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詞目】感時【拼音】gǎn shí ㄍㄢˇ ㄕㄧˊ
注釋
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漢 王逸《九思·哀歲》:“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明 袁可立《蓬萊閣懷古》:“千載有同心,感時懷高尚。”
清 吳敏樹 《九日鹿角登高》詩序:“而騷人賦客,又或喜為感時傷物之語,以益其悲。”
錢基博 《吳祿貞傳》:“ 祿貞能為詩,感時撫事,隨口吟唱,如不經意。”
詩詞賞析
原文
感時(清)秋瑾
莽莽神州嘆陸沉①,救時無計愧偷生。
搏沙有願興亡楚②,博浪無椎擊暴秦③。
國破方知人種賤, 義高不礙客囊貧。
經營恨未酬同志, 把劍悲歌涕淚橫!
注釋
①莽莽——草深廣貌。 ②搏沙句——搏沙,沙無粘性,不能團結。蘇軾詩:“親友如搏沙,放手還復散”。這裡作團結解。亡興楚,《史記.項羽本紀》:范增對項梁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並引楚南公“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話,來激勵項梁興兵恢復楚國。這裡借來說中國人一定能夠打敗外來侵略者,顛覆滿清王朝。 ③博浪句——漢朝張良曾經在秦國滅掉韓國後,雇力士用鐵椎狙擊秦王於博浪沙中,為韓國報仇。語譯
可嘆祖國大地,無邊草原正在往下沉淪。看著國勢阽危,挽救乏術,自愧有負此生。
我有團結志士,復興邦國宏大的志願,
所恨手無寸鐵,用來打擊殘暴的敵人。
國家亡了,方體會民族地位的微賤,
正義高舉,哪怕在客地流浪的貧困。
自恨奔走革命,一事無成,無以報答同志,
徒然手持寶劍仰天悲歌,眼淚灑滿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