罵、毆打等。伊格俐和卡里從大量研究報告中發現,女性確實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他人影響。而且男性的攻擊行為比女性更多,其差異約是男女支配行為差異的兩倍。男性的攻擊行為為什麼會比女性高出這么多?
最近,研究者運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對37名男性和24名女性進行了測查。這些被試者都在休息、放鬆的狀況下接受測查,結果發現,男性與女性在邊緣系統有明顯的差異。總的看來,男性在更古老、更原始的區域有較多的腦活動,這一部位與人具體的行為表現關係更為密切;而女性在更新的、更為複雜的區域有較多的腦活動,這一部位與人的象徵性表達有關。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呢?舉例來講,如果有一條狗憤怒時又跳又咬,這就是行為;如果它只是露出它尖銳的牙齒,大聲咆哮,這就更多的屬於象徵性表達了。由此看來,女性的攻擊行為比男性少,並非是她們更為溫順,可能只是她們控制情緒的方式更高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