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識(徽識)
(1).古代朝廷或軍中用以識別的標誌,形似小旌旗。《周禮·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 漢 鄭玄 註:“屬謂徽識也。《大傳》謂之徽號。今城門僕射所被及亭長著絳衣,皆其舊象。” 賈公彥 疏:“‘屬謂徽識也’者,謂在朝在軍所用小旌,故以屬言之。”《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揚徽者” 唐 孔穎達 疏:“徽識,制如旌旗,書其所任之官與姓名於上,被之於背,以備其死,知是誰之屍也。”
(2).泛指標誌。 蘇曼殊 《遯跡記》:“惡獸女體,頭上插花,以為徽識。” 郭沫若 《十年建國增徽識·北京站》詩:“十年建國增徽識,七月工程樹典型。”
相關詞條
-
徽
琴徽,系琴弦的繩 [cord for the string of a stringed instrument] 今夫弦者,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
讀音 釋義 示例 翻譯 -
徽[徽]
琴徽,系琴弦的繩 [cord for the string of a stringed instrument] 今夫弦者,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
讀音 釋義 示例 翻譯 -
夏侯徽
夏侯徽(211年-234年),字媛容,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司馬師第一任妻子。父親是曹魏的征南大將軍夏侯尚,母親曹氏是曹魏德陽鄉主(曹真之妹)。夏侯...
人物簡介 生平經歷 歷史評價 史籍記載 家庭成員 -
徽派樸學
徽派樸學是清代乾嘉時期在徽州形成的以樸實為特色的學術派別。樸學又稱考據學,針對理學的空疏而言。樸學主張學問重史實依據,解經由文字人手,以音韻通訓詁,以訓詁通義理。
徽派樸學概述 徽派樸學的歷史 徽派樸學學派 徽派樸學的影響 徽派樸學的特點 -
司馬徽
司馬徽(?-208),字德操,潁川陽翟(河南禹州)人,住城東南20餘里洞林寺側(曹徐村),徽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稱於世,是中國東漢末年著名隱士。名士龐德...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後世紀念 歷史評價 藝術形象 -
瑤徽
玉制的琴徽。徽,琴弦音位標誌,多以金、玉或貝殼等製成。借指美琴。
出處 -
楊徽之
楊徽之(921年—1000年),字仲猷,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五代後周至北宋時期大臣、藏書家、詩人。 楊徽之於後周顯德二年(955年)舉進士甲科,授...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史料記載 -
司馬徽[道家代表人物]
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 司馬徽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後世紀念 歷史評價 藝術形象 -
張舜徽
張舜徽(1911年7月-1992年11月)湖南沅江縣人。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等。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文獻學家,長...
生平簡介 張舜徽的書 背景資料 八十自述 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