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控制論美學(aesthetics of cybernetics),運用控制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人類審美活動的控制規律的理論。
1948年,現代控制論的創始人之一諾伯特·維納認為各學科的互相滲透是現代科技發展的潮流,預言控制論的基本思想將在社會科學領域廣泛運用,將能改變許多學科的結構形態。50年代末期,一些西方學者開始把控制論的概念和方法用於美學研究,自60年代以來,他們陸續出版了一批控制論美學專著。
現代控制論把人類群體看做自組織、自控制、自調節的有機系統,給美學以啟發。用控制論來論證美的客觀性,可以看出:美的生成過程同欣賞主體的系統發育與發展過程有同步性的耦合關係,從人類的動物祖先、人類個體的系統發育和發展中可以探尋到美的發生與發展的奧秘。
從控制論觀點看形式美,則可以解釋整齊與節奏、對稱與均衡,比例與和諧、主從與層次,生動與完整、多樣與統一之聽以為美的原因,揭示它所曲折地、變形地顯現的人的內容,回答人的結構形態、行為方式等外部形象是否是人的本質,以及人的形體結構+行為方式等外部特徵能否作為人的本質的一個層次等問題。用控制論研究美感,則可解釋美感的本質,審美心理結構及其系統發生與個體發生、審美心理機制等美學難題。
內容和價值
控制論美學在走向完整的過程中,對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顯示了它特定的內容和價值:
1.用控制論的觀點研究美學,把審美活動過程看做是一種信息運動,一個為著一定目的的能夠自行調節的控制系統;
2.控制系統的輸入信息與輸出信息是以反饋、調節來實現的;
3.運用反饋原理研究審美創造,審美創造是多次反覆進行的信息流程。
反饋是自我調節對系統結構的修改和更換,使審美信息流程螺鏇上升,從而創作最理想的藝術作品。審美創造的自控和反饋,不只糾正偏差,還包括更換新的觀念、目標、功能,輸出更換了轉換程式的系統。
控制論美學藉助自然科學的手段、技術和成果來研究審美活動,它的精確定量研究和科學實驗,為思辨美學的科學化、現代化指出了一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