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里獅舞

起源發展:
河北是北獅的發祥地。徐水縣 北里村獅子會創建於1925年,以民間花會形式存在,建國後得以迅速發展。徐水縣北里村素有舞獅的傳統,村里最老的舞獅傳人說,據記載是從1927年開始,當時人們用最簡陋的柳筐糊上彩紙作獅頭,而建國初期已經在全國聞名。北里村的農民徐志高、牛忠志、牛士宗、牛洪漢、高樹禮,1953年帶著獅子舞參加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榮獲嘉獎。隨後被選出國演出,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會上演出時,榮獲國際舞蹈比賽一等獎。他們還應邀到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蘇聯等國家訪問演出。20世紀50年代,北里村的農民王秀三、楊玉田等曾經隨中央歌舞團到朝鮮慰問志願軍戰士。自從20世紀60年代北里村分成了南北里和北北里兩個村之後,兩村的獅舞在相互競爭中不斷創新、發展。獅舞有文、武之分,經過多年的歷練,北里獅舞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武獅”表演風格,模仿獅子的行為舉止,形成了獅吼、獅跳、獅臥等四十多種獅舞招牌動作,被業內人士稱為“北獅之宗”。
表現形式:
徐水舞獅的活動時間主要在春節和春季寺廟法會期間獅舞表演時,由兩人前後配合,前者雙手執道具戴在頭上扮演獅頭,後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綴成的獅皮飾蓋扮演獅身,兩人合作扮成一隻大獅子,稱太獅;另由一人頭戴獅頭面具,身披獅皮扮演小獅子,稱少獅;手持繡球逗引獅子的人稱引獅郎。獅舞分文獅和武獅,表演時文獅武獅交替進行,另有小獅子穿插表演。文獅重在表現獅子的生活,主要神態有:表現睡獅眼睛的睜與閉、嘴巴的張與合、肚子的呼與吸,表現獅子習性動作的“撓癢”、“舐毛”、“打滾”、“抖毛”、“弓腰”、“啃爪”、“打舒展”、“嬉戲”等,動作細膩逼真,神態風趣可愛。武獅重在刻畫獅子的威猛的性格,其套路有“高桌技巧”、“梅花樁”、“踩球過橋”等。引獅郎在整個舞獅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氣概,還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過獅子”、“後空翻上高桌”、“雲里翻下梅花樁”等動作。引獅郎與獅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獅的一個重要特徵。徐水獅舞形誇張,獅頭圓大,眼睛靈動,大嘴張合有度,既威武雄壯,又憨態可掬,表演時能模仿真獅子的看、站、走、跑、跳、滾、睡、抖毛等動作,形態逼真,還能展示“耍長凳”、“梅花樁”、“跳樁”、“隔樁跳”、“亮搬造型”、“360度擰彎”、“獨立單樁跳”、“前空翻二級下樁”、“後空翻下樁”等高難度技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