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發展:
河北是北獅的發祥地。徐水縣 北里村獅子會創建於1925年,以民間花會形式存在,建國後得以迅速發展。徐水縣北里村素有舞獅的傳統,村里最老的舞獅傳人說,據記載是從1927年開始,當時人們用最簡陋的柳筐糊上彩紙作獅頭,而建國初期已經在全國聞名。北里村的農民徐志高、牛忠志、牛士宗、牛洪漢、高樹禮,1953年帶著獅子舞參加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榮獲嘉獎。隨後被選出國演出,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會上演出時,榮獲國際舞蹈比賽一等獎。他們還應邀到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蘇聯等國家訪問演出。20世紀50年代,北里村的農民王秀三、楊玉田等曾經隨中央歌舞團到朝鮮慰問志願軍戰士。自從20世紀60年代北里村分成了南北里和北北里兩個村之後,兩村的獅舞在相互競爭中不斷創新、發展。獅舞有文、武之分,經過多年的歷練,北里獅舞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武獅”表演風格,模仿獅子的行為舉止,形成了獅吼、獅跳、獅臥等四十多種獅舞招牌動作,被業內人士稱為“北獅之宗”。
表現形式:
徐水舞獅的活動時間主要在春節和春季寺廟法會期間獅舞表演時,由兩人前後配合,前者雙手執道具戴在頭上扮演獅頭,後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綴成的獅皮飾蓋扮演獅身,兩人合作扮成一隻大獅子,稱太獅;另由一人頭戴獅頭面具,身披獅皮扮演小獅子,稱少獅;手持繡球逗引獅子的人稱引獅郎。獅舞分文獅和武獅,表演時文獅武獅交替進行,另有小獅子穿插表演。文獅重在表現獅子的生活,主要神態有:表現睡獅眼睛的睜與閉、嘴巴的張與合、肚子的呼與吸,表現獅子習性動作的“撓癢”、“舐毛”、“打滾”、“抖毛”、“弓腰”、“啃爪”、“打舒展”、“嬉戲”等,動作細膩逼真,神態風趣可愛。武獅重在刻畫獅子的威猛的性格,其套路有“高桌技巧”、“梅花樁”、“踩球過橋”等。引獅郎在整個舞獅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氣概,還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過獅子”、“後空翻上高桌”、“雲里翻下梅花樁”等動作。引獅郎與獅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獅的一個重要特徵。徐水獅舞形誇張,獅頭圓大,眼睛靈動,大嘴張合有度,既威武雄壯,又憨態可掬,表演時能模仿真獅子的看、站、走、跑、跳、滾、睡、抖毛等動作,形態逼真,還能展示“耍長凳”、“梅花樁”、“跳樁”、“隔樁跳”、“亮搬造型”、“360度擰彎”、“獨立單樁跳”、“前空翻二級下樁”、“後空翻下樁”等高難度技巧。
相關詞條
-
徐水北里獅舞
徐水北里獅舞是一種民間的習俗表演。
起源 形式 -
獅舞
獅舞,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獅舞是中華各族民間舞蹈之一, 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華民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
歷史沿革 風格特色 各地舞獅 傳承意義 -
徐水獅舞
舞獅,俗稱耍獅子或獅子會。就是以人裝扮獅子形象,表演其動作而組成的舞蹈,給觀眾以美感享受的藝術表演形式。
-
南北里村
南北里村為一地名,是一個自然村。其位於河北省 保定市 徐水縣 東史端鄉境內。南北里村隸屬於太行山東麓平原地區,河北省中部,屬保定市管轄。東邊京石高速,西...
-
南獅獅頭
南獅富有南方風格,特點鮮明。南獅造型上比較誇張,重裝飾、重色彩。從類型上講,有文化獅、武獅和少獅三大類。南獅獅頭結合三國經典故事的內容,發展成為了一種特...
-
徐水舞獅
50年代,北里村獅舞進京匯演大獲成功,一舉奪魁;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天津)龍獅舞邀請賽,榮獲最佳獎。 1997年,北北里舞獅隊參加中國吳橋...徐水舞獅簡介 河北是北獅的發祥地。徐水縣北里村獅子會創建於1925年...
徐水舞獅簡介 起源與發展 徐水特色 古雅威猛 技藝 -
舞獅
等一同帶回的貢品。 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 唐段安節...,舞獅的發展變得更豐富更多樣。在宋代的百戲中,有孩兒扮獅戲球舞,還有獅豹合...
簡介 歷史 起源說 中國舞獅 中國醒獅之鄉 -
戲曲表演
,鬍鬚可舞,這就使生活的動作變形;開口講韻律,說話帶唱腔,這就使生活的語言...上場,舞台上已充滿了音樂所創造的氣氛,或如表現狂風驟雨氣勢的〔急急風...沒有什麼裝置的舞台上創造出獨特的意境,對生活作出了廣泛的形象概括。空間表現...
簡要介紹 主要特點 舞台結構體制 美學要求 程式的意義 -
徐水獅子舞
、活潑,表現了耍獅人的勇敢、智慧。徐水縣北北里村的農民徐志高、牛忠志、牛...模擬烏獸情態的獅子舞以及龍舞、牛斗虎、麒麟舞、仙鶴舞、蚌舞、花狸虎、狼...。一頭獅子由兩人扮演,一人耍獅頭,一人耍獅尾,兩緊密配合,隨著繡球追逐嬉戲...
模擬烏獸情態的獅子舞 相關條目