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自建所以來,成都山地所承擔並完成了千餘項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解決了國家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學問題,為我國的山地災害研究與防治、脆弱生態環境的恢復與重建,以及山區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20餘項科研成果獲獎,出版專著近百部,發表論文2800餘篇。體現我所科研成果在國家科學決策中重要作用的22份專家諮詢報告被中央有關刊物採用,16份得到溫家寶、曾培炎、黃菊等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批示。全所在職職工246人,其中創新體系人員117人,研究員42人,副研究員38人;現有自然地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自然地理學博士點和岩土工程博士點,以及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岩土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防災減災工程及防治工程、土壤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在崗博士生導師18名、碩士生導師27名,在學研究生151名,其中博士生85名,碩士生66名。
本所設有山地災害與防治研究中心、山地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和數字山地套用研究中心,其下屬有8個研究室、2個實驗室;另有山區建設與環境工程中心和套用分析測試中心,以及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中國委員會秘書處成都辦公室;“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表層過程重點實驗室”是中科院院級重點實驗室;中國地理學會山地分會、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土石流滑坡專委員、中國第四紀研究會套用第四紀專委會、四川省地理學會掛靠我所,由學會管理辦公室統一管理;主辦有《山地學報》、《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山地科學學報》(英文版·季刊))等重要學術刊物。
重 大 項 目
國家973項目 長江流域環境與水資源演化規律 賀秀斌國家973項目 上游環境變化與產水產沙作用機制 崔鵬
國家973項目 濕地系統水生態過程與格局耦合機理 鄧偉
國家973項目 西南喀斯特山地土壤侵蝕過程與水土流失危險度評價 張信寶
產業化項目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出口玫瑰油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
蘇春江
科技部重大前期
長壽命核素在非均勻地質介質中遷移過程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朱波
國家基金項目
乾熱河谷退化坡地土壤乾裂、地面蒸發與植物生長
楊忠
國家基金項目
粘粒含量對土石流源區礫石土強度變化的影響
陳寧生
國家基金項目
紫色土坡地硝酸鹽淋失及其環境效應研究
朱波
國家基金項目
邊坡錨固結構耐久性與壽命預測
何思明
國家基金項目
土石流形成區匯流機理研究
陳曉清
國家基金項目
黃土丘陵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侵蝕產沙回響示蹤研究
張信寶
國家基金項目
分散式單溝土石流預報模型
崔鵬
國家基金項目
土石流土體啟動的應力應變特徵及其降雨警戒基準值的研究
王裕宜
國家基金項目
流域侵蝕產沙的沉積物Cs-137解譯模型
賀秀斌
百人計畫項目
變化環境下長江源區生態環境演變及其生態水文過程研究
王根緒
院方向項目
土石流監測和預報系統研製
韋方強
院方向項目
土石流與環境相互作用機制及水電工程泥沙控制關鍵技術
崔鵬
東川土石流觀測研究站
東川土石流觀測研究站(中科院開放站) 國家重點野外台站(試點)1961年建站,2000年12月被科技部列為 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試點站)。主要 探索土石流與環境背景的關係、土石流的發生、 匯流過程及其發展演變趨勢、土石流成災規律及 其減災對策。
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CERN)
1987年建站,1992年進入中國生態研究網路,2001年12月被科技部列為國家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試點站)。該站研究高山生態系統的生產力與環境影響,高原隆起與冰川消長對高山生態系統的作用,以及監測山地環境動態,預測區域環境演變趨勢。
二灘金龍山滑坡觀測試驗站
1986年建站,主要探索滑坡中的變形觀測、 預報的技術方法和建立相關理論,為二灘水電站 的建設、運營安全服務,積累了系統的滑坡形變 的系統觀測數據和氣象、水文、環境資料。萬縣三峽生態環境實驗站
1997年建站,隸屬於國務院三峽工程建 設委員會三峽工程生態與監測系統。主要任 務是監測三峽工程建設和移民搬遷對自然環 境和社會經濟影響,及進行高效生態農業示 范研究。鹽亭紫色土農業生態觀測試驗站
(CERN)1980年建站,1992年進入中國生態研究網路,是紫色土農業生態研究的唯一試驗站。主要研究長江上游、西南丘陵區環境變化與人為活動相互作用下的農田物質循環、能量循環規律,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元謀水土保持生態試驗站
1992年建站,主要研究乾熱河谷環境退化 及其修復重建的理論與技術。在乾熱河谷環境退 化、退化環境綜合整治模式、植被恢復、節水農 業技術等方面有突破性進展。九寨溝自然景觀生態觀測站
始建於1986 年。主要從事九寨溝景觀生態形成與演變的基本特徵、景觀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研究。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簡稱成都山地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號。建所前的雛形機構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室,幾經易名後於1989年8月實行中國科學院與水利部的雙重領導,定名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並一直使用至今。在中國科學院的學科結構性調整和機制體制改革中,於1999年底被認定為資源環境基地型研究所,2002年4月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式列,2006年初,又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三期。20世紀60年代初期,中國科學院於1963年2月責成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協助中國科學院西南分院(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前身)在成都籌建地理機構,暫作為地理研究所下屬的一個分支機構,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地理室,並於1964年3月正式成立。
20世紀60年代中期,為加強西南“三線”建設,國家科委於1965年1月批准將地理研究所的有關研究部門一分為二調整到成都與西南地理室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西南地理研究所”。為加強業務領導,國家科委又於1966年2月決定將“中國科學院西南地理研究所”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
1970年7月,中國科學院決定把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下放到四川省,定名為“四川省地理研究所”,由四川省科技局領導。
1978年1月,中國科學院決定收回四川省地理研究所,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1987年10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將“中國科學院成都地理研究所”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1989年8月,根據該所要求,決定對該所實行中國科學院和水利部的雙重領導,改名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並一直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