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子高寢疾

文章借人物之口講述了無論生死都要對人有益的道理。

作品原文

(1) 成子高寢疾(2)。慶遺入請曰⑶:“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4)則如之何?”子高曰:“吾聞之矣:生有有益於人,死不害於人。吾縱生無益於人,吾可以死害於人乎哉(5)!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葬我焉(6)。”

作品注釋

⑴本節選自《檀弓》上。
⑵成子高:國子高,齊國大夫。
⑶慶遺:齊國人。請:這裡的意思是詢問。
(4)大病:重病 這裡指委婉的死亡。
⑸乎哉:表示反問的語氣詞。
(6)不食之地:不長莊稼的土地。

作品譯文

成子高病倒在床。慶遺進屋問他說:“您的病已很危急了,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後事該怎么辦呢?”子高說:“我聽說過,活著的時候要對人有益,死了也不要害人。我縱然在活著的時候無益於人,難道死了還要危害於人嗎?我死之後,就找一塊不長莊稼的地把我埋了吧。”

作品讀解

古人有詩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詩意,不知是否從成子高地事跡化出?即使不是,總有一點是相通的:做人應當替他人著想,有益於他人,犧牲自我,哪怕是死了也要有益他人。
這大概可以算作是一種無私的獻身的精神吧,如同春蠶,直到生命終結,才停止孜孜不斷的吐絲;正如紅燭,直到最後一滴燭淚燒乾,才不會再燃燒。倘若提倡人人都像落紅、春蠶、紅燭一樣默默為他人作奉獻,自然是很高尚、很偉大的。倘若要求別人作奉獻,自己則獨享別人的奉獻,那算是怎么回事呢?
理想同現實畢竟事兩回事。現實中總有人在作奉獻,也總有人在安享別人的奉獻,甚至害挖空心思地竊取。如果成子高有靈在天,怕事不得安寧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