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傳

急傳

急傳,快速的驛傳。《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周公 旦 從 魯 聞之,發急傳而問之曰:‘夫二子,賢者也。今日饗國而殺賢者,何也?’” 宋 蘇舜欽 胡舜元 《地動聯句》:“坦途重車僨,急傳壯馬攲。”

詞語信息

驛站驛站

詞語急傳

拼音jíchuán 

注音ㄐㄧˊㄔㄨㄢˊ

引證解釋:快速的驛傳。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周公旦從魯聞之,發急傳而問之曰:‘夫二子,賢者也。今日饗國而殺賢者,何也?’”宋蘇舜欽胡舜元《地動聯句》:“坦途重車僨,急傳壯馬攲。”

演變歷史

傳遞方式

古代最原始最主要的快遞方式之一是“步傳”,即靠人工步行投遞。這在周代叫“徒遽”,與用郵車投遞的“傳遽”正好相對。步傳又叫“步遞”。“遽”與“郵”、“驛”、“館”、“置”意思差不多,都是郵傳、速遞機構。如春秋時,齊桓公在齊國大路上,每30里設一個“遽”,漢代則30里設一“置”。

“健步”是古人對快遞員的最常用稱呼之一,《通鑑》注稱,“健步,能疾走者,今謂之急腳子,又謂之快行子”。健步其實就是郵差,不同時代叫法也不同,秦代叫“輕足”,漢代叫“郵人”、“驛足”,宋代叫“遞夫”,明清叫“驛夫”……。據《隋書》記載,陳末隋初有一位叫麥鐵杖的“投遞員”,“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馬”,曾由京城夜送詔書到徐州,“夜至旦還”。

保密制度

秦代為例,當時有嚴格的交接和登記制度。《行書律》中規定:“行傳書,受書,必書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輒相報也。書有亡者,亟告官。”同時對投遞員的素質也提出了硬性要求:“隸臣妾老弱及不可誠仁者勿令”,即老弱和不誠信的人,不能擔任投遞員。

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書都是寫在竹簡上,所以傳遞之前都會將郵件綑紮妥當。在結繩處使用封泥,並蓋上相關印璽,以防私拆;寫在絹素上則要裝入書袋中。

到了漢代,封裝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外封套有、囊等,根據物件的形狀、大小,分別裝入不同的包裝袋中。其中,“函”為一種小木盒,用來裝簡牘,上有木板蓋,刻線三道,鑿一小方孔,用繩子紮好後,方孔處要用封泥封好。

唐代,公文郵件的封裝通常要用囊封,尤其是密奏,更要囊封。封泥不僅有保密的作用,還有等級之區別。一般最高五封,最低三封。封泥越多,表明郵件越重要,所用的速遞工具就要考慮緩急。

宋代,郵件保密制度和技術更為完善和進步,出現了“字驗”、“數遞”、“色遞”、“字遞”、“物遞”等多種先進的保密手法。

清代郵件封發、保密和防損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遞”、“木匣入遞”、“絹袋封發”、“匯總封發”、“長引隔眼”等多種裝封手段。清代在速遞奏摺一類的重要郵件時,還有專用的封裝程式,使用“封桶”、“報匣”、“夾板”等封套,外人是絕對看不到的。

處罰

秦代規定,如果拆看或偽造文書,未能察覺,罰二甲,即《法律答問》中所謂“發偽書,弗知,貲二甲。”《唐律疏議》規定,“諸文書應遣驛而不遣驛,凡不應遣驛而遣驛者,杖一百。”打板子算是最輕的處分。

在唐代,快遞送晚了,或是不依驛道行走(枉道),也要被處罰,最嚴厲的懲罰手段是處死。如果在投遞過程中出現稽程,將根據時間的長短、公文的性質、引起的後果,作出相應處罰。

所謂“稽程”,就是耽誤快遞。唐律規定,“諸驛使稽程者,一日杖八十,二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如果是軍務,“要速加三等,有所廢闕者違一日加役流,以故陷戶口軍人城戍者,絞。”

對失密或私拆、損壞、丟失郵件,唐代也有相應處罰規定。當時禁“漏泄”、“稽緩”、“遺失”、“忘誤”,其中對泄密處罰最厲害,《唐律疏議》(卷九)中規定,“諸漏泄大事應密者,絞;非大事應密者徒一年半。”

私拆郵件的,《唐律疏議》(卷二十七)規定,“私發官文印封,視書者杖六十,制書杖八十。若密事各依漏密坐減二等,即誤發視者各減二等,不視者不坐。”

此後,各朝代對郵遞違規的處罰規定,均與唐朝差不多。

考證

有信史可考,快遞在中國上古周代時便已出現。據《周禮·秋官》記載,當時周王朝的官職中,便設定了主管郵驛、物流的官員“行夫”,對其職責要求是,“雖道有難,而不時必達”。實際上,早在商朝已有近似於快遞的馹傳制度,並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證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