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心理學原理》一書中作者從將心理學當作一門自然科學的基本前提出發,研究了人類心理活動與大腦神經生理活動的關係,考察了關於人的心理現象的內省分析和實驗研究等方法,對意識、記憶、想像、情緒、推理等各種心理現象進行了討論,特別是提出了思想之流(或意識流)的思想。
作品目錄
第一章 | 心理學的範圍 |
第二章 | 大腦的功能 |
第三章 | 大腦活動的一些基本條件 |
第四章 | 習慣 |
第五章 | 動機理論 |
第六章 | 心靈要素理論 |
第七章 | 心理學的方法和陷阱 |
第八章 | 心靈和其他事物的關係 |
第九章 | 思想流 |
第十章 | 自我的意識 |
第十一章 | 注意 |
第十二章 | 概念 |
第十三章 | 辨別和比較 |
第十四章 | 聯想 |
第十五章 | 時間知覺 |
第十六章 | 記憶 |
第十七章 | 感覺 |
第十八章 | 想像 |
第十九章 | 事物的知覺 |
第二十章 | 空間知覺 |
第二十一章 | 實在知覺 |
第二十二章 | 推理 |
第二十三章 | 活動的產物 |
第二十四章 | 本能 |
第二十五章 | 情緒 |
第二十六章 | 意志 |
第二十七章 | 催眠 |
第二十八章 | 注意的必然真實性及其效果 |
參考資料來源 |
創作背景
威廉·詹姆斯曾被精神抑鬱困擾,他通過閱讀哲學文章、研究改變心靈狀態的化學藥品等方法結合自己心理學教學發現,最終通過《心理學原理》一書表明他對心理學認知的觀點。
1869年,詹姆斯從哈佛大學獲得醫學學位後,他的焦慮和抑鬱加重。在那些憂鬱的日子裡,詹姆斯開始建構一種生活哲學。他閱讀了許多哲學,包括查爾斯·雷努維葉(Charles Renouvier)論自由意志的文章,這使得詹姆斯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他斷定,他的自由意志的第一個行動就是相信自由意志。接下來,他決心通過相信自由意志的力量治癒他的抑鬱症狀。很明顯,在一定程度上,他獲得了成功。因為在1872年,他接受了哈佛大學的一個生理學教學職位。他評論這件事說:“承擔某種有責任的工作對於一個人的精神是件崇高的事情”。然而,僅僅過了一年之後,他就請假去義大利旅遊,但是他後來的確又返回了教學崗位。
大約在同一時間,詹姆斯開始對某些可以改變心靈狀態的化學藥品產生了興趣。他讀了一些有關在亞硝酸氧化鈉(即所謂的微笑氣體)和亞硝酸鹽影響下而體驗到的所謂“啟示”。這些化學藥品影響大腦的氧氣供應,可令人感到激動。他決定自己嘗試這些藥物。
1875年至1876年,詹姆斯在教學工作期間開設了第一門心理學課程。他稱這個課程為“生理學和心理學的關係”。因此,哈佛成為美國第一個講授新實驗心理學課程的大學。詹姆斯從來沒有學過一門心理學課程,他所參加的第一個心理學講座是他自己主講的。
1878年,威廉·詹姆斯的生活中發生了兩個重要事件:一是他同愛麗絲・吉本斯(AiceH·Gibbens)結婚;二是他和出版商簽訂《心理學原理》的寫作協定。
《心理學原理》一書的寫作在他的蜜月旅行時就開始,在書稿將要完成的最後階段,詹姆斯常常夜以繼日,終於在1890年5月22日將書稿送到書商亨利·霍爾特手中,同年9月出版問世。完成該書之所以花費了12年時間,其原因之一就是詹姆斯對旅行難以抑制的熱愛,通常情況,如果他不在歐洲,就是在美國紐約州或新罕布夏州的深山裡。
作品思想
•關於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關於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詹姆斯提出:“心理學是關於心理生活現象及其條件的科學。”這些現象就是諸如人們稱為情感、欲望、認知、推理、決定等之類的東西,如果人們膚淺地處理這些東西,這些現象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就會給其觀察者留下一種混亂的印象。
•關於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詹姆斯認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種:
1、內省法
詹姆斯指出,內省是人們發現自己意識形態的最有效的工具,是靈魂對內心生活的觀察;同時它也是對心理生活的直接認知,特別是對剛剛結束的心理活動的直接記憶,不過它會含有一定的推想成分。
2、實驗法
實驗法對於心理學的作用類似於顯微鏡對於解剖學的作用,韋伯(Ernst Heinrich Weber)、費希納(Gustav TheodorFeehner)和馮特等人使用實驗的方法而使心理學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使人們不得不把它作為心理學研究的一種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使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變得豐富而實在。
3、比較法
詹姆士把比較法正式列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範圍之內。他指出,比較法在心理學研究中可以作為內省法和實驗法的補充,這種方法常常以內省的材料為根據,從而建立一個正常人的心理活動模式,然後再把這種模式與動物、兒童或有心理異常的人進行比較。
•本能論與習慣論
1、本能論
關於本能的定義,詹姆斯指出,本能通常被界定為產生一定的結果但未預見到結果,而且無需事先經過教育就能自動完成的這樣一種方式的動作官能。每一種本能都是一種衝動。“模仿”“競爭”“恐懼”“同情心”“建設性”“社交性和害羞性”“愛情”“父母之愛”等都是人類的本能,而且人類比低級的動物有著更多的本能。
2、習慣論
習慣問題在詹姆斯的思想中也占有較重要的地位。習慣是物體受外力作用而產生的適應性變化過程,自然界的規律就是各種物質相互感應時所遵循不變的習慣,人們甚至可以說,每個動物都是由習慣所造成的。
•記憶理論
記憶能力是大腦結構的一般特性,它常常因人而異。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對於一定項目的保持又不完全依賴於個體的頭腦,它還取決於特定腦神經通道的運用。人一般的記憶保持能力不可能由於得到訓練而有所提高,練習記住一種材料在學習其他材料時並沒有什麼幫助作用,所以嚴格地說人類不存在所謂的一般性記憶訓練。
•情緒理論
詹姆斯在書中以專章專門討論情緒問題,因為1885年丹麥生理學家蘭格提出的主張與其相似,故後人常將這一理論稱為詹姆斯—蘭格情緒學說。
•自我理論
詹姆斯的自我理論,實質上是一種人格理論。因為他是在相同意義上使用自我和人格這兩個概念。不管我在那裡思想什麼,我多少對於自己總有些知曉,所謂我自己,就是我的人格或人性的存在。
作品評價
美國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威廉·詹姆斯將科學方式與對於人性的各個方面的濃厚興趣完美地結合起來,使得《心理學原理》一書成為永恆的經典,無論討論的特殊主題發生什麼變化。”
作者簡介
威廉·詹姆斯(1842一1910),美國本土第一位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也是教育學家,實用主義的倡導者,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學派創始人之,也是美國最早的實驗心理學家之一。1875年,由其建立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190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06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6年,詹姆斯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