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徑山五峰》
【年代】元代
【作者】祖銘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堆珠峰天勢下凌霄,坐使萬壑趨⑴。 元氣結巒岫,獻此大寶珠⑵。翊殿護釋梵,鼓鍾殷人區⑶。
大人峰 五髻生雲雨,鎮踞何舂容⑷。具此大人相,題為大人峰⑸。偉哉天地間,萬象同擴充⑹。
鵬摶峰 峰勢來大鵬,鼓此垂天翼⑺。培風本無待,適茲造化力⑻。何須問天地,在在六月息⑼。
宴坐峰 杉松太古色,不別春與冬⑽。道人此宴坐,一念萬劫融⑾。不特座燈王,等了諸法空⑿。
朝陽峰 二儀開幽漠,日月臨下土⒀。萬物麗高明,此峰正當午⒁。堂堂大聖人,兩眼空環宇⒂。
作品注釋
⑴凌霄:高入雲霄。趨:靠攏。
⑵元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一之氣。結:凝結於。
⑶翊(yì):輔佐、護衛。殿:佛殿。釋梵:指佛教。殷:居中,當於。人區:人間。
⑷髻:髮髻。五髻指徑山五峰,以其形似而稱。鎮踞:鎮守,盤踞。舂容:從容。舂,通“從”。
⑸相:指威嚴的形象。
⑹擴充:擴大而充實之。
⑺摶(tuán):環繞,盤鏇。垂天翼:極言其羽翼之廣大,可以垂蔽天地。
⑻培:此處為製造意。
⑼“在在”句:謂鵬翼扇起大風,止息六月的炎熱。
⑽太古:遠古時。別:區分,分別。宴坐:閒坐。又佛教禪宗稱坐禪為宴坐,此處當用此意。
⑾融:消融,化解。
⑿燈王:佛號。《維摩經·不思議品》有“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
⒀二儀:指天地。幽漠:昏昧荒涼。下土:指人世間。
⒁麗:附著。高明:指朝陽當空,非常明亮。
⒂大聖人:指太陽。空:視若無物。
作品簡析
徑山在浙江省餘杭縣(今杭州市餘杭區)東北,為天目山的東北峰,因有路徑通天目山,故名。山有東西二徑,盤鏇迂迴而上,各高十里。徑山是祖銘禪師的本山,他住持徑山古寺多年。為幫助別人加強對徑山的認識,祖銘禪師寫此組詩,把徑山最著名的五座山峰一一介紹出來。詩後且附銘公自注,茲引如後:“山中五峰,傳之久矣,然指者不一。今各賦一詩,庶來者不待問而知也。”注後且署明作此五詩的時間,乃公元1350年(元惠宗至正十年庚寅)。組詩對五座山峰各自的形態意義描述得十分細膩生動,有利於增強讀者的感性認識。
作者簡介
祖銘(1280-1358)元代詩僧。字古鼎,俗姓應,奉化(今屬浙江省)人。為浙江餘杭徑山著名僧人。公元1341-1358年(元惠宗至正年間前期)主持徑山。能詩,詩風雄健,很有氣魄。作品結為《古鼎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