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今,四十餘載春秋,世道滄桑,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不但從大的方面影響著國計民生,而且將其觸角不可阻擋地伸向了社會的最基本元素之一——中國農村的千家萬戶,其影響自然千差萬別,有好有壞。
目錄
序
上卷 山風
失蹤
辮子和剃頭匠
馬寨公社
電影與廣播
劁豬娃
小寶一家
石器(一)
石器(二)
割牛舌頭
遊街
紅薯
美食
山戀
出嫁
換親
鏇車軸
汽車
馬寨國小
土布
戲劇
二哥
賽戲
飛
木匠
草房
電報
送信
刻鋼板
信教
“公賊”
算盤
鑽研
鐵路
遠行
招工
賭
過年
中卷 鄉俗
家譜
收音機
單幹
換種
交糧
抓大肚
罰款
考學
隨禮
攤派
告狀
種菸葉(上)
種菸葉(下)
回歸
生意
飯鋪
上癮
空殼
開礦(一)
開礦(二)
扶貧
私奔
修廟
轉正
戶口
下崗
盜搶
“丙豪國小”
發跡
大款
電視機
打工去
下卷城韻
地下
天上
橡膠壩
漢子
手機
女人
攻勢
快捷
美容
孩子
電腦
解救
列車
瀟灑
熱土
打工(上)
打工(下)
港澳(上)
港澳(下)
非典(上)
非典(下)
機頂盒
絕交
買車
拆遷
回鄉
尾聲
濃縮歷史(代後記)
……
序言
在拙著《鎮委書記》、《側身官場》和《怪味滄桑》同時出版面世前,作者就像當年愛因斯坦試圖將引力場、電磁場等統一在一個場內一樣,也試圖在三部書中找出某種聯繫,將三者定義為一個類別。但是,《鎮委書記》寫的是一個基層幹部的歷練作為,《側身官場》寫的是一群縣級文秘人員的苦辣酸甜,而《怪味滄桑》寫的則是當代四十多年時間裡,科學技術的普及套用給部分農村人帶來的生存憂患。從表面上看,這三部書的內容雖然不相及,卻都是作者的自身經歷和生活感悟,表現的是人生的坎坷和世事的變遷。
作者是學理科出身,並沒有系統地經過文學創作方面知識的學習與訓練,在寫作手法上也並不完全遵循文學創作的一般規律,這一定讓內行人感到不在套路,覺得這三部書有點“怪”。其實,說這三部書“怪”,並不是因為作者怪、作品怪,或者其中描寫的人物怪、事件怪。因為這三部書反映的是當代人經歷的社會真實、人生真實和生活真實,書中所有的人和事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內容並不怪,怪就怪在寫作手法上。所以,河南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李永臻先生曾經稱之為“另類”,“怪”字的含義也就體現在其中了。
生活像一個萬花筒,隨便搖一搖,就會變幻出各種圖像。全世界有幾十億人,在這個小小寰球上,或愛或恨,或泣或歌,或息或作,或善或惡,每時每刻不知發生了多少故事。人生是漫長的,從達官貴人到凡夫俗子,無論怎么回顧和展望,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樂年華;人生又是極其短暫的,從偉人英烈到小蟲豸,無不在歷史的天空里瞬間划過,形成的是一陣又一陣的流星雨。所以作者又常常懷疑,自己感悟的生活到底有沒有代表意義。
就小說創作而言,生活就像一頭大象,作家們其實是一群既傻得可愛又聰明伶俐的瞎子,他們都在摸這頭大象,並通過自己的感知和思考,對生活進行認知和梳理。當他們摸到大象的肚皮時,就說大象如同門板;當他們摸到大象的一條腿時,就說大象像根柱子。我自己更說不清楚,所摸到的生活,到底是大象的哪個部位,也許是大象的尾巴,或者是拴大象用的繩子。當然,無論我們摸到大象的哪個部位,都會產生一些異於旁人的感悟。生活本身是一回事,而感悟與表述則是另一回事兒了。作家通過艱辛的勞作,表述出來了才是作品。作品出爐了,等於向世人驚呼一聲:“瞧,原來大象就是這么一種怪東西!”
我這三部作品一起推向市場了,不過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作品洪流中幾滴水珠。如同人生不可捉摸一樣,難以預測它們到底有何影響,以及在文壇上有沒有地位和貢獻。作者並不打算虛假地宣稱獻給親人和友人們,毫無疑問,他們自然會為作者的成果欣慰、自豪並祝賀。作者真正獻給的是讀者,作品就是寫給他們看的。作者相信有自己的讀者群體,但也不假裝謙虛地請教讀者,請他們指出作品的什麼謬誤和不足,因為作者並沒有打算根據大家的評判去重新修訂什麼。如果碰到了執著的讀者,他能從這些作品中,讀出知識、哲理和趣味來,並且研究發掘出一些有益社會進步、有益人生求索的東西,那這位朋友肯定是作者的知音,這三部作品就是獻給他的。
作者的這份孤傲、自信和淡泊,可能是自己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夜郎自大;既非追星一族,又不特別崇拜名人的性情所致。所以,作者不勞已經聲名顯赫的大作家們的大駕,拉大旗,作虎皮,請他們點評導引,而是自拉自唱,自己為自己作總序。
河南文藝出版社的編輯方亞平和崔曉旭等同志,為三部書的出版傾注了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謹向他們表示真誠的謝意。
文摘
故事應該從九十七歲高齡的七太爺突然失蹤說起。
這七太爺,是我們山鄉馬寨的一個姓杜的高壽老人,對於本書的一個主要人物杜小寶來說,七太爺實際上是他的“七太太爺”。
縣裡的民俗學家們考證過,在我們這一帶山鄉,對長輩的稱呼是很有講究的。一條“命根子”往下延續,並且分裂成樹狀結構,就有了不同輩分。直接下傳的是“祖”,與“祖”同代的人稱“宗”,祖與宗雖然都是親的,但親的程度不一樣。如你爺爺的父親是曾祖,你應該稱他為“太爺”,而爺爺的爺爺是高祖,你就應該在太爺的前邊再加上一個“太”字,就成為“太太爺”了。加上一個“太”字就又長了一輩,這不是“和”的關係,而是“積”的關係,就好像代數學裡“太”字上又平方了一樣。說句笑話,在我們這裡,你要是結巴舌,叫“太爺”時不小心,“太……太……太……爺”地結巴下去,就可能一下子不知道能給對方長多少輩。好在上了五輩的家族很不多見,所以,在“太”字平方的基礎上,基本上沒有加上立方或者n次方的。照這么說來,“七太爺”應該是杜小寶父親的正確叫法,可這個小寶也跟著父親和大多數鄉親一樣叫“七太爺”,而且還常常把那個“七”字省去。反正上下五輩關係太複雜,讓一個小孩子家叫起來確實困難,就沒有人認真地糾正過他。
我們馬寨的“能人”元叔就專門論證過,輩分太高了,就失去了論輩分的實際意義,你想,祖祖輩輩的人都把上蒼稱呼為“老天爺”,沒有人說這是亂了輩分的。等杜小寶長大後,聽著孩子們也像他當年一樣大講“雷鋒叔叔”的故事,忽然想起元叔的話,才突然醒悟,“七太爺”、“老天爺”和“雷鋒叔叔”都不過是一種符號式的稱呼,元叔當年的分析雖然淺顯卻很有道理。
七太爺的突然失蹤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秋冬之交的一天。
這一天其實稀鬆平常。那個時候,實行的是人民公社體制,公社下面是生產大隊,生產大隊下面是生產小隊,所有制的形式是公有制,“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為基礎的這個“隊”指的是生產小隊。我們馬寨是一個大村子,成立了一個生產大隊,下邊設了八個生產小隊。生產隊是一種慢慢騰騰的社會機器,農活是常年乾不完的。八隊的“狼”叔經常“咬槽”說,當幹部的都是他媽的想事蟲,天天給你找活乾,天天讓你沒飯吃,都是幹部領一群社員熬時間,磨洋工,混工分。
這一天已經是青霜白露的天氣,八隊的社員照樣起個大早,到地里幹活。這天早上,全隊社員都去了西嶺溝一塊大一點的棉花地,女人們不停地哈著凍得通紅的手,採摘
……
後記
當今世界的變化實在太快了。從20世紀60年代到今天,才不過四十多年,世道滄桑,變化巨大。有許多舊事物在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了,有許多新生事物還沒有來得及發展壯大,就立刻消亡了。還有一些新生事物,會突然出現在人們面前。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交通通信,等等,無不與時俱進,處在激變之中。
誠然,發生這種巨大變化,是多種因素促成的,而科學技術向人們的生產、生活不斷滲透,確是一個最不能忽視的要素。
我是一個學習自然科學出身的人,當然具有另一種特殊的視角。我覺得,人類自從進入工業社會,不過三百多年。正是科學知識的加倍翻番,套用技術的廣泛普及,才以強大的力量,推進社會的政治經濟飛速發展。
各種新事物交叉滲透,人們的意識形態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我們的祖國日益繁榮富強,我們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時代召喚我們的民族必須具備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我們參與國際競爭必須具備的原動力。
創新可以使我們的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科學技術的創新,使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不斷走向富裕。創新就會有淘汰,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當然,在創新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負面效應。
於是,我想把自己長這么大的所見所聞,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四十多年的時光,我們經歷了農業時代,進入到工業時代、資訊時代。這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大主題,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理一理脈絡,挖掘出漸被淹沒的事物,也不能說不是一種嘗試。
比如我小時候整天見到的石磙、石碾、石磨、石臼、算盤、牛車等生產生活用具,剃頭匠、劁豬匠、木匠、泥瓦匠等手藝人,牛車、人力車、腳踏車等交通工具,以至現在的BP機、錄像機等高科技產品,這些東西,即將淡出人們的生活。如果不訴諸文字,恐怕我們的後人將不知道他們來自何方,根本不會了解父輩們創業的艱辛,不知道一代又一代人,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我有了這種想法,經過思考,決定以文學的形式給予展現。
於是,我腦海中的人物就出來了:七太爺和小寶一家,元叔和風姑,孫滿倉和胡榮花,劉慶典和春妮,陳聰老師和丁老師,孫二孬和劉臭蛋,杜思寶和孫丫丫,劉繼苹、劉繼先和狼叔,胡萬有和孫乃社,台灣老兵孫丙豪等,他們的離合悲歡、浮沉起落,構成了文章的主題。事物也出來了,科學技術的成果與他們相生相伴,國家發展的大氣候與他們同息共存。
故事也出來了,既有歡笑和詼諧,也有苦難和沉重。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有著不同的追求。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人們嚮往的是溫飽;實現溫飽的目標後,人們追求富裕;貧富差距拉開了,人們各自在自己的坐標點上,尋找提升資本積累和生活質量的途徑。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的新生活,也因人而異。所有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又會給傳統道德以嚴峻的挑戰和衝擊,人們照樣面臨著情感、教育子女、就業方式等方方面面的重壓和困惑。通過對他們行為狀態的描述,把20世紀60年代、80年代和進入21世紀後三個時段,科學技術對人們的巨大影響展示出來。
狀物、記人和敘事,混合在一起,尤其是比較多的狀物,就顯得特別怪。所以,這部書又是一個非驢非馬的另類作品。寫起來也是比較困難的,需要有對事物的深刻洞察、認識、剖析和渾厚的藝術功力。能不能達到這一要求,由讀者自己去評判。
在寫作過程中,我的夫人郭成敏女士是第一位聽眾,她為書中展現的事物、人物的奇妙組合而感動、振奮,每聽完一兩個章節,總覺得意猶未盡。
我的朋友對這部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有道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說,他們為書中人物的命運,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有的說,讀了上卷,讓我回到了少年時代;有的說,對於某些理論方面的描述,言簡意賅,讓人明白了不少原來弄不清楚的一些道理;有的說,沒有想到,農村的生活和我們現實中的生活,竟然如此豐富多彩。他們一致認為,我能夠寫出這部“書”,是因為在我的骨子裡,有著深厚的農民情結和科技情結。
是啊,幾十年的時光過去了,書中的所有意象,可能早就在我的心中形成了網路。如果它能夠面世,一定是在為我的父老鄉親們樹碑立傳。我是他們的兒子,我太熱愛他們了。能夠用文字把他們的生存狀態展現出來,正是他們在我的血液里注入的歷史使命起著重要的發酵作用。
從2006年2月1日開始,我既要在單位工作,又要參加市委黨校的學習,還有許多雜七雜八的公事、私事,熬了百十個不眠之夜,終於在5月7日夜完成初稿。就像一個產婦,在陣痛中分娩出了一個長滿嫩毛的孩子,腹中雖空空蕩蕩,心裡卻非常高興。不管它有多么醜陋,還是希望讀者能夠喜愛它、指教它,讓它完善,在當前汗牛充棟的出版物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