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發展
戶外運動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世紀的歐洲。據史料記載,法國著名科學家德·索修爾為探索高山植物資源,渴望能有人幫他克服當時看來是不可逾越的險阻——登上阿爾卑斯山頂峰(在法國境內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是西歐的第一高峰)。他於1760年5月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夏木尼鎮貼出一則告示:“凡能登上或提供登上勃朗峰之巔線路者,將以重金獎賞。”直到26年後的1786年6月,夏木尼鎮一位名叫巴卡羅的醫生揭下了告示,他經過兩個多月的準備,與當地山區水晶石採掘工人巴爾瑪結伴,於8月6日首次登上了勃朗峰。
1787年8月3日,由德·索修爾本人率領、巴爾瑪做嚮導的一支20多人組成的登山隊,再次登上了該峰,揭開了現代登山運動的序幕。在整個登山過程中,他們進行了有關人體生理、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考察,取得了許多高山科學的寶貴資料。後來,人們把登山運動稱為“阿爾卑斯運動”,把1786年作為登山運動的誕生年,把阿爾卑斯山下的夏木尼鎮作為登山運動的發源地,德·索修爾、巴爾瑪等人則成為世界登山運動的創始人,並得到了國際登山界的公認。
在18世紀,有一些傳教士為了傳教,不得不穿越山區;科學家開始走入山區,做一些自然生態的研究,除了這些人外,還有一些因拜工業革命所賜而形成的實業家和企業家等社會新階層,這些人有了一定的資金後同時也為了追求另一種刺激,就開始把登山當成另一種休閒方式。在當時,首登(某座山頭被人類第一次登頂)就成為所有登山者追求的目標,當那些在阿爾卑斯山區中,比較平緩而容易到達的山頭都被首登過後,剩下的就是有著相當難度的大山了。當時的登山者,為了克服這些終年積雪的冰岩地形,進而發展出一整套技術。只是此時無論技術上還是裝備上都還相當簡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為了符合特種地形作戰上的需求,軍隊開始發展了這些技術,攀岩和野營才逐漸有了雛形,而真正形成分類的體育項目還是在上世紀70年代以後了。但這些項目的歷史雖然很短,但在後幾十年中已經成為各個已開發國家里很普及的運動了,同時野外露營更是歐美國家上至老人下至童子軍都十分喜愛的活動。
早期
早期的戶外運動其實是一種生存手段,採藥、狩獵、戰爭等活動無一不是人類為了生存或發展而被迫進行的活動。二戰期間,英國特種部隊開始開始利用自然屏障和繩網進行障礙訓,其目的是為了提高野外作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是人類第一次系統的把戶外活動有目的的運用到實際中。二戰中發生多起海難,後來經過統計發現在海難中能逃生的人群年齡群分布在28-38之間最多,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在這一年齡群中人員大多心理成熟,有各式各樣的生活經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而恰恰是這些因素能幫助他們逃生。二戰後
二戰後,隨著戰爭的遠離和經濟的發展,戶外活動開始走出軍事和求生範疇,成為人類娛樂、休閒和提升生活質量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1989年紐西蘭舉辦的首次越野探險挑戰賽後,各種各樣形式的戶外活動和比賽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在歐洲每年都有眾多的大型挑戰賽舉行。在美國,戶外運動的參與人數和產值都位居所有體育運動的第三位。戶外運動的概念:戶外活動是指以自然環境為場地的,帶有探險性質或體驗探險性質的體育活動項目群。戶外運動是一項在自然場地舉行的一組集體項目群。其中包括登山:體育運動的一類。運動員徒手或使用專門裝備攀登各種不同地形的山峰或山嶺。穿越:主要靠行走去完成起點到終點的穿越里程。中間可能要跨越山嶺、叢林、沙漠、雪原、溪流、峽谷等地貌的一種戶外活動。徒步:也即“HIKING”,是戶外運動的基本構成。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長途步行。
英國的戶外運動
英國素稱“之鄉”,也是近代競技運動的重要發源地。18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工業革命,在英國蒸汽機和紡織機廣泛地套用在生產上,促進了工業生產的飛躍發展。儘管當時以軍事為目的兵式體操運動正席捲整個歐洲,但英國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解決由大機械生產、生產節奏加快及城市人口劇增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在全國積極推行發展戶外運動和遊戲,如狩獵、釣魚、射箭、旅行、登山、賽艇、帆船、游泳、水球、滑冰、疾跑、跳遠、跳高、撐竿跳高、投石、擲鐵餅、羽毛球、板球、地滾球、高爾夫球、曲棍球、橄欖球、足球等。戶外運動作為理想的體育休閒手段,正以一種更加自由、隨意的運動方式,倍受英國大眾的青睞。隨著英國的對外發展,戶外運動和遊戲的影響很快傳到了美國、法國及世界其他國家。
英國戶外運動和遊戲的發展,主要表現為深受英國大眾喜愛、普及面很廣;各項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規則的制定和漸趨統一;全國性的單項運動協會陸續成立以及各項體育運動向世界各國的傳播。
主要種類
攀岩
分為自然場地攀岩和人工場地攀岩,是一項刺激且很有挑戰性的活動。攀冰 攀冰由攀岩運動發展而來,是攀登高山、雪山的必修科目,更是登山運動的基本技能之一。攀的冰主要分自然冰,分為冰瀑和冰掛兩種。攀冰是一項藉助於裝備、器械而進行的運動,要求裝備質量高且經久耐用。速降
懸崖速降,在教練的指導與保護下,運用各種專業登山器材,由教練現場指導器材的使用及技術動作,在天然陡壁上凌空飛步,利用繩索由岩壁頂端下降到地面。野營
在野外露營、野炊。學習各種野外生活技能。在自然的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密、融洽。露營是種休閒活動,通常露營者攜帶帳篷,離開城市在野外紮營,度過一個或者多個夜晚。露營通常和其他活動聯繫,如徒步、釣魚或者游泳等。野外定向
又名定向越野,是一種在野外利用地圖和指南針,以不同形式去完成一段路程,並在檢查點為控制卡(記錄卡)打上印記的活動。1918年由瑞典童軍領袖僑蘭特(MajorEvnstKillander)發明一種“尋寶活動”訓練童軍在野外辨別方向及體能,經過不斷發展,成為今天的野外定向。輪滑
輪滑(Rollerskating),輪滑作為新興的戶外運動,適合男女老少,越來越發展成大眾戶外休閒運動首選。。又稱滾軸溜冰、滑旱冰,是穿著帶滾輪的力星輪滑鞋在堅硬的場地上滑行的運動。今日多數的滾軸溜冰者主要都使用直排輪,又稱刷刷、溜溜,(直排旱冰愛好者對這項運動的別稱,來源於溜冰中輪子和地面摩擦時所發出的聲音,同時也稱溜冰鞋為“刷子”,稱在馬路上溜冰為“刷街”,而66與溜溜同音,更有趣味順口,多為愛好者的互稱)。定向
定向運動也是競技體育項目之一,他類似於眾所周知的尋找寶藏。大致過程是:在曠野,山丘的叢林或近郊公園等優美的自然環境中,事先隱藏好數個點,參加者手持地圖和指南針找出點的所在方向。採用徒步,奔跑式,迅速準確地逐個找出,有機地將個人休閒、娛樂與團隊熔煉、協作融為一體。城市定向與定向越野
區別最大的最明顯的區別便是在各大城市內舉行,其複雜性和難度少於定向越野。通常城市定向以比賽形式出現,一般強調文化性和娛樂性,要求類似“尋寶”遊戲。溯溪
是在峽谷溪流的上下游之間,克服地形上的各處障礙,窮水之源而登山之巔的一項探險運動。其特點與樂趣在於不斷克服一個接一個的急流、瀑布、跌水、鏇渦,急流勇進、逆水前行。當然專門的器械、技術不可少,更要依靠隊友之間的傾力配合。由於自始至終在水中行進,時而淌、時而游,往往不長的一段溪谷也要歷盡艱辛才能穿過。探險
戶外休閒運動中多數帶有探險性,屬於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能夠培養個人的毅力、團隊之間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徒步
亦稱作遠足、行山或健行,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也不是體育競賽中的競走項目,而是指有目的的在城市的郊區、不需要登上山頂,但是登山和穿越密切相關,兩種活動經常結合在一起。登山
和穿越都需要專門的設備,例如專門的登山鞋、衝鋒衣褲等,登山穿越愛好者也需要準備一定的食物和工具,比如刀具、指北針等。潛水
泛指所有的水面下活動。包含使用壓縮機由水面供氣的潛水;由潛水員自行攜帶呼吸系統的水肺潛水;以及不攜帶呼吸系統,僅使用輕裝備的自由潛水。衝浪
是一種衝浪者利用衝浪板越過湧起浪頭的水上運動。主要的配備是衝浪板和系在腳上的安全繩。釣魚
是捕捉魚類的一種方法。釣魚的主要工具有釣桿,魚餌。釣桿一般由竹子或塑膠輕而有力的桿狀物質製成,釣桿和魚餌用絲線聯接。一般的魚餌可以是蚯蚓、米飯、菜葉、蒼蠅、蛆等,現代有專門製作好的魚餌出售。魚餌可以直接掛在絲線上,但有個魚鉤會更好,對不同的魚有特殊的專制魚鉤。另外一個漂更有幫助。在周圍水面撒一些豆糠會引來更多的魚。
小輪車 小輪車(BMX)起源於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年輕人從機車越野賽中得到啟發,在自建的場地上比賽腳踏車,很快有了第一批擁躉。1978年,小輪車傳入歐洲;1982年,第一屆小輪車世界錦標賽舉行;1993年,國際腳踏車運動聯盟接納小輪車成為新成員;2003年,國際奧委會通過決議,將小輪車列為北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年輕人的驚險遊戲,就這樣登上了運動世界的最高殿堂。
戶外項目
一、水面運動及航海類:
1.潛水:潛泳,水下定向,水下攝影。游泳:游泳,跳水,水球,漂流。
2.航海:衝浪,滑水,風帆,舢舨,帆船,遊艇,摩托艇,水上摩托,漂流。
二、陸地運動及腳踏車運動:
1.徒步:散步,行軍,跑步,暴走,定向越野,獵狐。
2.腳踏車:公路車長途,山地車越野,小輪車機動,山地速降。
三、山地運動及地下活動:
1、登山:徒步登山,山地穿越,攀爬登山,攀登雪山。
2.速降:滑雪,滑梯,滑草,岩降,溪降〔車降、滑降〕。
3.攀爬:攀岩,攀石,器械攀登。
4.探洞:天然洞穴,人工洞穴,水下溶洞。
四、野營活動及獵捕飲食:
1、野營露宿,打獵野炊,採集花草,模擬野戰,拓展訓練,荒島生存。
2.釣魚(塘釣,海釣,釣蝦),捕魚捉蟹,捉蟮逮鼠,捉蟲捕蝶,燒烤烹調。
3.攝影寫生,地質考察,採集礦石,調查民俗,考察古蹟,採訪奇聞。
五、機動車船及航空運動:
1.摩托:山地越野,公路競賽,長途旅遊。
2.汽車:賽車,越野,探險,旅遊,度假。
3.滑行:滑雪,滑冰,滑水,旱冰,滑板,蹦極,岩跳。
4.航空運動:跳傘,滑翔傘,動力傘,熱氣球,滑翔機,超輕型飛機。
六、娛樂休閒及軍體運動:
1.老鷹捉小雞,丟手絹,跳格子,到下關,救人,鬥雞,熊瞎捉人,群馬混戰。
2.打彈子,跳皮筋,刷陀螺,擲杏核,耍空竹,放風箏,鬥草。
3.球類:皮球、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網球,沙袋。
4.騎行:馬,駱駝,牛,驢。羊車,狗車,爬犁。腳踏車,獨輪車。
5.通訊:手旗通訊,燈光通訊,報話通訊,摩托通訊。
6、射擊:汽槍,打獵,射箭,鏢弩,彩彈野戰。
戶外裝備
常規裝備
帳篷(不是每人必備):3根鋁桿的青蛙帳(綠野里用的最多的是Holiday,但買不到了),大約800-1000,優點是抗風、防雨性能好,6-7級的大風都能扛的住,這在一般的戶外活動中是足夠用了,能住2-3人,不過此帳篷為軟底,為了防磨和防刮最好再配一個地席墊在帳篷下面。
衝鋒衣(爬山必備):
衝鋒衣分為暖殼、單衝鋒衣、兩件套、三合一衝鋒衣,但是無論是哪種,衝鋒衣的的講究在於工藝和面料,一件好的衝鋒衣其每個小時的防水壓起碼不低於5000mm,在工藝上主要是雷射鐳射切割及防水拉鏈,全壓膠等防水工藝。
爐具(不是每人必備):
有一種金色的鋁製酒精套鍋,帶鍋,能燒液體和固體酒精,並且有一定的抗風性能。
睡袋:許多戶外用品專賣店都有的四孔棉睡袋,很適合春夏秋三季使用。還有一種羽絨睡袋,適合冬季使用。
背包(一般女士需45-55升,男士需55升以上):
目前戶外運動中用的最多的就是BigPack的系列背包,價格偏貴,但強度、結構和背負系統都很出色,大概是國內能買到的最好的背包,唯一的缺點是放雜物的小袋太少。還有一種100多就能買到的軍用迷彩大背包,體積足夠大(最大約70-80升),強度也足夠高,就是背負系統不是特好,背起來比較累,外掛物品也不夠方便。
登山鞋:
好的登山鞋不僅走起來輕鬆,最重要的是能保護腳。戶外運動中對登山鞋的一般要求是高幫(保護腳踝、避免進沙土),硬底,鞋底花紋粗糙且耐磨,最好還能做到防水透氣。
抓絨衣褲:
最好的保溫層,直接外穿也不錯,不用追求名牌。
手套:
選用裁玻璃工專用的手心加膠棉布的手套,可防止尖刺刺穿,涉溪時可將其反戴,假如在溪中失足,以手支撐還可以增加摩擦力。
水壺
有一種1.3升的組合水壺(帶綠帆布套和一個能套在壺上的碗),如果戶外運動在冬天一般還要添置不鏽鋼真空保溫水壺,此外,大可樂瓶也是不錯的選擇,很輕,又能隨時看到還剩多少水,只是不能裝開水。
雨具
趣味裝備
戶外運動必不可少的八件趣味裝備:1.大塑膠餐布:晴天鋪在草坪上,可以當野餐的桌布,也可當作小睡片刻的床單;雨天連人帶包蓋住,可以省去專門的雨披。
2.洗漱包:用處不說了,能夠使你的洗漱用品井井有條。
3.密封袋:每次出門帶10個,濕的衣褲、買的零食,皆可裝入。塑膠袋的不密封常會誤事。
4.撲克牌:旅途中打打牌可以排遣無聊的時間。然而這並不是撲克牌最有用的用途。關鍵時刻,撲克牌可以充當路標,54張,100米一張,可寫5400米。牌上還可給後來人留言。
5.手杖:伸縮式便於攜帶,必要時可以驅趕野外小的動物,或者可以打草開路。
6.飛碟:可當作長途車上的水果托盤,切菜和書寫的墊板,碗碟、小臉盆或者盛水器,水陸兩用娛樂用品,功能多而且放在包內又不占體積。
7.彈弓:城市裡使不上,野外練練,徒步時增加樂趣,打打野果之類,屬於環保型武器。
8.私人名片:沒有嚇人的頭銜和令人景仰的公司,只有電話、地址、E-mail。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
注意事項
1.時刻要有危險意識。初入戶外運動者必須認真對待,從學會“害怕”開始,尊重生命。2.要儲備個人體能。在戶外一旦遇到惡劣的環境,身體裡的潛在病症可能會被激發出來,後果不堪構想。
3.要具備基本、必要的救生和自救技能,具備一定的相關知識,學會使用地圖和指南針進行定位。戶外運動,絕對不能僅憑一腔熱情。有低血糖的驢友一定要隨身帶著朱古力或糖塊,緊急時候可以用得到。
4.選擇安全、專業的戶外裝備。戶外運動是一項對裝備有專業要求的運動,前期需投入一定經費。同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場地,如果不是專業的驢友,不要輕易嘗試高山、懸崖等專業運動場地。
5.建議新手儘量選擇正規戶外團體。專業戶外俱樂部一般會有活動預案,具備完善後勤保障和聯絡系統。相比之下,自發團體活動盲目性和隨意性就很大,出現問題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戶外急救
戶外急救,就是在戶外遇到事故時,應沉著大膽,細心負責,分清輕重緩急,果斷實施急救方法;先處理危重病人,再處理病情較輕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處理局部;觀察現場環境,確保自己及傷者的安全;充分運用現場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來協助急救。一、處理前觀察
在做具體處理前,需觀察患者全身,並掌握周圍狀況。判斷傷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將耳朵靠近聽聽呼吸聲。尤其要注意臉、嘴皮、皮膚的顏色或確認有無外傷、出血、意識狀況和呼吸情形,仔細觀察骨折、創傷、嘔吐的情況。
隨後,更要選擇具體的處理方法。尤其對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況,不管有無意識,發現者均應迅速作緊急處理,否則將危及患者生命。在觀察症狀的變化中,遇症狀惡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應急處理。現場要儘量組織好對傷病者的脫險救援工作,救護人員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二、觀察後處理
在活動中發生的外傷或突發病況有很多種,所以也需施以各種適當的急救方法加以應付。
維持呼吸道暢通在做急救處理時,以患者最舒適的方式移動身體。若患者意識昏迷,需注意確保呼吸道暢通,謹防嘔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為確保呼吸暢通需讓患者平躺。若有撞擊到頭部的也要水平躺下,若臉色發青需抬高腳部,而臉色發紅者需稍抬高頭部,有嘔吐感者,需讓其側臥或俯臥為宜。
三、處理完畢後
在緊急處理完將患者交給醫師之前,需對患者進行保暖,避免他消耗體力,以使症狀惡化。接著聯絡醫師、救護車、患者家屬。原則上搬運患者,需在充分處理過後安靜地運送。搬運方法,隨傷患情況和周圍狀況而定。在搬運中,患者很累,要適度且有規則的休息,並隨時注意患者的病況。
現場搶救時間緊迫,對病情危重者的救治,一要遵守急救原則,二要抓住重點,迅速按正確步驟檢查患者。
1、先兆中暑:頭昏、口渴、疲乏、胸悶。
2、輕症中暑:出汗、噁心、嘔吐、脈搏增快。
3、重症中暑:循環衰竭型:以眩暈昏到、冷汗血壓偏低為主。痙攣型:四肢骨骼肌痛性痙攣伴有明顯失水。日射病:劇烈頭痛、頭昏、嘔吐甚至昏迷、驚厥。高熱型:以高熱、神志、模糊、瞻望為主。上述四型可混合出現。
救護措施
1、立即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服,安靜休息。2、僅有先兆表現或輕型者可給予清涼含鹽飲料,口服人丹、十滴水等。疑有循環衰竭者,酌情給予葡萄糖生理鹽水靜滴。
3、痙攣型者口服含鹽清涼飲料或靜滴葡萄糖生理鹽水,也可緩慢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10~20ML。
4、循環衰竭者從速補液擴容,糾正循環衰竭。
5、高熱型者:迅速降溫:用風扇、冷水、冰水或酒精擦身,至皮膚發紅,頭、頸、掖下及腹股溝處放置冰袋。也可將患者頭部外浸在4度的水中,並不斷按摩四肢皮膚有抽搐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熱昏厥
體質較弱的登山者,在夏季登山的活動中,由於活動劇烈、體力消耗過大,尤其是未能及時補充體內損失的水分和鹽份時,容易發生熱昏厥。熱昏厥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感覺精疲力盡,卻煩躁不安,頭痛、暈眩或噁心。臉色蒼白,皮膚感覺濕冷。呼吸快而淺,脈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體溫保持正常或下降。
為避免發生熱昏厥,一些體制較弱的登山者,在參加夏季登山的活動中應特別注意避免體力消耗過大的活動,注意休息節奏、保持體力。應多喝一些含有鹽份的水或飲料,即使對體內的電解質損失給予補充。
一旦發生熱昏厥,應儘快將患者移至陰涼處躺下。若患者意識清醒,應讓其慢慢喝一些涼開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瀉、嘔吐,應在水中加鹽飲用(每公升一茶匙)。若患者已失去意識,應讓其臥姿躺下,充分休息直至症狀減緩,送醫院進行進一步救治。
緊急處理
在治療傷處時,要注意是「新傷」還是「舊傷」,其處理方式是不同的。首先,先確立受傷之程度(患部外觀是否正常,如肌膚破裂,骨頭外露或異常突出),然後根據RICE的處理原則:Rest(休息):停止運動。
Ice(冰敷):可抑制毛細孔的擴張,降低出血程度。
Compression(包紮):包含固定、止血的功能。
Elevation(抬高):抬高患部。然後依其須要決定是否請醫生來或送醫治療。其中以冰敷最重要,因為冰敷可以降低傷者疼痛的程度。
◎扭傷處理:
首先,扭傷時立即予以冰敷,即可減輕疼痛程度及消腫。最好三日內避免浸泡熱水,以免加速發炎,當然,扭傷後儘量休息。
◎肌肉拉傷或是肌腱或骨膜發炎:
如果是肌肉拉傷或是肌腱或骨膜發炎,一般人當然是休息,但對於專業的運動員而言,長期的停訓會肌肉萎縮,神經反應變慢,進而使運動技術變形,運動成績明顯下滑。所以運動員在受傷後,不用完全停止練習,但引起受傷的動作,應該停止或減少 (尤其是應完全禁止比賽)。
◎骨折:
如果是骨折,必須等到完全復原才能繼續運動,不過須要注意的是有很多骨折,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
※冰敷法:
器材:(冰敷袋,冷卻劑或以塑膠袋包裹冰塊外包毛巾)。
時間:(一次10-15分鐘,反覆3-4次,中間間隔3-5分鐘)。
至於要不要貼藥膏,建議是受傷的「四天內」最好不要貼,因為市面上的藥膏,作用其實與熱敷是相同的。同樣的,受傷的四天內最好不要熱敷,而正確的方法是,受傷的四天后,傷勢不見好轉(疼痛無減輕或越來越痛),就應該到醫院照X光,讓醫生來檢查是有骨折或其它傷害。
坦白講,只要是有助於血液循環,任何一種藥膏都是有用的(外用的)。但要讓受傷痊癒,就只有休息,如果是想恢復到受傷前的肌力或體能狀況,就必須在復原後,逐步加強患部的重量訓練及柔軟度的訓練。
尤其是柔軟度的訓練,因為在受傷後,患部附近的肌腱及韌帶的柔軟度會明顯的降低,柔軟度差又是運動傷害常見的起因,進而一再的使同一部位受傷。建議是運動前多做伸展操,運動時帶上護具,運動後有空就熱敷。
在受傷後,肌腱與韌帶的柔軟度會大大的降低,而且肌力也會減弱(甚至消失),如在還未復原前繼續運動,是由其附近未受傷的肌肉代為收縮(這是一種生理自然現象),但如果有超過肌肉結蒂組織(好像是這樣說)所能承受的極限時,肌肉本能的會不收縮,以保護其不受傷害。
這現象只有在你的肌力及柔軟度恢復後才會有所改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知名選手在受傷後,須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以往的成績的原因。
凍瘡預防
冬天旅行,注意保暖好自己的腳、手、耳朵等部位,以免被凍傷。手可以戴相應的手套。腳部除了穿適腳、保暖的鞋襪外,還可以在腳尖處塞一點十辣椒,據說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耳朵可以用全罩式頭套或圍頭巾、戴連衣帽等包起來,起到保暖作用。其實,多運動血液循環快了,就不容易凍傷。老繭水泡
長時間步行,腳底多會起水泡不能刺破放水,尤其在旅行中,可以適當放鬆鞋子堅持下去如果太大或已經到了宿營地,可以用乾淨的針刺破放水,隨後可以用創可帖粘上護理。老繭是長途旅行的“資本”,老繭越厚越不會起水泡,這是長時間旅行的回報,因此,我們平常在洗澡、洗腳時注意不要刻意地去除老繭。疲勞與酸痛長時間徙步旅行,其小腿肌肉尤其疲勞和酸痛,到了宿營地應積極地進行按摩,促進肌肉的恢復,按摩可以用毛巾和熱水反覆多次進行,或者用火酒按摩,方法是將白酒點燃,用手快速地蘸火酒按摩疲勞部位,掌握好方法不會被火酒燒著。還可用專門的按摩泡酒、恢復液等。急救辦法
由於冬季氣溫較低,人的反應能力下降,特別是遇到雨雪天氣路面濕滑,很容易摔傷。因此冬天外出活動時,一是要做好充分準備;二是活動要注意適度;三是過於危險的活動要儘量少做。如果不幸受傷,也不要過於驚慌。首先要判斷傷情,是開放型傷口(有破口的),還是非開放型的。是否有皮下淤血,關節功能是否受到影響,是否出現肢體畸形。第二步是及時採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果是開放型傷口,不論傷口大小,必須送醫院進行治療。醫務人員到來前,要及時止血,有條件的,可用消毒後的紗布包紮;如果沒有條件,可用乾淨的布包紮,然後迅速送醫院治療,千萬不能耽誤。如果摔傷的同時有異物刺入,切記不要自行拔除,要保持異物與身體相對固定,送醫院進行處理。如果沒有出現開放型傷口,也不要自行或讓非醫務人員揉、捏、掰、拉,應該等急救醫生趕到或到醫院後讓醫務人員進行處理。受傷初期如果出現腫脹,可以用冰塊或冷水進行冷敷。所有意外受傷,都不要自行在傷處塗抹有色的消毒劑(如碘酒等),否則會影響醫生判斷傷情。
尋找處理
當你置身於崇山峻岭之巔,整日穿梭於廣闊的森林,而飲用水用盡了口渴難受,該怎么去獲得所需的水份?水在人體中的含量占近70%。體內所有的生理反應都離不開水,水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散熱、排毒,它是維持肌體生命活動、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質。據統計,人離開水的極限時間約為150小時(受環境溫度形響)。因此,絕境中的戶外運動者最主要的是先找到水。
飢能擋,渴難挨。如今,鄙人特意去請教了不少經驗豐富的老驢來給我們介紹一些野外生存取水的辦法。
尋找水源
聽:憑藉靈敏的聽覺器官,多注意山腳、山澗、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聲,有無蛙聲和水鳥的叫聲等。嗅:用鼻子,儘可能地嗅到潮濕氣味,或因颳風帶過來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後沿氣味的方向。
察:憑著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去觀察動物、植物、氣象、氣候及地理環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
1.根據天氣變化尋找水源
天空出現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烏黑、帶有雷電的積雨雲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在總有濃霧的山谷里定有水源;靠收集露水也可緩解些燃眉之急。
2.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尋找水源
生長著香蒲、沙柳、馬蓮、金針(也稱黃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較高,水質也好;生長著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質不好,有苦味或澀味,或帶鐵鏽;初春時,其他樹枝還沒發芽,獨有一處樹枝已發芽,此處有地下水;入秋時,同一地方其他樹葉己經枯黃,而獨有一處樹葉不黃,此處有地下水;另外,還如三角葉楊、梧桐、柳樹、鹽香柏,這些植物只長在有水的地方,在它們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來。
3.根據地形、地質的情況尋找水源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諺語告訴我們,可以在低洼處、谷地及緩坡斜地去找水。砂頁岩在我國分布甚廣,其分布在構谷、盆地或在砂岩與頁岩的接觸面處往往有泉水湧出。另外在溶洞深處,在各種沉積岩、火山岩和變質岩的裂縫地帶,大都能找到直接飲用含礦物質的泉水。
4.根據動物、昆蟲的活動情況尋找水源
夏蚊蟲聚集,且飛成圓柱形狀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螞蟻、蝸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飛過的路線和銜泥築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再有,鵪鶉傍晚時向水飛,清晨時背水飛;斑鳩群早晚飛向水源,這些也是判斷水源的依據。
改善水質
當我們找到水源,如何取水也是一個問題。在野外取水,有時相當困難,特別是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不少過去的優質水源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污染,特別是地處下游的河段,因此應了解上游的工業化生產情況,對混濁的湖泊、池塘應觀察水源里是否有生物、周圍植被的生長情況(是否花草枯萎褪色),對必須飲用的不良水要進行淨化、過濾加以。如果你身邊沒有淨化藥片,沒有醫用碘酒、漂白劑、食用醋……那就看看下面的辦法。
1.沉澱法
在你將找到的水收集好後,可放入少量的明礬或搗爛的木棉枝葉、仙人掌、核桃仁,攪拌勻後沉澱30分鐘。這樣,你便能得到較為乾淨的水了。
2.過濾法
當你所找到的水源泥沙混濁,有異物飄浮且有微生物或蠕蟲及水蛭幼蟲等,水源周圍的環境又不適宜挖坑時,可找一個塑膠袋(質量好,不容易破裂的),將底部刺些小眼兒,或者用棉製單手套、手帕、衣袖、褲腿等;利用可樂瓶也可以,先是去掉瓶底,再用小刀把瓶蓋扎出幾個小孔,然後自下向上依次填入2~4厘米厚的乾淨的細砂5至7層,壓緊按實、將不清潔的水慢慢倒入自製的簡易過濾器中,等到過濾器下面有水溢出時,即可用盆或水壺將過濾後的乾淨水收集起來。
3.改善鹽鹼水
在西北地區的沙漠戈壁中,能找到的大多為鹽鹼水,不能飲用。怎么辦?驢友老周支招:在有濕沙或苦鹹水的地方,挖一個直徑1.5米、深1米的沙坑,上蓋一層透明塑膠膜,四周用石頭固定,中部放上一塊小石子,使塑膠膜成一倒圓錐體。記得在圓錐體上面預先放個接水的容器。陽光透過塑膠膜使沙坑中的水分蒸發,水蒸汽遇到塑膠膜凝結成水滴,順著圓錐體的頂端滴入容器內。
4.海水淡化法
在海邊,可以用鍋煮海水來收集蒸餾水的方法使海水淡化。煮海水時,在鍋蓋內側鋪上毛巾,將蒸餾水的水珠吸附在毛巾上,然後再擰在大貝殼或其它容器內。這樣反複製作,就可得到所需要的可飲用淡水。冬季,可將海水放在一個容器中凍結,凍冰後的冰塊也可充當飲用的淡水。
基本裝備
穿著用品
一、服裝篇1.衝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鞋襪篇
1.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以保護腳踝); 2.輕便運動休閒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帽子
對比的色彩組合是流行的關鍵,帽子與衣服色差較大時,有可能顯得身材矮。帽子與衣服同色系,可給人修長印象。帽子的色彩要看臉色修正,臉色偏黃不適合黃綠色調,可選灰粉等色。膚色黑或白的人選色餘地就比較大。
膚色紅潤的人,選擇太陽帽的色彩範圍較廣,能夠與很多色彩協調。灰白膚色的人,適合用純度不高的中間色,如玉白、石綠、淺藍、褐色、淡紫色等,不要選擇過於華麗的顏色。
白色皮膚的人,帽子適用的色彩也比較多,但由於白皮膚容易給人柔弱感,所以選帽子時,應避免選擇白色或接近白色的顏色。皮膚黝黑的人在選用鮮艷色彩的帽子的時候,要注意服飾的整體效果。
黃皮膚的人不宜戴黃、綠色的帽子,但若把深茶色、紫蓮、蟹青、米灰等到色的帽子與服裝適當配合起來,也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多數人印象中,純棉是一種舒適的材料,然而在戶外帽子中卻是很少使用的。
純棉有著良好的吸濕能力,濕水後棉往往又不易乾爽,加之吸熱大的性能,讓戴者在炎炎夏日下加倍燠熱和濕轆轆的,戶外就成了一種痛苦。選用不當,往往令效果適得其反。
人的臉型有蛋型、胖型、方型和國字型之分。胖臉型的人如果戴圓頂帽就會顯臉部大,帽子小,若選用寬大的鴨舌帽就比較合適。蛋型臉的人戴鴨舌帽就顯得臉部更加上大下小,更見消瘦。選用圓頂帽就比較適宜。
圓形臉:臉看起來不那么豐滿,可以適合較長帽冠加上不對稱帽檐,這樣可以增加臉的長度,顯得立體。
三角形臉:由於下巴比較尖,所以高帽冠或短而不對稱的帽沿,就非常適合,讓人忽略尖尖的下巴。
方臉型和國字臉型的人選擇太陽帽相對比較容易。方形臉:顯眼的帽冠和不規則的邊,能使方形臉顯得柔和。長形臉:由於臉形的弧度比較狹窄,所以適度的帽冠顯得尤為重要,切忌帽沿太窄。
四、手套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五、眼鏡
對於海灘、滑雪、爬山等太陽光較強烈的野外運動來說,太陽鏡應該具有抗紫外線的功能。
很多運動有專門的太陽鏡。對喜愛高爾夫球和網球的人來說,25%的光線透射率是為草坪的低度反光特別設計的。琥珀鏡片可以增加對比度並吸收藍光,有助於運動中視覺的舒適性。
做日光浴或者滑雪,可以選擇紅色鏡片。在戶外游泳的人最好戴上經過防紫外線處理的游泳鏡。而專業滑雪鏡的鏡面由鍍有防霧、防紫外線塗層的有色材料製成,扭曲時只發生變形而不斷裂,避免對人的臉部造成傷害。
裝備用品
一、背包篇1.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野營篇
1.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髒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照明篇
1.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手電(作為備用的照明); 3.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螢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炊具篇
1.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得靠它了); 4.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水具篇
1.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腳踏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淨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淨水藥片(攜帶方便,淨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通訊篇
1.手機(最常用的聯繫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範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繫方法之一)
七、其他篇
1.登山杖(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淨水器藥品,個人藥品); 4.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背包綑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線做保護繩); 6.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樹,都可以用); 10.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計時和鬧鐘等功能); 11.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範圍); 15.針線包(萬一有衣物損壞了,縫縫補補總是需要的); 16.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護膝,很重要,尤其負重時,有它對膝關節的保護才不會留下勞損的舊患; 20.藥品(攜氧片、感冒藥、消炎藥、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繃帶、創可貼、維生素藥片、眼藥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1.備用食品(壓縮餅乾、朱古力、牛肉干、葡萄乾、能量棒……)
張瑞林主編圖書
《戶外運動》是張瑞林擔任總主編編輯的一本書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05年9月出版,全書共分七個章節。圖書信息
書名:戶外運動作者:張瑞林總主編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9-1
字數:210000
開本:16開
ISBN:9787040184501
定價:¥15.80
內容簡介
該書為“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畫”立項項目,並經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全書共分七個章節,首先簡略介紹體育健康、戶外運動與身體、心理健康的關係,然後,詳細地介紹了四種不同的戶外運動:定向運動、攀岩運動、野營、山地腳踏車運動。詳略得當,結構清晰,介紹明了。作品目錄
第一章體育與健康第一節健康概述
第二節體育鍛鍊與健康
第三節學校體育與競技運動
第四節營養與健康
第五節校園體育文化
第六節奧林匹克運動
第七節普通高等學校對體育教育的要求
第二章戶外運動與身體健康
第一節戶外運動促進心肺功能
第二節戶外運動與彈跳能力
第三節戶外運動與力量
第四節戶外運動與柔韌性
第五節戶外運動與靈敏性
第六節戶外運動中易發損傷的治療與預防
第七節戶外運動常見險情與處理措施
第八節身體健康的測量與評價
第三章戶外運動與心理健康
第一節心理健康的標準
第二節戶外運動與心理健康
第三節提高心理健康的戶外運動鍛鍊方法
第四節心理健康的測量與評價
第四章定向運動
第一節定向運動概述
第二節定向運動的發展演變
第三節定向運動的物質條件
第四節定向越野地圖的基本知識
第五節地貌的基本形態
第六節定向運動的基本技能
第七節定向運動的戰術
第八節定向運動競賽的組織與裁判
第五章攀岩運動
第一節攀岩運動概述
第二節攀岩裝備
第三節繩結
第四節保護技術
第五節攀岩技術
第六節下降技術
第七節攀岩戰術
第八節攀岩訓練
第九節UIAA比賽規則——總則
第六章野營
第一節野營的相關知識準備
第二節野營的相關物質裝備
第三節野營實踐技術
第七章山地腳踏車運動
第一節山地腳踏車運動概述
第二節山地腳踏車運動的裝備
第三節山地腳踏車的騎行技術
第四節山地腳踏車的訓練方法
第五節山地腳踏車的體能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