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描述
![慢性腸系膜血管供血不足](/img/4/99f/nBnauM3XzQDOwQjNxAzNzYjNyITM4IDN1gjMwADMwAzMxAzLwc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症狀體徵
患者進食後出現瀰漫性腹部絞痛,是腸絞痛的主要症狀,餐後15~30min出現,2~3h後達到高峰,後逐漸消退,可向背部放射。腹痛的嚴重程度和持續的時間長短與進食的量有關係。有時僅有飽脹或鈍痛,有時則為劇烈絞痛伴噁心嘔吐,症狀呈進行性加重,發作日益頻繁,病人因此而改變食物的種類,減少進食量,甚至出現恐食症不敢進食,尚可有腸脹氣,便秘或腹瀉,糞便量多呈泡沫狀,含有大量氣與脂肪。病人體重有明顯下降,平均在10kg以上,常被疑有惡性腫瘤。症狀持續數月或數年的病人可能發生急性腸系膜血栓形成和腸梗死,有作者認為1/4的急性腸梗死發生在慢性腸動脈閉塞的基礎上。但慢性腸血管閉塞的病人將有多少發生閉塞則無法統計。除營養不良外,體檢和化驗檢查並無特殊點,雖在60%~90%的病人上腹部可聽到收縮期雜音,但無特異性,有時在正常人也可聽到。
病因及生理
![慢性腸系膜血管供血不足](/img/1/ef6/nBnauM3X2YzN4UjM2AzNzYjNyITM4IDN1gjMwADMwAzMxAzLwc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病因以動脈粥樣硬化和糖尿病引起的腸系膜動脈硬化多見。此外有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纖維肌肉分化不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應變性肉芽腫性脈管炎Wegner肉芽腫等。
病理生理
主要是由於腹腔內臟有3條供應動脈,即腹腔、腸系膜上及腸系膜下動脈,互相之間有側支循環形成。但如動脈硬化累及的範圍較廣,2~3支均有病變時,將有血供應量不足,影響了胃腸道的消化功能而出現症狀。內臟動脈有纖維肌層增生,腹部創傷或腹主動脈瘤累及腹腔、腸系膜動脈也可產生慢性“腸絞痛”,但甚為罕見。
流行病學
本病多發生在中、老年人,並常伴有冠狀動脈硬化,腦血管硬化,周圍動脈閉塞疾病,主動脈瘤等。
診斷檢查
![慢性腸系膜血管供血不足](/img/c/a63/nBnauM3X2YDMzUzM5AzNzYjNyITM4IDN1gjMwADMwAzMxAzLwc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主要根據臨床症狀起病急,腹絞痛多在餐後發生,發作程度和持續時間與進食量有關的突出表現。
2.結合血管造影,可確診。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可見白細胞計數升高。
其他輔助檢查:
1.腹部X線平片和鋇餐造影、內鏡檢查、腹部超聲檢查與CT檢查等對本病有特殊的診斷意義。
2.動脈造影是診斷本病的一項重要的檢查,先進行腹主動脈造影,並應強調照側位像以便觀察位置向前的腹腔和腸系膜上動脈的出口處,後再分別進行腹腔動脈,腸系膜上動脈與腸系膜下動脈選擇性動脈造影,以觀察腹內3根主要動脈的硬化與側支循環的情況,一般有兩支動脈受累而側支循環建立不多則將產生症狀,但應注意的是動脈造影有誘發急性閉塞的可能,造影前後應加以預防,糾正血濃縮,給予血管擴張藥及1~2次常用劑量的抗凝劑等。
鑑別診斷
1.消化性潰瘍穿孔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後,表現為上腹部劇痛並迅速遍及全腹、伴腹肌板樣強直,全腹有壓痛及反跳痛。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X線顯示膈下、腹腔內有游離氣體。患者既往多有潰瘍病史。
2.急性胰腺炎常有暴飲暴食史,突發性上腹部疼痛,重者呈刀割樣疼痛。伴持續性腹脹和嘔吐。血、尿澱粉酶在早期增高。重症病人腹水中澱粉酶濃度明顯增高。CT、B超等影像學檢查可發現胰腺呈瀰漫性或局限性腫大有利於診斷。
3.膽絞痛常有膽石症或膽囊炎史,疼痛多於右上腹,常伴有畏寒,發熱與黃疸。B超、CT檢查可確立診斷。
治療方案
![慢性腸系膜血管供血不足](/img/a/585/ml2ZuM3XwQjMxQDOzEzNzYjNyITM4IDN1gjMwADMwAzMxAzLxc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血管重建手術可分為3類:
1.血管內膜剝脫術。
2.將腸系膜血管狹窄段切除,然後將該動脈植入腹主動脈。
![慢性腸系膜血管供血不足](/img/f/748/nBnauM3X2UTNxAjM4kjNzYjNyITM4IDN1gjMwADMwAzMxAzL5Y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併發症
由於進食後出現瀰漫性腹部絞痛,病人因此而改變食物的種類,減少進食量,甚至出現恐食症。久之,患者體重明顯下降而消瘦。
預後及預防
預後:病死率在3%~30%,與治療是否及時有關,手術有效率90%。
預防:治療原發病(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引起的腸系膜動脈硬化等),預防腸系膜動脈的主幹發生嚴重狹窄或閉塞而引發本病。
相關詞條
相關連線
[1] 火罐網 http://www.huoguan.com/disease/d11/41872/cure.html
[2] 尋醫問藥網 http://sx.vip.qikan.com/Login.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