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程度:是標的物發生一次事故損失的額度與標的完好價值的比率。以公式表示即:損失程度=實際損失額/發生事故標的完好價值。
損失頻率與損失程度一般成反比關係:即往往是損失頻率很高, 但損失程度不大;損失頻率很低,但損失程度大。
在研究損失頻率與損失程度之間的關係時,常用工業意外事故的舉例來說明。二者關係由一種人人皆知的圖解來表示,稱作“漢立區三角”。
“漢立區三角”圖示說明:在工業事故中,每發生一次大的傷害事故,就伴隨有30次小的傷害事故和300次無傷害的事故。這個三角圖解是對幾千件小事故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它有利於我們理解損失頻率與損失程度之間的關係。
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也存在雖然事故發生的頻率不高但損失程度卻很高的情況。 如航空風險,航空事故發生多半是全損,而不是小事故。
相關詞條
-
損失預防
損失預防經濟學管理學術語,是指事先採取措施,消除或減少危險因素,以減少損失頻率。損失預防在風險管理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保險只是分攤和補償損失,它本身並不...
措施 方法 區別 -
生產損失核算
生產損失是對企業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或由於生產原因而發生的各種損失的核算,包括了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兩部分。是由於製造了不合格產品而發生的廢品損失;由於機器設...
核算方法 廢品 廢品損失及其範圍 賬戶設定和會計分錄 本條目在以下條目中被提及 -
聽力損失
聽力損失(hearing loss)又稱聾度(deafness)或聽力級(hearing level)。是人耳在某一頻率的聽閾比正常聽閾高出的分貝數。由...
定義 類型 程度劃分 確定辦法 -
損失函式
損失函式是指一種將一個事件(在一個樣本空間中的一個元素)映射到一個表達與其事件相關的經濟成本或機會成本的實數上的一種函式。
定義 套用 -
庫恩損失
“庫恩範式”,是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闡述的理論,是諸多解釋科學概念中的一種結構論。
簡介 原因 -
間接損失
間接損失就是可得利益的喪失,即應當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權行為的侵害而沒有得到,包括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和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
侵權造成的間接損失 違約造成可得利益損失 直接損失與經濟損失 -
車輛損失險
車輛損失險是指保險車輛遭受保險責任範圍內的自然災害(不包括地震)或意外事故,造成保險車輛本身損失。作為多數私家車車險中保費最高的一個險種,許多車主對車輛...
簡介 保險責任 責任免除 保險金額 保險賠償 -
損失控制
,通過降低其損失發生的機率,縮小其損失發生的程度來達到控制目的的各種控制...以降低損失機率為目的,後者以縮小 損失程度為目的,如避雷針的裝設是損失...的損失,使其影響程度減至最小。應急計畫不僅要制定所要採取的相應措施,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