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簡介
![《我是你爸爸》劇照](/img/f/132/nBnauM3X0ITNzgTM5MzM1gTM0QTM4AjNwkzMzQTNwAzMxAzLzM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改編自王朔1990年代早期的一部小說《我是你爸爸》。
劇情簡介
喪妻的男人馬林生他在單位是先進工作者,在家裡卻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與其一手拉扯大的兒子馬銳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馬銳處處看父親眼色行事,繼而做事忘乎所以。馬林生感到失落、寂寞、悲憤父子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兒子為馬林生介紹同學鐵軍的媽媽齊懷遠,馬林生對齊懷遠的相貌氣質很不滿意,他感受到女方的放蕩和欺負。而更是他無法容忍的是,他發現兒子給他介紹對象並非出於對他的關心,而是為了擺脫他,想過自由自在的的獨立生活。馬林生開始反攻倒算,但馬銳並不買賬,並以絕食威脅。馬林生心灰意冷,和一直追求他的齊懷遠結婚,搬出了馬家,發誓從此不管兒子。無人管束的馬銳和流氓團伙打架,流氓團伙為尋報復,打傷了馬林生。馬銳到醫院看望父親,內心愧疚不已,他們深深體會到彼此的重要及無法割捨的父子親情,馬銳由衷地對馬林生說:您永遠是我的爸爸!
作者簡介
王朔,1958年出生,1976年高中畢業。其自謂:身體發育時適逢三年自然災害,受教育時趕上文化大革命,所謂全面營養不良。身無一技之長,只粗粗認得三五千字,正是那種志大才疏之輩,理當庸碌一生,做他人腳下之石;也是命不該絕,社會變革,偏安也難,為謀今後立世於一錐之地,故沉潭泛起,舞文弄墨。獲獎記錄
釜山國際電影節Pusan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第5屆(2000)提名
新浪潮獎王朔ShuoWang
2000年本片獲得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影片評價
![冤家父子海報](/img/a/3b7/nBnauM3XyYjN4QTM3QzM1gTM0QTM4AjNwkzMzQTNwAzMxAzL0M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由此可見,《爸爸》中可以看作馮小剛日後作品的一次預演,王朔在維持住作品的風貌時馮小剛卻在本片作著一些嘗試。那些官僚味的幽默在日後也成為馮小剛電影作品的一種風格特徵,象那篇悼詞、那份檢查,以及那些在特殊環境下所產生的喜劇效果的台詞。包括那出精神病院的橋段在馮小剛的《大腕》中也重複運用過,只不過影片《爸爸》畢竟不是馮小剛的作品,一切還是要圍繞王朔的小說開展,因此不能做到完全馮小剛化。其實真正到了後來馮小剛自己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切都可以更不靠譜的誇張,就拿《甲方乙方》而言,小說原本的思考被弱化,幽默和煸情被大量運作和添加,極大地迎合了廣大民眾的口味。馮小剛在自己對市場口味駕輕就熟之後,已不再改編,而開始按自己的意思來打造全新的電影作品。其實馮小剛的確是個能抓住市場口味的聰明人,我年少時就曾被他改編的《遭遇激情》煽出眼淚來。
影片的運鏡風格很象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甚至也感覺到張元的一些風格。其實也無關緊要,影片的畫面相當樸素,在用光方面頗為講究,總體而言奔著藝術風格而去。但如我先前所說的,這部影片的到來實在太遲了,將所有應該的驚喜都喪失怡盡,如果在當時上映的話還能引來更多關注的話,而現在看來卻顯得有些陳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