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判斷分析法

指標判斷分析法是根據經濟發展指標的變化與市場現象變化之間的關係,由經濟指標的變化來分析、判斷和預測市場未來變化的方法。

研究目的

研究本方法的初衷是想找一套簡單的分析工具,讓業餘的投資者也能從容地分析、判斷,方便中長線投資。但如果將本方法用在分時圖上,那么專業投機者也適用了。

類型

根據經濟發展指標對市場需求影響的關係,可以把經濟發展指標分為三大類,即先行指標、同步指標滯後指標
先行指標是指其變化先於市場變化,並由於這些經濟指標的變化引起市場的變化。屬於這一類指標有:財政金融政策、價格政策、消費者支出水平、人口變動趨勢等。
同步指標是指其變化與市場變化基本同時發生的經濟指標。屬於這一類的經濟指標有:國民生產總值、工業生產總值、批發價格指數等。
滯後指標是指其變動落後於市場變動的指標。這類指標是市場出現變化之後才顯現出自身的變化,但它們可以驗證根據先行指標所做出的市場預測,同時可對下一周期的市場進行預測。

經濟形勢

世界經濟全球化在深入發展。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我國更多地引進外資、加快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有利於更好地發揮比較優勢,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有利於更快地得到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實現我國經濟技術的跨越。與此同時,由於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全球化加劇了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尤其使南北發展差距擴大,使開發中國家易受外部經濟因素的影響,產生經濟、金融危機的風險加大。因此,在我國加入WTO後,準確客觀判斷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對於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消費、投資、就業率、通脹率、稅收、國際貿易、儲蓄、利率、匯率和石油價格等十項經濟指標能夠集中反映經濟發展規律。運用這十項經濟指標綜合分析判斷經濟形勢的方法,簡稱為十指標分析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