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過程
20世紀40年代,蘇聯的心理學開始分化出德育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品德心理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品德的心理結構及其形成規律,品德的培養途徑,道德心理品質與個性發展問題,集體組織的心理前提條件以及集體在個性形成中的作用,品德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及其矯正問題等。
50年代,蘇聯已形成一支初具規模的德育心理學研究隊伍,60年代以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維果茨基、列昂節夫、艾利康寧、包若維奇等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在西方,20世紀30年代還很少研究品德心理,50年代才有較大進展,以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影響較大,提出了道德思維發展階段論。60年代以後,品德心理研究有了重大發展,大量採用錄相、影片等現代化手段70年代以來,品德心理的研究已經引起有關方面的廣泛注意。
基本任務
德育心理學的基本任務可列出以下幾點:
(1)揭示兒童品德的心理成分及其結構的形成過程和規律。
(2)探明兒童品德發展的各個階段中出現的新品質,並據此進而研究品德培養在兒童每一年齡發展階段中的具體目標問題。
(3)探討並提出符合心理學規律的道德教育方法和措施
品德結構相關
德育心理學的內容
主要包括:品德結構的心理成分及其形式特點;學生品德培養的途徑;問題行為及其矯正等。
品德結構的心理
成分有四種:
①道德認識。個體對道德行為準則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它是個體道德行為產生的基礎。
②道德情感。伴隨著道德觀念而產生的情緒、情感。它是個體的道德行為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一種情感體驗。當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成為推動個人產生道德行為的內部動力時便是道德動機。
③道德意志。在行為過程中,克服障礙以實現一定的道德目的活動,它是道德認識的能動作用。
④道德行為。實現道德動機的行為意向及外在表現。
上述四種成分同時並進,相互促進。
學生品德的培養途徑可
其中有依靠學生集體,利用具有一定方向性的集體輿論的影響力; 參加各種勞動和課外活動; 提倡自我教育等。當前關於德育心理學的研究,多側重於兒童道德意識及行為的發展方面的研究,對思想行為規範的學習特點及其規律的探索還比較薄弱。德育過程與德育評價密切相關。在德育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必須以德育心理學為依據,根據德育目標,採用科學方法,判斷德育工作及其效果,加強和改進德育活動,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德育心理學為德育評價特別是學生品德評價提供了科學心理學依據。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教育者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結果,反映了德育的效用與價值。學生品德評價是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發展水平的認識,是評價者判斷學生達到德育目標的程度,是為改進德育工作提供依據的一種活動。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評價,可以改善和提高學生品德的培養途徑,提出改正學生不良行為應採取的相應措施和方法。
研究方法
蘇聯心理學界一直把道德品質作為個性結構的一個部分。德育心理學研究在蘇聯直到40年代以後才有了真正的發展。近些年來,蘇聯教育心理學家對德育心理研究的興趣更為強烈,他們的注意中心已轉到與個性的道德品質直接有關的心理學問題上來。在蘇聯,指導德育心理研究的理論也已形成,以Α.Н.列昂節夫為代表的活動-個性理論和以Л.И.包若維奇為代表的活動-動機理論具代表性。
德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把所要研究的道德品質的各種成分分離出來,放在設定的控制條件下進行實證研究,從中找出內在的必然規律;另一類是通過個案調查、教師的經驗總結、班務會和團隊活動、學生檔案等等多種途徑去取得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從中概括出學生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兩類方法可以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同時還應根據研究的主題,靈活運用。
具體任務
德育心理學的具體任務是:研究並揭示社會規範和教育要求如何成為學生的道德認識和行為意向的過程;影響這種轉化過程的內外因素;促進這一轉化的方式和條件。德育心理學還要研究揭示品德發展各個階段中的新質,並據以劃分品德發展的年齡階段。並依據品德發展的年齡特徵,確定每一年齡階段中品德培養的目標。揭示符合心理學規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和措施。對少數品德不良學生的行為進行心理分析,提供矯正和預防的措施,也是德育心理學的一項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