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泵抑制劑的臨床研究進展
消化性潰瘍(pepticulcer,PC)是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約有10%的人一生中患過該病。其病因複雜,目前公認的是黏膜的保護機制和攻擊因子之間失衡所造成的。隨著人們對消化性潰瘍發病機制的不斷認識,內科的藥物治療也不斷發展,從鹼性藥物到目前正廣泛使用的質子泵抑制劑,已經使潰瘍的癒合率達到90%以上,鹼性藥物可通過中和胃酸而降低胃和十二指腸內的酸度,同時由於胃內pH提高后,使胃蛋白酶失去消化活性;並且有細胞保護作用[1]。但長期套用副作用大,目前僅作為輔助用藥。H2受體拮抗劑競爭性地阻斷H2受體,阻止組胺與H2受體的結合,抑制胃酸的分泌。至今共有三代產品,第一代為西米替丁,第二代為雷尼替丁,第三代為法莫替丁。新一代產品較前一代作用強,其中法莫替丁活性最強,相當於西米替丁20-50倍。H2受體拮抗劑的出現,使潰瘍的治療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不能達到完全治癒,且第一代產品有與細胞色素P450親和力大,影響其他藥物代謝,並干擾性激素的副作用,第三代產品通過腎臟排泄,腎功能不良者清除延遲[2],因而臨床套用療效並不十分滿意。質子泵抑制劑的出現是潰瘍治療史上的飛躍,是目前為止作用最強的一類胃酸抑制劑。其抑酸原理是抑制壁細胞泌酸的最後環節H+-K+-ATP酶的活性,使H+不能由壁細胞內轉運到細胞外及在胃腔內形成胃酸。奧美拉唑為1979年問世的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劑量為20mg,qd.十二指腸潰瘍的4周愈合率為82%-98%,胃潰瘍6周癒合率為85%-96%[3]。繼奧美拉唑之後又推出了潘托拉唑和蘭索拉唑,這三種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療效相近,但存在一定局限性[4]:給藥時間和進餐可影響其療效;起效時間較慢,需在服藥後2-3天;需多次服藥才能達到最大抑酸效應;藥動學個體差異大;不能24小時抑酸,即使一天兩次服藥,仍有夜間胃酸反跳發生;促進潰瘍癒合和症狀緩解的作用不穩定;它們由CYP2C19與CYP3A4代謝,因此在臨床藥物代謝性相互作用的發生率較高。雷貝拉唑為新一代PPIS,於1997年在日本上市,在藥代動力學方面,雷貝拉唑最突出之處是與其他PPIS的代謝不同,其他PPIS主要是被肝臟的細胞色素P450系統的肝藥酶CYP2C19和CYP3A4代謝,其次是經過結合酶代謝[5]。CYP2C19基因多態而常有兩種表型,即EM型(extensivemetabolisers,又稱正常代謝型或快代謝型)和PM型(poormetabolisers,又稱慢代謝型)。不同人種基因表達不同,雷貝拉唑不受CYP2C19代謝的影響,因此在不同人群中療效差異小,由於代謝途徑不同,雷貝拉唑的藥物間相互作用少[6]。
目前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重要病因已得到醫學界的確認。DU患者的HP感染率為90%-100%,GU為80%-90%。根除Hp可以[7-8]:促進潰瘍癒合;明顯減少潰瘍的復發;可顯著降低消化性潰瘍出血等併發症的發生率。因此根除HP治療在消化性潰瘍中尤為重要。質子泵抑制劑已經成為根治幽門螺桿菌的首選藥物之一,其抗Hp作用可能是阻斷Hp的SH殘基,抑制Hp產生尿素酶,從而影響Hp在胃內的定居和生存,達到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9]。也有人認為是由於Hp的胞漿膜上的H+-K+-ATP酶與人胃壁細胞上的H+-K+-ATP酶相似,都屬於P型酶,因此能同時被抑制[10]。體外研究證明,雷貝拉唑的抗Hp作用明顯強於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11]。
質子泵抑制劑有強大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及其抗Hp作用,因此在消化性潰瘍的藥物治療中尤為重要,而雷貝拉唑是新一代質子泵抑制劑,起效迅速,作用持久穩定,副作用少,因此與其他質子泵抑制劑相比在治療消化性潰瘍中具有較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