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卡爾·西奧多·德萊葉1889年02月03 日出生於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他是一位導演,同時也是丹麥藝術電影創始人之一。一生共導演了23部影片,其中多數是默片,最後四部影片是有聲片。 德萊葉還是一位出色的編劇,他寫的劇本拍成了49部電影。

基本信息

早年生活

1889年2月,卡爾·德萊葉誕生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最初被命名為KarlNielsen。他的母親JosefineBernhardineNilsson是一名未婚的瑞典女傭,嬰兒卡爾曾被送養到兩個家庭,在他近兩歲的時候,一對虔誠的路德教徒夫婦,印刷工CarlTheodorDreyer與妻子IngerMarie收養了他。這個孩子被冠上了養父的名字——卡爾·西奧多·德萊葉。不幸的是,JosefineNilsson卻在此時意外身亡,她又一次懷孕了,為了流產她吞服了過量的磷劑而喪命。這使得她送養孩子時向德萊葉夫婦承諾的補償再也無法兌現。

德萊葉的童年並不快樂。1906年,在修完學校的基礎課程後,他離開了養父母的家。年輕的他做過不少辦公雜務,後來成為一位兼具稟賦和熱忱的記者,他曾為不少有影響力的報社工作,如BerlingskeTindende(丹麥最古老的報紙),Politiken(丹麥第二古老的報社)。1910年,21歲的德萊葉和一群年輕記者創立了一份短命的報紙——Riget。他的闖勁和冒險精神使他對新興的飛行業所知甚廣,他專業而富有魅力的文字介紹吸引了Nordisk電影公司,後來被聘為該公司的熱氣球技術總監。Riget倒閉後,德萊葉在Politiken報社的一家小分社EkstraBladet找了一份工作,偶爾被參與字幕製作與劇本寫作,這些工作使他開始接觸羽翼初成的丹麥電影業。1912年,德萊葉的劇本第一次被搬上銀幕,1913年,他與Nordisk電影公司簽了契約並在兩年後成了該公司的全職雇員。

創作歷程

德萊葉在Nordisk公司的工作範圍很廣,從剪輯、編劇到技術指導。剪輯部的工作使他獲益非淺,後來他成了該部門的主管。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問及是否有意執導一部電影。德萊葉欣然接受了,他將KarlEmilFranzos的小說改編為一部老式情節劇—— 《審判長》。

德萊葉是以他的第七部長片《主人》(Master of the House)引起興業製片廠注意的,這部影片1925年在法國轟動上映,大獲成功。興業和德萊葉簽下優厚契約,允諾他隨心所欲地自主拍片。擺在德萊葉面前可供選擇的有幾個歷史題材,包括法國著名的梅第奇王太后和瑪麗·安托萬王后的幾個故事,但德萊葉最終選擇了數年前被羅馬天主教廷平反的“聖女貞德”。

追求完美的德萊葉對待任何細節都十分嚴苛,他鑽進故紙堆里深研中世紀的歷史知識,影片所用道具、服裝的設計、場景的搭建是一個冗長的過程,劇組的美工師是憑表現主義電影《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名揚天下的赫曼·沃姆(Hermann Warm),沃姆為《聖女貞德》(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建造的縮微城堡景觀大概是當時歐洲最巨大、最奢侈的布景。外牆堅固厚實,需要支撐浩繁的照明設備及工作人員,內牆是裝在軌道上可以靈活移動的。《聖女貞德》最後耗資近1000萬法郎,成為當時法國最昂貴的影片之一。

德萊葉在片中採用的手法大膽,最著名的便是貞德大量的面部特寫鏡頭,導演後來陳述自己對人臉的迷戀,認為電影中需要對臉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十分誇張的攝影角度和超快剪輯,平均每個鏡頭只有4秒鐘,遠遠超過那個年代的平均程度。這些技術上的特別處理把貞德從彷徨恐懼到慷慨負難的心理演變外化,讓人仿佛能夠觸摸到女英雄真實的靈魂。

然而,種種因素造成了《聖女貞德》的票房大敗。雖然事實上德萊葉並沒有想花千萬法郎拍一部所謂的“藝術片”,但在發行上卻被定位為曲高和寡的藝術片。從商業上看,在無聲電影時代的末期花費巨資拍默片本就是錯誤的投資行為(影片開拍時好萊塢還沒有發明有聲技術),雖說剛剛誕生的有聲片還極不成熟,但卻一下子吸引了所有觀眾的興趣,默片走向衰亡已然是不可抗拒的趨勢。再加上有評論家鼓譟丹麥人不可能拍好法國的民族英雄,最終《聖女貞德》的票房收入非常慘澹。

興業製片廠同時承受著《拿破崙》和《聖女貞德》兩部巨片的失敗,與德萊葉的片約剛剛履行一部,就無力再繼續下去。

20年代末風行法國的超現實主義在隨後的幾年影響了德萊葉,這類影片往往打著藝術探索的旗號,根本難以從市場上收回投資,所以創作者都需要自籌資金,像讓·考克多和雷內·克萊爾的背後都有貴族世家支持。德萊葉找到一個狂熱愛好電影的貴族尼古拉斯·德·岡茲堡男爵投了一小筆錢,拍攝帶有超現實色彩的《吸血鬼》(Vampyr)。

各種吸血鬼故事在歐洲流傳上百年,德萊葉的影片主要是基於作家勒法努(Sheridan Le Fanu)的小說《吸血鬼卡米拉》(Carmilla)改編。為了改變《聖女貞德》“失敗”的風格和避免被人譏笑為“聖徒導演”,德萊葉在《吸血鬼》(Vampyr)里完全放棄了大特寫、快速剪輯的熱烈風格,更加偏向行雲流水般的長鏡頭,片中貫穿的情緒也變得冷靜、疏離。

投資人岡茲堡男爵同時擔綱主角,其他演員也多為業餘,和《聖女貞德》一樣,拍攝又持續了足足一年。名義上這是德萊葉的第一部有聲片——實際上採用的還是默片形式,除了少數地方出現了幾次口齒不清的對話。由於影片是德國投資,在法國拍攝,為了兼顧各方,必須拍英語、德語、法語三個不同語言的版本。不可能找到那么多同時掌握了這三門語言的演員,所以這也是儘可能減少開口說話的原因之一。《吸血鬼》一片當然是後期配音,一旦有演員講話的場景,都會一式一樣拍上三遍,為的是模擬三種語言發音的口形。

從《聖女貞德》到《吸血鬼》,為德萊葉掌鏡的一直是魯道夫·馬特(Rudolph Mate)。《吸血鬼》大部分時間仍採用德萊葉擅長的室內劇形式,少量外景一律在清晨薄霧籠罩下拍攝,這為畫面帶來了特殊的朦朧灰暗效果,模糊了現實與夢境的界限。影片開場,喜歡探究神秘文化的艾倫·格雷四處漫遊,走到一家旅店投宿,這組鏡頭在拍攝時間上也是最早,攝影師馬特在燈光上的失誤卻成就了一段影史佳話。觀看樣片的時候,德萊葉發現這段戲發灰的色調正是他追求的理想狀態,按理說,正常情況反而是拍不出這樣效果的,他和馬特決定將錯就錯,每次都在攝影機鏡頭的上方掛上一盞蒙上黑紗的燈,就這樣一路拍了下來,真是“弄拙成巧”。

影片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段落是對主人公噩夢的描繪,可以說德萊葉使電影觀念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艾倫·格雷夢見他走進一間屋子,房中放著一個開著蓋的棺材,他走過去,發現裡面的屍體就是他自己。德萊葉在這裡採用了死者的“主觀視點”,我們可以看到天花板,然後視野中出現兩個木匠,他們給棺材釘上蓋子,接著棺材被抬起來,走出屋子,穿行在一個小鎮上,死者“看”到陽光下的屋頂和教堂尖頂依次滑過,露出一片開闊的天空。

儘管如我們所知,《吸血鬼》在藝術手法上作出了和《聖女貞德》截然不同的拓新,多年之後被譽為影史上最出色的恐怖片之一,但在當時,藝術成就則再一次在商業規則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吸血鬼》的票房挫折和《聖女貞德》並無二致,《吸血鬼》更是德萊葉電影生涯中最沉重的一次打擊,他患上嚴重的神經衰弱疾病,在歐洲再也找不到任何投資人願意伸出手來拉他一把,德萊葉黯然回到丹麥,重操舊業做記者去了。

電影年表

10年代,進入電影界
1912年在哥本哈根的北歐電影公司工作,曾擔任字幕說明撰寫員、剪輯員、編劇。

1919年開始做電影導演,他執導的第一部故事片《大總統》ThePresident利用了蒙太奇的藝術手法和特寫鏡頭。
20年代,成名
1921年他拍攝的影片《撒旦的日記》BladeafSatansbog受到爭議,他表達了“不公正的根源是政治上和宗教上的偏執性”,不少人認為此片對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芬蘭1918年的工人革命作了歪曲。

1925年《主人》(MasteroftheHouse)。這部影片是德萊葉的第七部長片,在法國轟動上映,大獲成功。引起Sociétégénéraledesfilms製片廠注意,製片廠和德萊葉簽下優厚契約,允諾他隨心所欲地自主拍片。德萊葉最終決定拍攝聖女貞德的故事。

1927年,《聖女貞德的受難》ThePassionofJoanofArc完成。這部影片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佳影片之一,在世界電影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影片,在內容上和導演攝影技術上都有新的探索。影片的藝術特點是構思嚴謹,寓意明確,注重角色的外形與內心刻畫。

30年代,遠離電影
1932年一個狂熱愛好電影的貴族JulianWest男爵給德萊葉投了一小筆錢,拍攝帶有超現實色彩的《吸血鬼》Vampyr-DerTraumdesAllanGrey,但事實證明,《吸血鬼》是德萊葉電影生涯中最沉重的一次打擊,他患上嚴重的神經衰弱疾病,在歐洲再也找不到任何投資人,德萊葉黯然回到丹麥,重操舊業做記者去了。從此放棄電影事業達10年之久。

40年代——60年代,成熟期
1943年《憤怒的日子》Vredensdag(此時正值納粹占領丹麥),德萊葉重返影壇,拍攝了丹麥當時最著名的故事片《憤怒的日子》,其情節之奇特讓人驚嘆,含有很深的寓意。劇本根據H.W.強生的長篇小說改編,取材於發生在挪威17世紀的一樁“女妖案”的傳說。

1955年《諾言》Ordet,劇本根據丹麥作家K.蒙克的神話劇改編,本片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大獎。影片表現出一種尋神派的傾向以及對所謂“奇蹟”的一種耶穌化的、神秘主義的理解。

40-50年代,德萊葉還對丹麥紀錄電影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拍攝的紀錄片有《支援母親們》(1942)、《丹麥農村教堂》(1947)、《托爾瓦爾德森》(l949)、《斯托爾斯特粵姆大橋》(1950)、《城堡里的城堡》(1954)等。

《蓋特爾德》Gertrud(1964),德萊葉最後一部影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評認獎。

獲獎記錄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1965    第3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    葛楚    (獲獎)    
  • ▪ 1955    第2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諾言    (獲獎)    

特點介紹

哲思
德萊葉電影在20年代顯示出別具一格的哲人氣質,他將電影當作自己思考人生的工具。他的電影中充滿了宗教意識和哲學思考,他信奉上帝但反對教條化的宗教,他的電影多解析人在宗教信仰和個人慾望方面的困惑;他的電影具有先驗主義的色彩,反映了他樸素的人文精神。20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前,像德萊葉這樣的思想性占主要地位的電影還不多。

題材
他對神秘主義、人類心理世界、倫理問題等題材有偏好。

電影語言
德萊葉的創作表明他具有高深的電影專業修養,善於使各藝術要素結合為統一的整體。為了最充分地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他採用了富有表現力的特寫鏡頭(特別是默片時期)、富於聯想的蒙太奇。德萊葉創作後期,鏡頭穩定,風格內斂,顯得沉靜而孤獨。

反商業
德萊葉的電影對純粹影像的追求到了幾近苛求的地步,他以精益求精而著稱,造成他一再延宕拍攝時間,這就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他與想賺錢的製片方的衝突。他的影片的票房總是呈低迷狀態。德萊葉是一位違背所謂時代精神的大師,是一位叛逆者,或者說是一位殉道者。

影像
德萊葉電影的布景十分考究;比如喜歡在拍攝真實外景的時候,充分展現大自然的美,在他的鏡頭裡,一草一木都顯得生氣勃勃;在室內景方面,德萊葉很注意布光,人物造型尤其是面部的光線美若雕塑。

佳作評析

《聖女貞德的審判》LaPassiondeJeanned'Arc(1928)
法蘭西民族女英雄貞德的故事自電影誕生以來多次被搬上銀幕。法國、美國、義大利、德國、俄羅斯、阿根廷甚至日本在電影早期都拍攝過聖女貞德的故事片。然而沒有一部在藝術的獨創性和對電影藝術史的貢獻方面能與本片相比。影片在電影史上有著獨一無二的美學價值和風格特性,整部給人以強力的震撼和視覺衝擊,而音樂以彌撒曲和聖詠為主,表達了悲憫和救贖的主題。影片融和了表現主義和神秘主義的敘事風格,以大量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造型突出了雙方立場的對立和不可調和性。

在長達110分鐘的放映時間內,幾乎全部是特寫和大特寫,對於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畫細緻到了極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十分誇張的攝影角度和超快剪輯,平均每個鏡頭只有4秒鐘,遠遠超過那個年代的平均程度。對此導演德萊葉的解釋是:人的面部表情才是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窗戶。事實也的確如此,對於人物靈魂世界的深層探索,給影片蒙上了一層神聖的宗教色彩,散發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影片的這一創造性的實踐,堪稱空前也可謂絕後。有評論家稱其為“電影史上探索人的靈魂的密度最大的一部影片”,不是沒有道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