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擔桿[扁擔桿]

扁擔桿[扁擔桿]
扁擔桿[扁擔桿]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扁擔桿,椴樹科扁擔桿屬植物。生長於丘陵、低山路邊草地、灌叢或疏林;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台灣、浙江、安徽等省區都有分布。以根或全株入藥。夏秋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扁擔桿 扁擔桿

灌木或小喬木,高1-4米,多分枝;嫩枝被粗毛。葉薄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9厘米,寬2.5-4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鈍,兩面有稀疏星狀粗毛,基出脈3條,兩側脈上行過半,中脈有側脈3-5對,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4-8毫米,被粗毛;托葉鑽形,長3-4毫米。聚傘花序腋生,多花,花序柄長不到1厘米;花柄長3-6毫米;苞片鑽形,長3-5毫米;顴片狹長圓形,長4-7毫米,外面被毛,內面無毛;花瓣長1-1.5毫米;雌雄蕊柄長0.5毫米,有毛;雄蕊長2毫米;子房有毛,花柱與萼片平齊,柱頭擴大,盤狀,有淺裂。核果紅色,有2-4顆分核。花期5-7月。

生長環境

扁擔果 扁擔果

土壤:適生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乾旱瘠薄土壤。

水分:耐旱能力較強,可在乾旱裸露的山頂存活。

光照:中性樹種,喜光,稍耐陰。

溫度:喜溫暖濕潤氣候,有一定耐寒力,黃河流域可露地越冬。

溝渠邊, 灌叢中, 路邊, 路邊草甸, 路邊灌叢, 密林中, 平原, 平原灌叢, 丘陵, 山頂, 山谷, 山腳, 山腳路邊 , 山坡, 山坡溝邊, 山坡灌叢, 山坡路邊, 山坡雜木林中, 疏林中,

水邊海拔下限:300米

海拔上限:2500米

分布範圍

產於江西、湖南、浙江、廣東、台灣,安徽、四川等省。模式標本采自廣東。

主要價值

扁擔桿果實橙紅鮮麗,且可宿存枝頭達數月之久。為良好的觀果樹種。宜於園林叢植、籬植或與假山、岩石配置,也可做疏林下木。枝葉藥用,辛、甘,溫。健脾益氣,祛風除濕,解毒,可治小兒疳積等症; 莖皮纖維色白、質地軟,可作人造棉,宜混紡或單紡;去皮莖桿可作編織用。

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用播種或分株繁殖。

播種繁殖:

扁擔桿植株 扁擔桿植株

第一步:成熟時果實由綠變紅,然後陸續自然落下。採集種子要在果實落地前將母樹四周地面上的雜草石礫清除乾淨,以便收集種子。調製種子時,將收集到的種子放入缸內浸泡,果 肉腐爛後經搓洗、陰乾,便得到純淨種子。

第二步:土壤解凍後立即整地 在整地前要澆足底水。施足底肥,底肥用腐熟

的農家肥,然後細耕整平。

第三步:採用低床育苗,開溝條播,播幅6~7厘米,幅距20厘米,溝深1厘米左右,覆土l厘米,每畝用種5千克。播種在春分前後進行,播種時土壤要濕潤,覆土後蓋草。

第四步:播種後保持床內土壤濕潤。出苗前不要大水漫灌,如果太旱,可以噴水。幼苗期間要注意遮蔭。定苗分兩次進行, 當大部分苗術出現真葉和苗高5厘米時各一次。定株後適時澆水,除草施肥,土壤要保持濕潤而不積水。

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簡易。春季發芽前做適度短截,促其萌發枝條,保持樹形豐滿。全年追肥2次,第1次在6月下旬,每畝用硫酸銨10千克,第2次在7月下旬,每畝施硫酸銨15千克。

扁擔木幼苗易感染立枯病,病害發生時立即噴灑高錳酸鉀1000倍液,噴藥後立即噴水洗苗,以防藥害。

椴樹科植物

椴樹科(Tiliaceae),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一科,可分為4亞科:斜翼亞科(Plagiopteroideae)、椴樹亞科(Tilioideae)、蜆木亞科(Excentrodendroideae)、杯萼亞科(Brownlowioideae)。蜆木亞科包括:滇桐族蜆木族斜翼亞科斜翼屬1屬。杯萼亞科有4族,中國產1族。椴樹亞科有10族,中國有5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