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簡史
推拿,古稱按摩,是祖國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大批帛書和竹木簡上就記載了大量按摩、導引、吐納等內容,這些出土的醫書反映了春秋戰國或者更早時期,按摩療法就被廣泛地套用於臨床治療。按摩治病最早發源於我國中部地區。據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巨著《黃帝內經》曰:“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之所以生萬物之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這裡的中央即我國的中部地區,屬河南洛陽一帶。
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扁鵲搶救屍厥患者的成功事例。據《周禮疏案》曰:“扁鵲過虢境,見虢太子屍厥,就使其弟子子明炊湯,子儀脈神,子游按摩。”數法並下,成功地治癒了虢太子的病。
秦漢時期把導引、吐納、膏摩列入保健預防方法。漢代醫聖張仲景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編著了《金匾要略》一書。認為:“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
隋唐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文化的昌盛,醫學科目開始逐步完善。按摩已列入國家醫學教育的正式科目。按摩設有專科,有按摩專科醫生,按摩博士。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師四人,並以九品以下,掌教導引之法以除疾”。也就是說當時已經把古老的導引之法正式作為教學內容。
宋金時期,推拿運用範圍更加廣泛。宋代名醫龐安時運用腹部按摩手法催產:“有民家婦孕將產,七日而子不下,百術無所效……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按摩,孕者覺腸胃微痛,呻吟間生一男子。”本病案可屬世上首例有記載的產科手法助產的病案。
明清時期中醫學已經有了顯著的發展,推拿也日趨成熟。主要表現在小兒推拿有突破性進展,正骨推拿、保健推拿已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知識體系。當時,編著出版了許多按摩醫學書籍,最具代表性的《小兒按摩經》可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推拿書籍。《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人小兒推拿秘訣》等三十餘部小兒推拿醫學著作出版,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按摩被推拿一詞所代替。這一名稱的改革,體現了按摩療法的發展和人們對推拿認識的提高。標誌著推拿史上一個很大的飛躍。
乾隆年間由政府編著的清代醫學全書《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對宋以來的骨傷按摩成就及民間經驗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整理,把整骨按摩歸納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由此可見,明清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推拿專著出版最興旺時期。現存的推拿古籍幾乎都是那個時代出版的產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黨的中醫政策關懷下,推拿又迅速發展起來。1956年推拿專業正式列入國家教育體系,在上海開設了推拿培訓班,成立推拿專科門診部,建立推拿專科學校,並邀請全國著名推拿專家任教,開始了有計畫的正規教育。在50年代上海市中醫推拿門診部已分為小兒疾病推拿、內婦科推拿、運動系統疾病推拿,同時還收治部分外科和五官科疾病。
推拿學校著重開展了對推拿歷史和文獻資料的發掘、整理與研究,做了大量的繼承和發揚工作;對推拿的作用和治療原理進行了的理論探討工作;對推拿手法明確提出了必須具備的技術要求,即:持久、有力、均勻、柔和,從而達到深透。
1974年在上海中醫學院成立針灸推拿骨傷專業,推拿專業又重新登上了新台階。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國有條件的中醫學院都相繼開設針灸推拿課,並籌建針灸推拿系。1987年國家教委頒布的《全國高等學校醫藥本科專業目錄》正式列入推拿專業,至此全國大多數中醫學院都設立針灸推拿系。上海中醫藥大學率先培養出一批高層次的推拿專業碩士研究生,推拿人才的培養轉入了國家高等教育的軌道。
在此基礎上,對推拿作用機理的研究更為深入、廣泛。有的利用在作椎間盤髓核摘除手術,當充分暴露術野的情況下先作推拿手法,以觀察推拿手法對椎間盤突出症的作用機理討論;有的運用計算機對推拿手法作三維力學的分析;有的通過對斜扳法生物力學的分析,以指導臨床如何去使用力量以提高手法的正確性;有的通過心電圖認識到推拿後能改變冠心病人心電圖ST波和左心功能;有的通過對血中內啡呔、5一羥色胺等致痛物質的研究來探討推拿鎮痛原理;有的運用免疫手段,來證實推拿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使白細胞升高。
總之,推拿雖是一種古老的醫療方法,但是它具有獨特的醫療作用,在與現代醫學科學相結合的基礎上,一定會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推拿治療的作用原理
《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壩脈注(澀),脈泣(澀壩恤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這一段古代經典醫書說明外來寒邪侵犯了人體背部腧穴之後,而導致了經絡的澀滯不通,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因故造成背部疼痛,甚至誘發心痛,推拿後可使經絡疏通、氣血流暢,並使局部溫熱,通則不痛,熱則痛緩,能驅寒止痛。也可以說推拿就是通過經絡穴位來調節臟腑各組織器官間的平衡,加速新陳代謝,修復各種損傷,以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下面從不同的方面對推拿治病原理作些探討。作用於皮膚組織
皮膚是直接接受推拿治療的人體組織,然而皮膚具有調節機體溫度和保護皮下組織不受傷害的功能。推拿手法能加強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脫落的上皮細胞,改善皮膚代謝,軟化疤痕,增強機體的防衛功能;同時還能增強皮膚的光澤和彈性,延緩皮膚的衰老。
摩法、揉法、擦法、拍打法等手法都很容易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皮膚溫度升高。手法功力好的推拿醫師其手法的深透力亦強,他不僅使表皮溫度升高,而且還能使局部深層組織的溫度升高。所以能軟化和松解皮膚和皮下粘連的組織。
作用於肌肉組織
在高強度的運動後,由於代謝的中間產物乳酸的大量產生,沉積在肌肉組織中,出現肌肉痙攣疼痛和疲勞現象。若對疲勞肌肉進行推拿治療,就能促進乳酸的消散和排出,使疼痛緩解,疲勞消除。所以運動員在比賽前採用保健推拿以消除疲勞,迅速進入競技狀態。推拿又能增強肌肉的張力和彈性,使其收縮機能增強和肌力增加,常用於廢用性肌萎縮和小兒麻痹後遺症等肌肉萎縮的治療;亦能提高肌肉和肌腱的彈性、松解肌肉、肌腱與周圍組織的粘連。
促進骨關節損傷後的康復
當骨關節損傷後,由於肌肉和關節的不活動,局部血液循環緩慢、淋巴郁滯,組織發生水腫,漿液纖維素性滲出物的纖維原所形成的“膠汁”,從而就發生了粘連,造成關節功能障礙,肌肉出現廢用性萎縮。正確的推拿治療,可使血液、淋巴液循環加速,水腫消退,粘連松解,功能障礙的關節能逐漸增大活動範圍,達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推拿有利於骨關節損傷的康復。糾正異常解剖位置
凡關節錯位、肌腱滑脫等有關組織解剖位置異常而致的病症,均可運用推拿手法得以糾正。例如: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患肢活動障礙處於強迫體位,只要手法運用正確,真可謂是手到病除。對於腰椎後關節滑膜嵌頓,腰痛難忍的病員,手法亦能起立桿見影之功效。再則,推拿手法還可以使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突出物——髓核與神經根的關係得到改變,使腰腿痛症狀消除或減輕等。
改善血液循環
某染化工廠內部分生產工人因與有害化學物品接觸,出現疲乏和全血下降。經四花穴、足三里按揉和擔脊等推拿治療一階段後疲乏現象明顯好轉,血象普遍回升。實驗證明,推拿能增加毛細血管的數量,增大管徑,使血液循環大大改善。同時還能促進病變組織血管網的重建,恢復血管壁的彈性,改善管道的通暢性能,降低血液流動的外摩擦力等。
由於推拿手法能夠改善血液和循環系統,所以在臨床上對高血壓病、冠心病、腦供血不足等疾病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還是很受歡迎的。
幫助消化
有實驗證明,對背部脾俞、胃俞穴推拿約l~2分鐘後大多引起胃蠕動增強;足三里穴推拿後則大多引起胃蠕動減弱。值得提出的是,推拿足三里穴對消化系統具有興奮和抑制的雙向調節作用,在胃蠕動增強時,推拿足三里穴往往使胃蠕動減弱,而當胃蠕動減弱時,推拿後則增強。也有實驗證明,推拿後可降低胃泌素的分泌和增強小腸的吸收功能等,所以對消化系統功能性病變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調節神經系統
推拿可降低周圍感覺神經末梢的興奮性,故常用於止痛,如神經炎、神經痛等。較輕手法也可以刺激運動神經,提高肌肉興奮性;重手法則用來治療肌痙攣,亦能促進損傷的功能恢復。腹部推拿可通過植物神經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增進消化吸收和調節胃腸蠕動功能。背俞穴的推拿治療,可通過神經反射,影響脊髓和大腦的調節功能,從而使相應臟器的功能發生變化。如肺俞對呼吸系統,脾俞、胃俞對消化系統,八髎穴對泌尿生殖系統等的作用。
改善心理
輕柔的推拿手法能使患者情緒放鬆、穩定,可減輕或消除心理上對疾病的不良反應,如抑鬱、焦慮等。隨著推拿治療效果的積累,患者能逐步增強信心,主動配合治療。因此推拿不僅對器質性病變是一種有效治療方法,而且也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手段。綜前所述,推拿治療確實是一種簡便、實用、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但關鍵的問題是要正確掌握推拿手法、穴位、解剖部位,臨床上要運用恰當。要達到得心應手的境界,應認真學習,刻苦練習,反覆體會、實踐,逐步摸索和掌握推拿治療的規律。
中醫推拿之經絡與腧穴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的基礎理論之一,是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逐漸總結、積累、歸納、升華而成的系統理論,對指導臨床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經絡具有溝通上下表里、聯繫臟腑器官與通行氣血的功能。《內經》認為:十二經脈“內屬於臟腑,外絡肢節”,具有“行氣血而營陰陽,儒筋骨,利骨節”的生理功能。《內經》又認為:邪氣侵襲人體,“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才舍於孫脈;留而不去,才舍於絡脈;留而不去,才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這是邪氣通過經絡從體表皮毛而逐漸里傳入五臟六腑的病理過程。當然,通過經絡的聯繫,內臟病變也可以反映到體表的一定部位,如,肝陽上亢可見目赤、頭痛;肺疾可見胸痛、咳嗽;心疾可見胸悶、心悸;脾疾可見濕困疲乏;腎疾可見腰膝酸軟等。
推拿治病,尤其是對內、婦科疾病的推拿治療,經絡學說更具有指導意義。推拿時主要是根據某一經絡或某一臟腑的病變,而在病變的附近或按經脈循行部位上取穴,通過手法刺激,以調整經絡氣血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如太陽頭痛取風池;陽明頭痛取合谷;胃脘痛取足三里;心痛取內關等。由此可見,經絡腧穴對指導推拿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人體的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兩大部分組成。其中較為粗大的,分布較深且縱行的主要幹線,稱為“經”,亦稱“經脈”。而較為細小的,經的分支,深淺部均存在,網路於經脈間的稱為“絡”,亦稱“絡脈”。其中經脈包括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以及附屬於十二經脈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絡脈有別絡、浮絡、孫絡之分。十二經脈(統稱正經)和奇經八脈(統稱奇經)是經絡的主要部分(若十二經脈加任、督二脈即為十四經脈)。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血輸注、會聚於體表的部位,這些部位大都處於人體經絡循行的路線上,當針刺或指壓、點穴後反應比較強烈,療效比較顯著。所以,每談及經絡也一定離不開腧穴。經絡與腧穴的關係是經絡以穴位為據點;穴位則以經絡為通道。例如,經絡尤如火車的鐵軌,穴位則為其線路上的一個個車站。而腧穴又分為十四經穴、奇穴和阿是穴三類。
十四經穴簡稱“經穴”。即為分布於十四經上的腧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具有主治本經病症的共同作用。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確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經系統的腧穴,又稱“經外奇穴”。這些腧穴對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療作用。
阿是穴又稱天應穴。這一類腧穴既無具體名稱,又無固定位置,而是以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取穴治病的依據。
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
十二經脈1.名稱分類根據各經所聯繫內臟的陰陽屬性及其在肢體循行位置的不同將十二經分為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陰經屬髒,行於四肢的內側;陽經屬腑,行於四肢的外側。十二經分類見下表:
2.走向和交接規律手三陰,從胸走手;手三陽,從手走頭;足三陽,從頭走足;足三陰,從足走腹(胸)。如此就構成了一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循行徑路(圖1、圖2)。
陽主表、陰主里。由其經脈互為絡屬,以構成表里關係。即: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里;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里,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里;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表里;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表里;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里。
十二經脈中的氣血運行是循環無端的。即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足厥陰肝經,再傳至手太陰肺經,首尾相接,循環貫注。其流注次序見圖2。
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的總稱。任脈為陰經,督脈為陽經,同源出於會陰,分別循行於軀幹前、後正中線。髒陰經分別與任脈相交會貫通,腑陽經分別與督脈相交會貫通。由乾任脈、督脈與十二經脈及臟腑關係甚密,所以有十四經脈之稱。
十二經脈循行部位(出自《靈樞·經脈》)
手太陰肺經(圖3)“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隔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手陽明大腸經(圖4)“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足陽明胃經(圖5)“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抉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人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辟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附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足太陰脾經(圖6)“脾足大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人腹,屬脾絡胃,上隔,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隔,注心中”。手少陰心經(圖7)“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隔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繫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繫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手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手太陽小腸經(圖8)“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臂臑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隔,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足太陽膀胱經(圖9)“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胭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胭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
足少陰腎經(圖10)“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邪(斜)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出胭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手厥陰心包經(圖11)“心主手厥陰心包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隔,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從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陽三焦經(圖12)“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隔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頁);其支者,從耳後至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足少陽膽經(圖13)“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毗後;其支者,別銳毗,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隔,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含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循大趾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足厥陰肝經(圖14)“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髁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人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隔,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隔,上注肺。”奇經八脈
1.督脈(圖15)起於小腹內,下出會陰部,向後行脊柱的內部,上達項後風府,進入腦內,上行巔頂,沿前額下行鼻柱。2.任脈(圖16)起於小腹內,下出會陰部,向上行於陰毛部,沿著腹內,向上經過關元等穴,到達咽喉部,再上行環繞口唇,經過面部,進入目眶(承泣,屬足陽明胃經)。奇經八脈的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因篇幅限,這裡僅介紹督脈和任脈。
推拿常用診斷方法
推拿治療在臨床上最多套用的還是頸、肩、腰腿疼痛和四肢骨關節、肌肉、神經等病變,為了杜絕不必要的醫療事故發生,現代醫學的診斷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鑑並融為一體的。通過此方法可以排除炎症、腫瘤等各種非推拿治療適應證的疾病。而且還能使疾病得到明確診斷和提高治療效果。由於現代醫學的診斷方法甚多,醫學科學又是日新月異地發展,本書重點介紹四肢骨關節和脊柱最基本而又是最實用的物理診斷方法。上肢部的物理診斷法
肩關節1.望診由於肩關節周圍肌肉豐富,所以望診時必須兩側對比檢查。檢查時兩肩一定要裸出,對比兩肩外形是否對稱,高低是否一致,有無畸形、腫脹、竇道、腫塊及靜脈怒張、有無肌肉萎縮等情況。正常肩關節外形為渾圓形,若三角肌膨隆消失,呈“方肩”狀,多提示有肩關節脫位或三角肌萎縮。若肩腫高聳,多為先天性肩腫骨高聳症。除靜觀外,還要視其動態情況,囑患者做肩關節各方向的活動,觀察有無活動障礙及其異常活動,如前鋸肌癱瘓向前平舉上肢,可出現“翼狀肩胛”。
2.觸診首先要知道在肩部有幾個骨性標誌。在肩外側最高點骨性突出是肩峰;其下方的骨性高突處是肢骨大結節;肩峰前方為鎖骨外側端;鎖骨中,外1/3交界處的下方一橫指為喙突。還要檢查局部皮膚溫度,有無腫脹,如系腫物,要檢查其硬度,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如何。要仔細地尋找壓痛點,肩關節周圍常見的壓痛點為: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壓痛點在結節間溝;岡上肌腱損傷,壓痛點局限於大結節的尖頂部;肩峰下滑囊炎,壓痛點局限在肩峰部。除壓痛外應檢查肩關節有無異常活動,如肩鎖關節脫位時,當按壓鎖骨外端,可有彈性活動。肱二頭肌長頭腱滑脫,可在結節間溝觸及肌腱的彈跳。
3.肩關節活動度檢查要注意其運動方式,幅度,有無疼痛、受限,尤其注意其肩腫骨的動態;避免肩胛骨一起參與活動而造成的假象活動度。
肩關節的中立位為上臂下垂,屈肘90°,前臂指向前方。
關節活動度(圖18)如下:
前屈:70°~90°後伸:40°外展:80°~90°內收:20°~40°內鏇:70°~90°外鏇:40°~50°上舉:160°~180°(是前屈、外展和肩腫骨鏇轉的複合動作)
4.特殊檢查(1)搭肩試驗:患肢肘關節屈曲,手放在對側肩關節時,如肘關節不能與胸壁貼緊,則為陽性,表示肩關節脫位、粘連。
(2)肱二頭肌長頭緊張試驗:囑患者屈肘並做前臂鏇後動作,檢查者給以阻力,如肱骨結節間溝部位疼痛,則為陽性,表示肢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3)直尺試驗:正常人肩峰位於肽骨外上髁與肱骨大結節連線之內側。用直尺的邊緣貼在上臂外側,一端靠近肱骨外上髁,另一端如能與肩峰接觸,則為陽性,表示肩關節脫位。
肘關節
1.望診首先觀察有無畸形。正常肘關節伸直時,有5°~15°的攜帶角。一般女性比男性要稍大。若大於此角度稱之為肘外翻;若小於此角度稱之為肘內翻。肽骨髁間骨折、肘關節脫位、橈骨小頭脫位等未經整復時,均可見到肘部輪廓的改變。
其次要觀察肘部有無腫脹。當肘關節腫脹時,肘後肱三頭肌腱兩側飽滿。肽骨內或外上髁骨折時,腫脹區常較局限。撓骨小頭骨折,鷹嘴撓側正常皮膚凹陷消失2.觸診首先要注意肘部壓痛點位置。肱骨外上髁壓痛,多為防骨外上髁炎;肱骨內上髁壓痛,多為肱骨內上髁炎;尺骨鷹嘴壓痛伴囊性腫物,多為鷹嘴滑囊炎。此外還應包括對肘關節周圍皮膚張力,肱動脈的搏動、尺神經硬度及粗細的改變,有無腫塊以及腫塊大小,硬度、部位,與活動的關係,以及滑車上淋巴結是否腫大等。
3.肘關節活動度(圖19)檢查
肘關節中立位為前臂伸直。屈曲:135~150°過度伸直:10°鏇前:80°~90°鏇後:80°~90°
4.特殊檢查
(1)網球肘試驗:又稱腕伸肌緊張試驗。肘關節伸直,同時前臂鏇前,腕關節被動屈曲,能引起肱骨外上髁處疼痛者觀為陽性,表示肱骨外上髁炎。
(2)肘關節外翻擠壓試驗:肘關節伸直位,檢查者一手抵住肘關節外側,並使肘關節被動外翻,如有疼痛,則為陽性,表示橈骨小頭骨折。
(3)肘三角(圖20):正常的肘關節於完全伸直時,肽骨外上髁、肱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三個骨性突起點,在一條直線上;當肘關節於完全屈曲時,這三個骨性突起點構成一等腰三角形。若肘三角關係改變,表示有骨折、脫位。
腕關節與手
1.望診對比檢查兩腕關節與兩手,觀察有無畸形、腫脹和異常動作等。常見畸形有橈骨遠端骨折引起的銀叉樣畸形;正中神經損傷所致大魚際肌萎縮,呈猿手畸形;橈神經損傷所致腕下垂;尺神經損傷所致小魚際肌和骨間肌萎縮,呈爪形手;以及並指、多指、鈕扣畸形、鵝頸畸形等。
腕關節腫脹以背側指伸總肌腱兩側明顯。“鼻煙窩”消失常提示有腕舟狀骨骨狀。兩側腕關節腫脹伴多發性、對稱性近節指間關節棱形腫脹多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指骨棱形腫脹常見於指骨結核或內生軟骨瘤。手指末節呈鼓褪樣腫脹,則提示為肺性骨關節病變,也稱槌狀指。腕背或掌指關節的掌側面有局限性腫塊,與皮膚無粘連,但附著於深部組織,有囊性感,多為健鞘囊腫。
手指震顫,多見於甲狀腺機能亢進、震顫性麻痹、慢性酒精中毒等。雙手呈搓泥丸的顫動,在運動時減輕,靜止時加重,多為巴金森綜合徵。
2.觸診自尺撓骨遠端向指骨方向依次檢查腕及手部壓痛的部位和程度,是否伴有腫脹、放射痛、異常感覺等。手掌部位應包括大小魚際肌及屈肌肌健部位有無壓痛。局部腫塊的性質,是否隨肌腱活動等。在屈伸手指過程中,如有彈響,多為彈響指或稱為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當前臂鏇轉時,下橈尺關節發生彈響,多為三角纖維軟骨盤損傷。
3.腕關節及手部各關節活動度(圖21)檢查
(1)腕關節中立位為手與前臂成直線,手掌向下。
伸;30°~60°掌屈:50°~60°橈側傾斜:25°~30°尺側傾斜:30°~40°
(2)手指關節中立位為手指伸直。
掌指關節:伸為0°,屈可達90°近節指間關節:伸為0°,屈可達90°遠節指間關節:伸為0°,屈可達60°~90°
(3)拇指中立位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外展:可達40°屈曲:掌拇關節可達20°~50°,指間關節可達90°對掌:不易量出度數,注意拇指橫越手掌之程度內收:伸直位可與食指橈側並貼
4.特殊檢查
(1)握拳尺偏試驗(圖22):患者握拳,拇指在其餘四指之下,使腕關節做被動尺偏運動,引起橈骨莖突部疼痛為陽性。見於撓骨莖突部狹窄性腱鞘炎。(2)橈側伸腕肌腱摩擦試驗:醫生握住患肢前臂遠端,手掌放在前臂撓側背部,囑患者主動做腕屈曲活動或握拳及放鬆的連續運動。如醫生掌下有明顯摩擦聲則為陽性。見於橈側伸腕肌腱周圍炎。
(3)腕關節尺側擠壓試驗:腕關節於中立位,並被動使之向尺側偏斜井擠壓,若下橈尺關節疼痛為陽性,見於三角纖維軟骨盤損傷或尺骨莖突骨折。
推拿常用診斷方法之下肢部的物理診斷法
髖關節
1.望診站立位有無髓關節畸形、臀部肌肉萎縮、腰前凸代償性增加、大腿皮膚皺摺加深,下肢有無內收、外展或內外鏇轉畸形和下肢短縮或增長的改變;同時還要觀察兩側髂嵴和兩側臀皺襞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行走時患肢能否持重,步態是否均勻、穩定,並描述步態的特點。2.觸診髖關節腫脹,可觸及其周圍皮膚張力增高。髖關節脫位,可在異常部位觸到股骨頭或捫及股動脈搏動減弱。臀肌攣縮可在臀部觸及緊張的束帶。彈響髖可在粗隆處觸及肌腱的彈跳,並出現彈響聲。大粗隆處淺壓痛伴有囊性腫塊,多為大粗隆滑囊炎。
3.髖關節活動度檢查中立位為髖關節伸直,髕骨向上。
關節活動度(圖23)如下:屈曲:130°~140°後伸:10°~15°外展:30°~45°內收:20°~30°內鏇:40°~50°外鏇:30°~40°4.特殊檢查
1)單腿獨立試驗(圖24):患者直立,背向醫生,患肢屈髓屈膝上提,用健肢單獨站立。正常時,骨盆向健側傾斜,患側臀皺襞向上提起,稱為陰性。同法使患肢單獨站立,如發現健側骨盆及臀皺襞下降,即為陽性,見於髖關節病變或臀中、臀小肌麻痹。2)望遠鏡試驗:患者仰臥位,下肢伸直,醫生一手握住小腿,沿身體縱軸向上推;另一手摸著同側大粗隆,此觸及有活塞樣活動感,為陽性。見於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尤以幼兒體徵更為明顯。
3)“4”字試驗(圖25):患者仰臥,囑患肢屈髖屈膝並外鏇髖關節,使其外踝置於健側下肢膝關節上部,形如“4”字。若無法完成“4”字動作而髖部疼痛者,為髖關節病變。若能完成“4”動作時,醫生一手壓對側的髂前上棘,另一手將患肢膝關節內側向下壓,如出現骶髂關節部疼痛,則為陽性。見於骶髂關節炎等骶髂部病變。4)屈膝屈髖分腿試驗:患者仰臥,雙下肢屈曲外鏇,兩足底相對,醫生兩手分別置於膝做雙膝分腿動作,出現股內側疼痛,為陽性,提示內收肌痙攣。
5)足跟叩擊試驗:患者仰臥,兩下肢伸直,醫生以一手將患肢略作抬高,另一手沿體縱軸叩擊其足跟,使髖部產生震痛,為陽性,見於髓部骨折、炎症或下肢骨折。
6)中立位試驗:患者仰臥,下肢伸直,醫生用手平托患肢足跟,足呈外鏇位為陽性,見於股骨頸骨折。
7)髂脛束攣縮試驗(圖26):患者側臥位,患側在上,將健側髓膝關節屈曲,抱於胸前;醫生站在患者背後,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關節上方,使膝關節屈曲90°,患髓先屈曲後外展再伸直,此時醫生除去外力使其自由墜落,如有髂脛束攣縮,則患肢可被動地維持在外展位,則為陽性,並可骼崎與大粗隆之間摸到攣縮的髂脛束。
8)托馬征(圖27):患者平臥,健側髓膝關節儘量屈曲,使大腿貼緊軀幹,雙手抱住膝關節,並使腰部貼於床面,如患髓不能完全伸直,或雖伸直但腰部出現前突,則托馬征陽性,並應記錄患髓關節屈曲角度。見於髓關節僵硬,腰椎結核或骼腰肌痙攣。
膝關節
1.望診比較兩側股四頭肌,特別是觀察股四頭肌內側頭有無明顯萎縮。當膝關節屈曲位,骸韌帶兩側“膝眼”消失,表明關節有腫脹。站立時雙腿併攏,兩腿股骨內髁及雙足內踝可以接觸。若兩內踝分離,即為膝外翻,又稱“X”型腿;若兩內髁分離,即為膝內翻,又稱“O”型腿(圖28)。膝內、外翻畸形,常見於佝僂病、股骨下端或脛骨上端骨折、骨髓炎或軟骨發育不良等引起,因骺板生長不對稱所致。在站立時,膝關節呈明顯的過伸狀態,稱為膝反屈或稱為軍刀腿(圖29),常見於小兒麻痹後遺症。股骨內、外髁任何一側見有局限腫大,伴淺靜脈怒張,提示有腫瘤的可能性。2.觸診確定壓痛的部位,對診斷膝關節疾患十分重要,膝部常見壓痛點(如圖30)示。若發現腫塊(包括胭窩部),應檢查其大小,硬度,深度,有無壓痛與周圍組織及膝關節活動的關係。膝關節周圍觸及滑膜增厚、變韌,提示慢性滑膜炎。在伸直膝關節時,將骸骨作上下或左右推移時,出現沙沙的摩擦音及痙痛,提示骸骨軟化症。膝關節在運動時出現音調清脆的彈響同時伴有疼痛者,提示半月板損傷。3.膝關節活動度檢查中立位為膝關節伸直。
膝關節活動度(圖31)如下:
屈曲:120°~150°過伸:5°~10°內鏇約:10°外鏇約:20°4.特殊檢查
1)浮髕試驗(圖32):患者仰臥位,患肢伸直放鬆,醫生一手虎口對著骸骨上緣,手掌壓在骸上囊上,使關節積液集中在骸骨之下,另一手食指以垂直方向擠壓髕骨,並迅速放開。如感覺髕骨浮動或有撞擊股骨髁的感覺,即為陽性,提示膝關節內有積液。
2)髕骨摩擦試驗:患者仰臥,患肢伸直放鬆,醫生用一手按壓住骸骨,並使其在股骨髁關節面上作上、下及左、右的移動,如有摩擦音或患者感覺疼痛,則為陽性。提示骸骨軟化症。3)麥氏(mcmurray征)試驗(圖33):患者仰臥,醫生一手握住患肢足部,另一手拇指及其餘四指分別摸住膝關節內、外側關節間隙,先使膝關節極度屈曲,然後將小腿內收,外鏇,並逐漸伸直膝關節,此時內側膝關節疼痛或有彈響,說明內側半月板損傷。反之使小腿外展、內鏇,逐漸伸直膝關節,如有外側膝關節疼痛或彈響,說明外側半月板損傷。
4)研磨試驗(圖34):此試驗為鑑別側副韌帶損傷與半月板損傷的方法。患者俯臥位,下肢伸直,患膝屈曲90°,可請一助手將大腿固定不使轉動,醫生雙手握住足踝沿小腿縱軸提起小腿,然後再內外鏇轉小腿,此時側副韌帶處於緊張狀態,如有損傷,在鏇轉時會引起疼痛,提示側副韌帶損傷。另一方法是醫生雙手按壓足部,並內外鏇轉小腿,若出現疼痛,提示半月板損傷。5)側向擠壓試驗(圖35):患者仰臥,伸直下肢,醫生一手握住踝關節向外側施加壓力,另一手在膝關節作向內側加壓,使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承受外翻張力,如有疼痛或有側方活動,則為陽性,提示內側副韌帶損傷。如作相反方向施加壓力,使膝關節外側副韌帶承受內翻張力,此時有疼痛或側方活動,提示外側副韌帶損傷。6)過伸試驗:患者仰臥,膝關節伸直,醫生一手抬起小腿,另一手按壓住膝部,使膝關節出現被動過伸運動,如有疼痛為陽性。可見於半月板前角損傷、股骨髁軟骨損傷或脂肪墊肥厚、損傷等。
7)抽屜試驗(圖36):患者仰臥,屈膝90°,足平放於床上,醫生可坐在患者的足部,以穩定其足,雙手握住小腿上端作前拉後推的動作,如小腿上端能向前拉動,說明前交叉韌帶損傷;如小腿上端能向後推動測說明後交叉韌帶損傷。
踝關節與足
1.望診正常踝關節兩側可見內、外踝的輪廓;在跟腱的兩側亦各有一凹陷區(肥胖的婦女不甚明顯),當踝關節背伸時可見伸肌腱在皮下的走行。踝關節腫脹時,上述的輪廓全部消失。此外在足部常見如下畸形(圖37):扁平足(平足):縱弓塌陷,足跟外翻,前半足外展。
馬蹄足:踝關節跖屈,前半足著地。
內翻足:足內翻常伴足弓高度增加。
外翻足:足外翻伴足弓變平。
跟足:與馬蹄足相反,站立時足跟著地。
弓形足:與扁平足相反,縱弓過高。(足母)外翻:(足母)趾長軸向外側偏斜,常伴有前半足增寬,嚴重的(足母)外翻,可使第二趾疊架在(足母)趾之上,第一跖骨頭內側伴有“(足母)囊炎”。
錘狀趾:近節趾間關節攣縮,足趾形如錘狀。2.觸診踝與足部軟組織較薄,當檢查時局限性壓痛點往往就是病灶的位置。在跟腱止點處壓痛,可能是跟腱滑囊炎;在跟骨蹠面正中偏後壓痛,可能是跟骨骨刺或脂肪墊病變。跟腱斷裂時,可在皮下觸及一橫溝。腓骨長短肌腱滑脫可在外踝後方觸及肌腱彈跳。足背及腔後動脈的搏動,應注意兩側對比。
3.踝關節與足活動度檢查踝關節中立位為足與小腿間呈90°角,而無足內翻或外翻。足的中立位不易確定。
踝與足部關節活動度(圖38)如下:
踝關節:背屈20°~30°,跖屈40°~50°距下關節:內翻30°,外翻30°~35°跖趾關節:尤以(足母)趾為最重要,正常背屈約45°,跖屈30°~40°
4.特殊檢查
(1)捏小腿三頭肌試驗:患者俯臥,足垂床緣下,醫生用手捏患肢小腿三頭肌肌腹,正常時可產生足跖屈,如無足跖屈為陽性。提示跟腱斷裂。(2)足前橫向擠壓試驗:患者仰臥,醫生用雙手對患足前部兩側作橫向用力擠壓,如出現疼痛為陽性,提示跖骨骨折、跖間肌損傷。
成人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
按法
用手指或手掌面著力於體表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漸用力下壓,稱為按法。在臨床上有指按法和掌按法之分。按法亦可與其他手法結合,如果與壓法結合則為按壓法。若與揉法結合,則為按揉法。1.指按法(圖81)用拇指指面或以指端按壓體表的一種手法,稱為指按法。當單手指力不足時,可用另一手拇指重疊輔以按壓。在臨床上常與揉法結合使用。(1)手法要領:
①按壓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
②用力要由輕到重,穩而持續,使刺激感覺充分達到機體深部組織。切忌用迅猛的暴力。
③按法結束時,不宜突然放鬆,應逐漸遞減按壓的力量。
(2)適用部位:全身各部經穴。
(3)功效:解痙止痛,溫經散寒。
(4)主治:疼痛、癃閉等症。(5)舉例說明:
胃脘痛:按脾、胃俞或脊旁敏感點,每穴1~2分鐘。腹痛:按揉足三里、內關。
頸項強痛:按揉列缺、後溪。牙痛:按揉合谷。
痛經:按揉三陰交。
尿瀦留:指按中極。
2.掌按法(圖82)用掌根或全掌著力按壓體表的一種方法,稱為掌按法。掌按法可單掌亦可雙掌交叉重疊按壓。同樣也可與揉法相結合使用。
(1)手法要領:
①按壓後要稍作片刻停留,再做第二次重複按壓。
②為增加按壓力量,在施術時可將雙肘關節伸直,身體略前傾,藉助部分體重向下按壓。(2)適應部位:腰背部,腹部等體表面積大而又較為平坦的部位。
(3)功效:疏鬆筋脈,溫中散寒,活血祛瘀等。
(4)主治:腰背疼痛,脊柱側突,脘腹疼痛等症。
(5)舉例說明:
腰痛:掌按骶棘肌。
胃寒痛:掌按上腹部(用力不可太大),手掌隨患者呼吸而起伏。
點法
用屈曲的指間關節突起部分為力點,按壓於某一治療點上,稱為點法。它由按法演化而成,可屬於按法的範疇。具有力點集中,刺激性強等特點。有拇指端點法、屈拇指點法和屈食指點法三種。(1)手法要領(圖83):
①拇指端點法:用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井緊貼於食指中節的橈側面,以拇指端為力點壓於治療部位。
點法 |
③屈食指點法:是以手握拳並突出食指,用食指近節指間關節為力點壓於治療部位。
(2)適用部位:全身各部位,尤適用於四肢遠端小關節的壓痛點。
功效、主治可參見指按法。
壓法
用拇指面、掌面或肘部尺骨鷹嘴突為力點,按壓體表治療部位,稱為壓法,在臨床上有指壓法、掌壓法、肘壓法之分,具有壓力大、刺激強的特點。壓法的力量較按法要重,目前臨床上壓法常限於肘壓法,現介紹如下。
(1)手法要領:
①術者肘關節屈曲,以肘尖部(即尺骨鷹嘴突見圖84)為力點,壓在體表治療部位。
圖84 |
③肘壓力量以患者能忍受為原則.
(2)適用部位:僅適用於腰臀肌肉發達厚實的部位。
(3)功效:舒筋通絡、解痙止痛。
(4)主治:腰背部頑固性痹痛,腰肌強痛。
(5)舉例說明:
腰肌強痛:肘壓法施於兩側腰肌。
按摩療法
推拿手法,推拿中所施行的各種技巧動作。它通過許多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可刺激人體的經絡穴位或特定部位。其中有的以按捏為主,如按法、壓法、點法、拿法、捏法等;有的以摩擦為主,如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揉法等;有的以振動肢體為主,如拍法、抖法等;有的以活動肢體關節為主,如搖法、扳法、引伸法等。共約有一百餘種。根據情況,可選擇或綜合套用。
推拿療法也叫按摩療法,大致有如下兩種:
一種是主動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種保健方法。另一種是被動按摩,是由醫生掌握用於患者的醫療法,也就是本文所說的按摩療法。按摩手法,並不一致,但歸納起來,常用手法可選如下八種:按、摩、推、拿、揉、捏、顫、打等法。應該知道,上述八種手法,不是單純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幾種手法相互配合進行的。
(1)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體適當部位,有節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單手按法、雙手按法。臨床上,在兩肋下或腹部,通常套用單手按法或雙手按法。背部或肌肉豐厚的地方,還可使用單手加壓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輕輕用力壓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種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壓在右手指背上。
(2)摩法:摩,就是撫摩的意思。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體的適當部位,給以柔軟的撫摩,叫作摩法。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於上肢和肩端的單手摩法,和常用於胸部的雙手摩法。
(3)推法:在前用力推動叫推法。臨床常用的,有單手或雙手兩種推摩方法。因為推與摩不能分開,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象兩臂兩腿肌肉豐厚處,多用推摩。我們看的姿勢,是用拇指與食指夾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單手推摩法。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不過手指面積太小,操作時,我們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個手指進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中醫流傳下來的推拿小兒方法,實際上就是用的推摩法。推摩的手法是多樣的。把兩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對拇指,食指對食指,兩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動,叫作雙手集中推摩法,這種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種手法了。
(4)拿法:用手把適當部位的皮膚,稍微用力拿起來,叫作拿法。臨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豐厚處的單手拿法。如果患者因情緒緊張、惱怒,突然發生氣悶,胸中堵塞,出現類似昏厥的情況,可在鎖骨上方肩背相連的地方,用單手拿法,把肌肉抓起來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鐘拿兩下的速度,連拿二十次,稍為休息,再連拿二十次,則胸中通暢,氣息自漸調和了。
(5)揉法:醫生用手貼著患者皮膚,作輕微的鏇轉活動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單手揉和雙手揉。象太陽穴等面積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對於背部面積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不有單手加壓揉法,比如揉小腿處,左手按在患者腿肚處,右手則加壓在左手背上,進行單手加壓揉法。肌肉豐厚的小腿肚上,則可使用下面的雙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積,調和血行的作用,對於局部痛點,使用揉法十分合適。
(6)捏法:在適當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膚和肌肉從骨面上捏起來,叫做捏法。捏法和拿法,有某些類似之處,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則著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輕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它常常與揉法配合進行。捏法,實際包括了指尖的擠壓作用,由於捏法輕微擠壓肌肉的結果,能使皮膚、肌腱活動能力加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淺淺捏來,可去風寒,可化瘀血,深深捏來,可以治療肌腱和關節囊內部及周圍因風寒濕而引起的肌肉和關節的疼痛。
(7)顫法:是一種振顫而抖動的按摩手法。動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勻為合適。要求每秒鐘顫動10次左右為宜,也就是一分鐘達到600次左右為宜。顫法與"動"分不開,所以又叫它顫動手法。將大拇指垂直地點在患者痛點,全腕用力顫動,帶動拇指產生震顫性的抖動,叫單指顫動法。用拇指與食指,或食指與中指,放在患者疼處或眉頭等處,利用腕力進行顫動叫雙指顫動法。
(8)打法:打法又叫叩擊法。臨床上多配合在按摩手術後來進行。當然,必要時也可單獨使用打法。打法手勁要輕重有準,柔軟而靈活。手法合適,能給患者以輕鬆感,否則就是不得法。打法主要用的是雙手。常用手法有側掌切擊法,平掌拍擊法,橫拳叩擊法和豎拳叩擊法等:
側掌切擊法:把兩手掌側立,大拇指朝上,小指朝下,指與指間,要分開一厘米許,手掌落下時,手指合攏,抬手時又略有分開,一起一落,兩手交替進行。
平掌拍擊法:兩手掌平放在肌肉上,一先一後在節奏地拍打。
橫拳叩擊法:兩手握拳,手背朝上,拇指與拇指相對,握拳時要輕鬆活潑,指與掌間略留空隙。兩拳交替橫叩。此法常用於肌肉豐厚處,如腰腿部及肩部。
豎拳叩擊法:兩手握拳,取豎立資式,大拇指在上,小拇指在下,兩拳相對。握拳同樣要輕鬆活潑,指與掌間要留出空隙。本法常用於背腰部。
以上四種打法,主要用子肌肉較豐厚的地方,如項、肩、背、腰、大腿、小腿等處。叩打的力量,應該先輕後重,再由重而輕。當然,這裡所謂重,也不是用極重的力量,而是相對地稍稍加勁的意思。總之,要使患者有舒服感就算合適。在打法的速度上,一般是先慢而後快,慢時一秒鐘兩下,快時逐漸加到六下或八下。
應該記住,無論使用那一種打法,開頭第一下都不能使大勁,應當軟中有硬,剛柔相濟,而後逐漸轉強。兩手掌落下時,既要有力,又要有彈性,使患者感覺舒服。叩打時間一般是1~2分鐘,或3分鐘就可以了。極個別情況下,根據病情,延長一些時間,或縮短一些時間。這種手法,也可在按摩後來配合進行,也可同按摩手法夾雜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