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相應行之數,大小乘均有異說。小乘俱舍家舉出得、非得、同分、無想果、無想定、滅盡定、命根、生、住、異、滅、名身、句身、文身等十四種不相應行法。順正理論卷十二加上和合性,而立十五不相應行法之說。品類足論卷一則舉出得、無想定、滅定、無想事、命根、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生、老、住、無常性、名身、句身、文身等十六法。此外,分別部及犢子部等,將隨眠亦計為不相應法。大乘唯識家中,瑜伽師地論卷三舉出得、無想定、滅盡定、無想異熟、命根、眾同分、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文身、異生性、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及不和合等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除去不和合而立二十三不相應行法之說。大乘五蘊論則舉出得、無想等至、滅盡等至、無想所有、命根、眾同分、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文身、異生性等十四法。[俱舍論卷四、卷十九、入阿毗達磨論卷上、顯揚聖教論卷二、卷十八、成唯識論卷一、卷二、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二、卷四十五、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二、俱舍論光記卷四、成唯識論演秘卷二末](參閱‘五位七十五法’1089、‘五位百法’1089)
相關詞條
-
心不相應行法
此二十四法,以下述三義,表明其不相應:一者,此二十四法,無緣慮作用,故不與心、心所相應。 二者,此二十四法,無質礙作用,故不與色法相應。 三者,此二十四...
-
不相應行法二十四
)十六、定異,(善惡因果,決定不同也。 (2)漏無漏辨:二十四種中,一法唯是無漏,即滅盡定。 (4)見斷等分別:二十四中,一法唯不斷,即滅盡定。
名義 別解體相 諸門分別 -
不相應行法十四
)八、生,(諸法生起也。 )十、異,(諸法漸衰也。 )十一、滅,(諸法消盡也。
包含內容 -
解行相應
《華嚴經》以入水者懼溺而渴死、數他之錢而自無分文、如聾奏樂而不自聞等,比喻雖有多聞而不修行者。 《楞嚴經》云:“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 ”《萬善...
-
相應
相應,指互相呼應;應和;相符合。語出《國語·齊語》:“設象以為民紀,式權以相應。”在陳涉世家中也有 天下雲集回響這一句。”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
引證解釋 其它含義 -
心[漢字]
心,人和高等動物體內主管血液循環的器官(通稱“心臟”)。語出於《古文》:“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詩·小雅·杕杜》:“日月陽止,女心傷止。”《心...
詳細字義 認識漢字——心 查找部首“心”, 心字組詞 心臟 -
第一義理行心證
第一義理行心證 第一義理行心證 第一義理行心證。
-
不可說
佛曰:不可說,道家講三緘其口,儒家講沉默是金。
-
相應[佛教用語]
相應一辭,出於大小乘論部,見放大毗婆沙論,俱舍論,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顯揚聖教論、成唯識論等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