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烏獸情態的獅子舞
以及龍舞、牛斗虎、麒麟舞、仙鶴舞、蚌舞、花狸虎、狼老虎等等,在河北省民間極為流行,其中以獅子舞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在河北省的一百四十多個縣(市)中,就有一百一十個縣(市)在春節表演獅子舞。獅子舞又以徐水縣最為有名。其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兩人手持繡球引逗一頭或頭獅子。一頭獅子由兩人扮演,一人耍獅頭,一人耍獅尾,兩緊密配合,隨著繡球追逐嬉戲,做各種動作。 徐水《獅子舞》在表演上分“文獅”和“武獅”兩種。“文獅”主要特點是刻畫獅子溫順的神態,如搔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武獅”則表現獅子勇猛的性格,如跳躍、跌扑、登高、騰轉、踩球、鑽火圈等等。經過加工整理的徐水獅子舞,把“文
獅”與“武獅”的技藝結合在一起,既表現了雄獅的勇猛、活潑,表現了耍獅人的勇敢、智慧。
徐水縣北北里村的農民徐志高、牛忠志、牛士宗、牛洪漢、高樹禮, 1953年帶著獅子舞參加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榮獲嘉獎。隨後,被選出國,並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演出時,榮膺國際舞蹈比賽一等獎。當時,他們還應邀到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蘇聯等國家進行了訪問演出。五十年代初,徐水縣南北里村的農民王秀三、楊玉田等曾應邀訪問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向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表演了獅子舞,受到了中朝兩國人民軍隊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