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古拈花寺開山祖師佳慧,從小愛好詩文、書法,由於經常到隔鄰老太太家中聆聽佛法,之後發心出家學佛,佳慧出家後,在淮安湖心寺追隨南庵禪師習禪,多年苦心參禪後,為求精進,曾喬裝為僧人在金山寺掛單,留下“尼扮僧裝金山寺,書法露綻建拈花”的傳奇故事。
開放政策後,於一九八九年發還拈花社原有十七間房舍的產權,在住持了僧法師的帶領下,進行整修工程使之逐漸恢復舊觀。古拈花寺的山門為兩層樓建築,山門前有兩座石獅鎮守,圓券洞上方鋪有「古拈花寺」,洞門旁則懸掛淮安市佛教協會招牌,大雄寶殿東西長十二公尺、南北進深十點五公尺,高五點三公尺,大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像。
由於文化大革命將淮安地區佛寺毀損殆盡,近年來,逐漸恢復舊觀的古拈花寺因緣際會,成為淮安市佛教協會所在,是附近地區善男信女禮佛去處,鑒於江北地區百姓生活較貧困,古拈花寺配合提倡“禪農並重”服務社會,頗獲認同。此外,古拈花寺並與各地名山古剎進行交流,成淮安地區佛教重鎮。
寺廟歷史
拈花寺開山祖師佳慧,睿智過人,集聰慧才情於一身,少年即出家為尼,先在楚州湖心寺皈依,後尼扮僧裝到鎮江金山寺潛心修佛,由於才德出眾,被委以授事之職。一天,有位貴人來寺進香,看到牆上有一副對聯,字跡娟秀雋永,像女子所書,於是查問作者。佳慧聽說,知道自己的書法露了破綻,金山寺不可久留,於是離開金山寺,回到淮安楚州,並在淮安楚州古城創建了拈花社,即今天的拈花寺。
拈花寺的寺名非同一般,據佛經記載:靈山大會上,大梵天王為佛祖釋迦牟尼獻上金色波羅花,並頂禮佛足。佛祖即揚眉微笑,“拈花示眾”,眾人不解其意,唯有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佛祖見摩訶迦葉悟性高,領會了他的禪機,於是便將涅槃妙法傳於摩訶迦葉。拈花寺開山祖師佳慧,深研佛法,依據“拈花微笑”這一典故,以“拈花”二字為本寺廟立名。
經歷代住持和尼眾操勞,拈花寺不斷發展,香火興旺。後因戰亂兵燹,拈花寺也一波三折遭到嚴重破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特別是2005年,福建省鼓山湧泉寺方丈普法大和尚慷慨捐資二百餘萬元幫助修建拈花寺。修建改造後的拈花寺,面貌為之一新,新建了山門、東殿、西殿、法堂、寮房、庫房,修建了大雄寶殿,新增了長廊、石刻雕塑、放生池,並對寺內各處進行了綠化裝點。真可謂是殿堂輝煌,法相莊嚴,香菸繚繞,古剎生輝。
寺廟景點
牌坊
牌坊豎立在淮城鎮蓮花巷東首與東長街的交匯處,高6米5,白礬石雕刻而成,總重量達十六噸。牌坊由三部 分組成,底座石鼓,支柱橫樑,裝飾雲頭。橫樑最頂端的中央是觀音菩薩塑像。兩旁的雲頭上端坐著兩個石獅,兩根橫樑之間的匾額,是普法大和尚親筆書寫的“拈花寺”三個大字。這座牌坊是楚州最具宗教特色的一處標誌性建築物。
天下第一花
佛手拈花石雕——這是拈花寺的標誌性建築。佛手拈花由底座和佛手組成,底座高六十厘米,佛手高兩米 余。佛手拈著一枝金色婆籮花,手心中刻有一清晰可見的“萬”字。佛手四周祥雲繚繞,一派清新瑞氣之象。拈花寺開山祖師佳慧法師,深研佛法,根據佛教 “拈花微笑”的典故創建了拈花社。因為是世尊佛祖所拈之花,佛教界號稱為“天下第一花”。
“知恩報恩”五龍壁
“知恩報恩”五龍壁總長7.8米,高3.5米。照壁中央四個大字:“知恩報恩”,每個字高1米,寬0.8米,為 楚州籍福建湧泉寺方丈普法大和尚的手書。照壁四周是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孝圖,四角鐫刻蓮花圖案。照壁中間祥雲繚繞,五條巨龍上下盤旋飛舞,龍鬚飄飛,龍爪遒勁有力,整個雕刻栩栩如生。佛教的善舉和中國的孝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副照壁就是中國孝道文化與佛教文化的有機融合。
寺廟楹聯
大雄寶殿門前有一副藏頭聯,即:
拈天鏡照長空尼扮僧裝皈金山修佛立禪心
花蓮台傳佳話書露破綻依三藏建社度眾生
這副藏頭聯描繪了拈花寺開山祖師佳慧的傳奇人生。佳慧法師早年在淮安湖心寺出家後,尼扮僧裝到金山寺修佛,後所寫雋秀書法露出破綻,暴露身份,於是離開金山寺回到淮安,並發心創建拈花社,以她聰明的智慧和淵博的佛學知識,光大佛法,普渡眾生。
拈花寺牌坊上有兩副楹聯,正面的一副對聯是:
春雨夏雲秋月冬風寶地占四時之景
東勝南贍西瞿北盧梵天統萬法之宗
這副對聯是說淮安楚州人傑地靈,風光秀麗,一年四季都有獨特的風光之美。拈花寺又是佛教勝地,在這裡能哺飲到佛法甘露,享受到無邊的福喜。
牌坊背面的一副對聯是:
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
萬人施萬人用同結萬人緣
這副對聯是說,佛門廣開,修佛無界,佛緣廣結,共成佛門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