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傳統醫學的寶庫中,有不少獨特的治病方法,“情志療法”就是長久以來行之有效的一種。清代名醫傅青主曾留下運用此法的成功記錄。
來歷
一次,傅府來了位滿臉愁容的男子,為其妻子求治。據來者說,他和妻子婚後相敬如賓,恩愛甜蜜,幾乎從未紅過臉。前些日子,因事發生爭吵,過後妻子就得了病。原以為只是一時不樂,無甚大礙,豈知病況日重,以至臥床不起。傅青主詳細問了有關情況後,步至堂前,在院中拾得小石一塊,鄭重其事地將石子交給來者,說這是他專為醫治其妻之病選取的藥引,要男子回家耐心守候著用火煮軟,再來取方抓藥。還再三叮囑:煮時,火不得熄,水不能斷,否則,這石頭煮不軟,做不了藥引;沒有藥引,其妻之病怕是任憑什麼藥也難以奏效。盼愛妻病癒心切,這位男子回到家中便在病榻邊生起小炭爐,文火煮石。一天,兩天,三天。一連數日,通宵達旦,添水加炭,眼都熬紅了,也不敢稍事休息。其妻被他的精神感動,竟支撐著離開病榻,代夫煮石,並催丈夫去問醫生,如何方能煮得石軟。男子不敢馬虎,又一次急匆匆地趕至傅府求教。傅先生聽說病妻已下榻代為煮石,高興地笑對男子說:“你這就回家吧,尊夫人的病已經給治好了。石子是沒法煮軟的,可是,因爭吵在她心頭鬱積而生的疙瘩,已被一腔至誠給煮軟了,化解了。”
這位清代名醫並不用藥,所採用的,就是中醫稱作的“情志療法”。這種療法,或從根本上化解一種不良情緒,或用一種情緒沖淡另一種情緒,總之是務須尋得一種方式,來糾正某種過度或長久不散的情緒,藉以達到醫治各種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